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检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检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凌丽红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物教育形式单一,课堂教学多以讲授生物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使生物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经济全球化时代,个人要生存必须竞争,要竞争必须创意。然而,应试教育以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优差”。凡符合标准答案者为“优”,反之为“差”。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学生获得标准答案的过程中运用的是一种逻辑思维,是一种左脑思维。而“非标准答案”实际上是一种右脑思维运动的结果!而且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右脑思维的运用!人之初,性本“差”。“差”其实是个人最原始的一种创意品质。它与当前考试中的标准答案不符,但往往与现实相吻合。“创意法”将揭示事物的更重要的另一面——“最差即最优”!

然而,应试教育下的“差生”数量之多,淘汰率之大,使得“差生”的创意品质得不到保护,应试教育下的“优生”为远离“差”,拼命学习课本知识,他们的创意品质却被“扼杀”!故而中国近几十年来从未有过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上的能力是很“优”,但是和社会是脱节的。反而在学校“差”的学生,到了社会反而如鱼得水,适应能力还强些。换名话说,中国教育的出路应该就是运用“创意法教育”既可以让学生适应不可避免的“应试环节”,又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这也就是创意法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地说,该教育与一般教育(多指应试教育)相比,有两个鲜明的特色:
   
第一,知识体系不同。学生运用“创意法”,形成“最有用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校用“创意法”学习,走上社会直接用“创意法”发展事业。一切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开有专业课以及基础课语、数、外创意法等。而一般教育下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无用的”,“小学一套,中学一套,大学又是另一套,走上社会后又必须重新来过,早知如此,何必读书?”一切知识零散而无法作一种“最有用的”的归结。

   
第二,教育方法不同。教师运用“创意法”,形成“最有用的”教育方法。展示“最差”学生的“最优”处是该教育的“硬功夫”。而由“差”变“优”的最佳途径是“创意法”。因此,“创意法教育下,人人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一般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淘汰教育,一个学生在小学是“优”生,在中学和大学可能就是“芸芸众生”,“任何优秀的学生也逃脱不了不如人的命运。即使一直优秀,走上社会后可能又碌碌无为”。实质上,“一般教育下,人人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真正的优秀者只是一般教育的反叛者)”。

创意法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因材施教。这与国家实施均衡教育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创意法为“创立新意之法”。教研者以自己的求学和从教经历为研究素材,将“创意法”介定为:以“最差即最优”为主要判断思维特征的创意方法。将创意法引进教育,作用于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教育个体,即为创意法教育。
   
创意法教育的独特理念是:最差即最优。具体诠释: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必定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必定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

创意法教育的基本操作模式是:

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使之转化成“最优”生。

2)、把“最优”生被应试教育扼杀的创意思维(未来社会立足之本)“激活”,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优”。

3)、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使之转化成“最优”的学生。

如果确实能达到这个境界,我想学生、家长和学校都能真正实施快乐教育了。根据这个理念我想利用创意法进行我们初中生物学科在检查中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把班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使之转化成“最优”生。

2、把“最优”生被应试教育扼杀的创意思维(未来社会立足之本)“激活”,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优”。

3、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使之转化成“最优”的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检查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

调查法:通过谈话,座谈,问卷等手段搜集研究对象(在校中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现状及兴趣的材料,并征询学生对利用创意法进行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检查研究的建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书刊,网上信息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
   
教育观察法:按照预定的目标,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并进行详尽记录,然后分析处理,为课题的目标提供依据
.
   
个案研究法:对典型的学生个体进行研究,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潜能
.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实施计划

    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1、设计申报:

20122-3 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着手于在2012届初一学生中选取实验班进行实验,最后撰写研究方案。
2
、实施方案:
   2012
3月: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提出最基本的问题: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检查研究。

4-5月:需解决的问题有:①对创意法教育进行了解。②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创意法教育学案评选学模式和创意法进行整合。③参加全国第四届创意法教育研讨创意法学案评选及录像课的评选。

6-7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看学生对创意法教育的理解。

9-10月:交流心得体会撰写论文出一期展报。
3
11-12月结题阶段: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总结成果,撰写论文.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可能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但有助于实破固定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承认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我会先对学生进行培训,再用在课堂上。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创意法学案、论文、录像课、教育案例、课件等多种形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凌丽红。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学校会大力支持。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