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思维在医学类院校微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创意法思维在医学类院校微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就是科技实力,科技的实力来源于人才的储备,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日益增高,应试教育模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的需求,创新教育,因材施教,逐渐成为了我国新教育理念热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如何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育,如何使更多的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医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心。有没有一种教育体系,既可以让学生适应不可避免的“应试环节”,又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充分开发自身,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这也正是创意法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本课题以医学院校微生物教学为基础,以遵循创意法教育中“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摒弃“优生”和“差生”的观念,探讨创意法教育在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中,对医学生创意思维的锻炼、培养的作用。以期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意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以适应未来的竞争需求,适应全球化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创意法教育理论:创意法教育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和实施,近20年来经过反复的实践、检验,进而不断完善,其理论和实践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其主要成果体现在提出“最差即最优”的全新的平等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进行教育,能够最大范围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成才,极大地利于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节约教育资源。创意法教学运用“双脑教育”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优生”与“差生”的区别,建立了一种全脑思维的用脑科学理论。使传统的对“优生”和“差生”的区分转化为仅仅是思维方式不同而已,极大地提升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潜能的开发。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实验对比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创意法教与理论的深入研究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状调查  

3.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训方案及实施  

四、预期的目标  

将创意法教育通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环节实施,建立一套适合的教学实施方法,以期达到开阔学生思维的目的,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自信;同时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及对不同成绩学生的看法。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王仙: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的计划安排  

邢建新:负责课题研究中教案设计与制作,课题组讨论会组织,负责指导学生,课题实施执行人。  

孙向彬:负责课题研究中教学实践课堂的准备工作,参与课题组讨论会议  

刘斌:负责指导学生,课题实施执行人。  

方芳:负责指导学生,课题实施执行人。
六、进度安排   

准备阶段:20121月至20124  

主要工作:文献查询、资料收集,举办讲座,设计问卷等。  

实施阶段:20125月至20135  

主要工作:教学实施阶段,及时整理典型教学设计,进行个案分析,教学反思;积极总结阶段性工作,继续查阅文献,优化问卷调查,调整教学方法等。  

总结阶段:20136月至201312  

主要工作:结题,总结。  

七、课题组织  

课题主持人:王仙
八、参考文献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  

《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 理论部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