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中的小学数学创意法思维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中的小学数学创意法思维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子课题

————创意法教育中的小学数学创意法思维开发研究

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局直小学数学课题组    侯琳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小学生性格好动,自制力差,个性强,自我意识淡薄。对数学教师来说,使小学生把上课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上还是有难度的。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思想各方面快速成长的阶段,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和自我判断。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引导的好,学生能顺利进入到更高一阶段学习,引导的不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改善,思考习惯没有得到提升,那么在后期更高阶段的学习中就会感到不能适应。如何做好小学阶段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一直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考虑到小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很多教师都支持在小学阶段推行创意法教育理念教学,通过教学上的创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思考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创意法教育,其定义就是在一般的教学过程里要通过思考进行创新,充分地体现出一种学生就是课堂上的主角的教学模式法。为了加强学生在自主探究这方面能力的学习训练,可以对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使用创意法教育这一理论,在这个教学过程里,创新是学习数学的重点。现在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用最科学最合理的创意法的教育观点来对三年级的有关数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指导,变成每一位小学的数学教师目前最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内容

1、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创意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能准确掌握哪些学生的水平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造成的,哪些学生是思想态度上懒得造成。清晰了解学生状况之后,合理实施分层次教学。

3、创意法教育的原则是把每个学生个体作为一个待修补的教育对象通过各种方法实施能力思维上的提升教育。每个学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在教学过程中,创意法会把学生分层三个层次:优等生,一般生,差等生。创意法教学的目标最终是要实现三层次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上提升。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3、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四、课题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本课题组成员是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课题组主持人侯琳,成员王小玉、陈琳都是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她们肯钻研、善于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本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落实责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时间保障:参与课题实验的成员都是一线老师,正在从事数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运行。

3.资料保障:学校拥有图书馆,有许多教育类书籍,还有相关的教育音像等资料齐全。为教师学习理论、搜集资料提供保证。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数学创意法思维科学方法,迅速摸清学生创意法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创意法思维的教学模式。

 2、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3、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解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实验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课题组成员:侯琳、陈琳、王小玉

六、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28月~201210月)

    1.制定实验方案。

    2.落实管理体制,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明确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211月-20135月)

    1.实施课题的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 召开课题组教师座谈会,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修订实验方案,形成实验中后期指导性意见。

3.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活动的研究。

    4.指导课题组教师做好实验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5.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6月-20137月)

    1.整理实验材料和数据。

    2.总结实验的经验。

    3.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4.申请结题,请总课题组相关部门评估鉴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