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实施效果简介

《创意法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实施效果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河北大名中学  

高敏  

国家级子课题《创意法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是于201210月立项并实施的,通过开展系列促进学生练笔的活动,与未参与课题研究的班级作对照,验证课题组提出的改进策略的正确性。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视写作中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了观察、调查、共同探究活动,合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等;创造了一些学生作品展示交流的机会。经过课题组六个月的努力推进,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最佳动力。处于青少年时代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有些学生原先对作文不感兴趣,由于教师善诱善导,在作文训练中确有所得,便逐渐喜欢,兴味盎然。而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  

1.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学生作文时,写不出话来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敢写,或者说出怕人家笑话。这是老师对学生要求过严,一切以条条框框来限制,不给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就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心理障碍。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怕一不留神会给同学留下什么“笑柄”。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熟悉的生活,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鼓励写自己经历的事,即使幼稚、欠生动,我们都应该给予表扬。   

2.用成就感来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成就动机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去品尝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也是他们再次写作的动力。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对这些优秀作品,我们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来表扬:(1)在校内、班里的学习园地上选用,或投寄到各类报社;(2)汇集成册,装订后发给学生品读;(3)在班内范读,作精点讲评;(4)让学生利用放假时间,把自己的作文修改,装订成书。通过这些渠道,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来达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目的。   

二、培养了学生积累的习惯      

写作是一种“倾吐”,积累是基础,没有积累,如何倾吐呢?要想写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创意的文章,就必须注意平时的积累。  

1.从生活中积累。学生的写作也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要让作文训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去了解和理解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摒弃那种抽空了生活趣味和人性之美的应试作文,从假大空的应试思路回归到真正平实的朴素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成为丰富多彩生活的个性表达。同时,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要素材的能力。  

2.从阅读中积累。众多写作实践表明,多读是克服“作文贫血症”的惟一良方。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育、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主动探求。  

3.养成积累的习惯。“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写作的良好习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多动笔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打就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  

三、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搜集、主题提炼、内容安排,到语言选用,都离不开思维。如果思维不积极参与,写作创新将是一纸空文。  

1.有意识的模拟思维训练。模拟思维指的是模仿原来创新者的构思方法或者写作技巧等进行写作的思维方式。模拟思维训练不是写作的模仿,它只是创新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是创新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体裁不同、内容丰富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描绘生活、塑造形象、状物写景等方面都是模仿训练的对象。   

2.对学生进行了联想和想象思维训练。写作就是要注意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反映周围所发生的事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进行写作。联想思维是由某一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的人或者事物的思维方式。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许多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想象思维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图像重新进行加工而实现的思维过程。学生没有很好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是根本不行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启发思路、传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想象,用这样的训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阅读《南郭处士》并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命题为“滥竿充数要不得”、“骗子终将露马脚”、“弄虚作假终害己”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分析,展开发散思维,拓宽命题立意的范围。展开侧向思维,可以从乐师们对南郭的“冒充内行”不加揭发,命题为“要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当批判”;展开逆向思维,可从批判齐宣王的角度命题为“大锅饭可以休矣”、“选拔人才者戒”“用人制度必须改革”等。也可从替南郭处士辩白的角度命题为“人贵有自知之明”、“南 郭 先生的羞耻之心”展开多向思维,还可以命题为“应老老实实做人”、“钻空子之流者戒”等。  

四、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有创意的表达”应该凸显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在写作中深深地打上作者个性化的烙印。   

1.培养思想情感的个性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非说不可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话语,将假话、套话、空话拒之门外;鼓励学生真正说出从自己心里悟出的道理,将大话拒之门外;鼓励学生抒发那些感动自己的真情实感,将空话和虚情假意、无病呻吟拒之门外。   

2.培养行文构思的个性化。写作心理学认为,写作动笔前是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段,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前的构思。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应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广阔的构思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还学生一个主体地位。   

3.培养语言风格的个性化。语言的鲜活和个性化可以让学生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深厚方面下工夫。词语的灵活搭配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句式灵活,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语序的选择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排。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千方百计研究作文技巧的同时也应意识到,作文归根结底是要由学生自己去写的,教师总结的技巧再高妙,如果不能在学生的手中应用自如,依然不能产生实效。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文章内容充实,必须让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留心生活,学会阅读,养成习惯。厚积而薄发,积累丰富,不吐不快时,写文章还需要“硬挤”吗?那时我们才会看到感情真挚,内容丰富的真作文。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造性的人才,写作是最富个性的行为,每篇习作都应该是作者“有创意的表达”。僵化的思维模式制造了千文一面的怪现象,要打破这种怪现象,我们教师先要唤回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进而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所有这一切都在呼唤着教师观念的革新,让我们重新确定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位置,并不断提高自己,成为真正具有人文素养,懂得写作的人,再引领我们的学生走进真正的写作天地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