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创意法教育理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作业有效性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运用创意法教育理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作业有效性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李丽
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我对运用创意法教育理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作业有效性实验研究进行了实验探索,经过一年的有效训练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过程
问题的提出:
思想品德作业,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余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继续,也是反馈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今学生面临考试的压力,学生的作业沉重,呆板、重复、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作业内容是老师统一布置。学生往往是消极对待,要么表面应付,不去认真对待;要么偷懒少做或不做,作业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应试型作业,已不能很好的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创建愉快的素质型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我运用创意法教育理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作业有效性实验研究。
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大致分三步:
(一)准备阶段:2013年7月致8月理论学习,熟悉创意法教育理论体系的原理。从中了解到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师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
创意法教育历经20年,形成了独特理念:“最差即最优”。
具体诠释:“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必定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必定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在“平等教育”中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意潜能.
阅读中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新课标,《新课程怎样教》,《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关研究作业的文章、上网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调查学生、老师对现在作业的看法,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3年9月致2014年1月开题与实施阶段。
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提高作业有效性:五个班当堂完成作业,严格按国家规定一学期八次作业。九年级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学生自己决定选择数量、题型,老师提出最低要求。课堂上完成,不留课后作业。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很快的,当堂批改,发现有问题立即与学生交流。要求改正。评价方式有Best、Better、good、优加、优减、良、中、请重做。Best、Better、good作业数量超额完成任务、答案较好的。有时由于书写不好的同学,评价时优(作业内容)加B(书写)。讲评作业时给学生说清楚。有的作业中反映了他们的心理问题的,就用回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想法。有同学喜欢看到自己作业的评价是Best、Better、good,常常自己给自己作业加量,但都在课堂上完成。不会影响他们学习其他科。
七年级,采用A4纸打印作业,一课一次,有时是一个单元一次,采用打分的方式,上学期采用开卷方式,只能是自己看自己的书,不能交头接耳。下学期前半期采用闭卷,期中考试发现成绩不理想,又开始开卷,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作业,对一课或一单元的学习进行检测。月考、期中考试、期末统考都是由县局统一试卷。如果学校统一考,听由学校安排,如果学校未统一,利用课堂或辅导时间。学生反馈信息都愿意采用这种方式,他们不愿意用作业本。得分在80%的奖励一个练习本。七(2)班 每学期一次创意报。分男生与女生各一份。要求只要是自己的原创,作文、诗作、给自己的寄语、绘画,中文、英语均可。只要是自己的笔迹。其他班均没做。
利用创意课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于2014年3月开始试行小组合作学习“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通过三查中的第三次达标测评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多数在PPT上完成,很少动笔,这种方式,学生轻松,但学生当堂知道,课后也许会忘掉,从一课或单元测试发现,有时课堂上做过的,有的学生不能做,但有的学生记忆能力较强,当测试题上出现课堂上做过的,他们能解决。这样不给学生增强学习负担,当堂内容当堂检测。每节课这个环节学生特别喜欢,有竞争性,题型从低到高,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特别是有些学困生,也积极参与。
学案的使用反思作业的实效性。学案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学生通过知识点学习,知识点演练,题型练习,学以致用,每课一测各个环节的学习,对课本知识理解,掌握。特别是知识点学习部分,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提问。遇到有疑问的知识点,各小组通过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老师点拨。知识点演练,题型练习,学以致用,每课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有时出现易混淆或理解有误。从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发现,学案内容不在多,而在精,在于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一定要认真钻研、内化教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实际设计各个知识点与题型。如果学案编写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
从实验班与普通班从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对比。实验班严格使用学案,遵循“最差即最优”的观点,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作业多层次,三种题型,是非题较简单最低层次,其次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材料分析,探究与实践。每组推荐回答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平时一男孩不说话,可在课堂上,是非、单项选择一般让他做,很多时候他能解决。一学年来,他有一次在做一课的作业时,选择题24分的选择题,他能得22分,平时有的成绩好一点的也没能有22分,那同学非常高兴。在他班主任眼中是最差的,我告诉他班主任,他不是最差的,有时他是最优的。另一残疾孩子,他的书写很难,说话也难。在很多老师眼中他是最差的,可他在数学计算时,他比班上好几个同学强。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不是最差的。他的记忆力好,识记诗歌,他同样会。实验班的孩子及格率、平均分都高于其他班。与同期学生比进步较大。期末统考成绩比较如下:上学期
年级 |
人数 |
及格人 |
及格率 |
平均分 |
教加总 |
七(1) |
43 |
21 |
48.84 |
55.19 |
104.02 |
七(2) |
43 |
26 |
60.47 |
64.83 |
125.30 |
七(3) |
43 |
25 |
59.53 |
60.33 |
119.86 |
七(4) |
43 |
17 |
39.53 |
56.93 |
96.47 |
九(1) |
62 |
44 |
72.13 |
50.44 |
122.57 |
下学期:
年级 |
人数 |
及格人 |
及格率 |
平均分 |
教加总 |
七(1) |
43 |
27 |
64.29 |
58.50 |
122.79 |
七(2) |
43 |
30 |
71.43 |
64.86 |
136.29 |
七(3) |
40 |
24 |
60 |
62.20 |
122.20 |
七(4) |
43 |
27 |
62.79 |
60.72 |
123.51 |
九(1) |
28 |
28 |
100 |
42.98 |
142.98 |
九年级说明:上学期总分100分,下学期中职生走后,人数只有28人,其中有三位同学经常考不及格,中考总分为50分。
进行一次创意报竞赛活动。从创意报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农村学生是有创意思维的,是可以激发的,我们老师改变思维意识,把这些孩子的创意思维修复是可以做到的,看过孩子们的创意报,很吃惊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得以展示与激活,女孩们有的绘画能力较强,懂感恩、有志气,一个从学科成绩来看不理想的孩子,她画的荷花真的很漂亮,一个平时与同学相处不太友好的同学总结出要珍惜同学的友谊。一个男孩平时他不在乎,可他写的东西可以看出他很有创意思维。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一女同学的小诗:
相 约 在 小 腮
吴敏
离开母校来小腮
初次见面未相识
适应环境求学路
一年相处好时光
陌生面孔变熟悉
学友情谊似海深
惊闻转学去余庆
心里依依念友情
同学老师曾关怀
永生不忘爬书山
但愿同窗比翼飞
永祝恩师长快乐
相约携手去余庆
2014年2月阶段性小结,加强学习,再次改进布置作业与批改的有效性调查,听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开学初,将上学期末统考进行试卷讲评,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上学期作业有效性,学生认可此作业模式,也认为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为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改进教学模式,使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评比展示优秀小组,各学科学习优秀小组。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很多同学原发言不积极的,通过展示,他们可以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讲评试卷时,有的题目在小组内可以解决了,简答题,有的也可以在小组内解决,只有部分题目难度较大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2014年3月致6月再次实施运用创意法提高初中学生思想品德作业的有效性实践研究,主要利用学案布置课堂作业,当时完成,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心理品质部分内容适当布置活动记录作业。可选做。进行一次创意报竞赛活动。评出最佳创意奖。
(三)总结反思。
总结经验: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我学到了运用思维改变自己的思维意识,改变对学生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老师们的思维观念,平等对待任何一个孩子,他们的独特创意思维我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孩子们会被激发。其实以前老师们认为农村孩子较笨,很难教,也教不好,经过这一年的实验发现,孩子们是可以教的,也可以教好的。上学期刚接班时,我心理真没底,也正如老师所说,孩子们思维真较慢,特别是学以致用。知识点的运用,学生反映较难。探究与实践题,材料分析题,学生积累的知识量较少,很难运用课本知识回答。但我没放弃,我认真研读郭成志主编“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领会其中关键“最差即最优”,反复研读,发现我们老师一定要有创意思维意识,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善于给孩子们搭建展示创意思维的平台,课堂教学、作业、创意报。激发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对一部分孩子的创意思维要进行修复。龙国富同学,平时特别喜欢说话,课堂教学时给他发言的机会,对他独特的见解进行鼓励,劳动积极,期末考试,他进步较大,评为进步生,劳动之星,他很高兴。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人人都有尊严,都有学习积极性。对作业不产生厌倦感,有同学说,老师你还教我们不?我回答不教了,我要回原学校了,他们遗憾的说“太可惜了你不教我们了,真希望你能继续教我们”。我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从不拖堂,准时下课,认真研读教材,学生、结合当地、国家时事,备课。在课堂中争取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平等对待班上任何一个学生。九(1)班有几个男孩,其他学科真的很难,听不懂,也做不起。考试更难,上课有时睡觉,可在思想品德课上他可活跃了,发言很积极,而且很多时候他的想法真的很奇特,当他第一次发言,我表扬了他,后来,凡思想品德课,他都会积极发言。考试也能考及格,有学生说:“李老师,黄伟只听你的课,他又没复习多少,可他就能考及格”我将信息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也肯定了他的创意思维。
不足,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时间较紧时,学案中的试题不精。有时试题量较大,有时试题难度较大。有时预设学习目标偏难,有时认为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恰恰是学生的难点,估计不足。有时由于学习目标内容较多,知识点演练与题型演练、学以致用、每课一测在课堂上难以完成。当学生做题未能正确时,鼓励不到位,有时由于时间很紧,解决难题的时间有限,未能有效解决。以后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研读教材,认真研读学生。让“最差即最优”的理念内化,激发更多的创意思维,创意更多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素质。不断完善。
准备八年级的实验研究:学案更精细,更有效,设计更合理,作业更有效。更实用。
成果:七年级上下学案集,小结,实验研究报告一份、创意报图片两份、作业集。创意课堂论文一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子课题开题报告书
-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子课题申报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