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临港壮岗中心小学王德香《创意法教育在小学几何初步认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在小学几何初步认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题报告
山东省临沂临港壮岗中心小学 王德香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高等教育正由以往过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不再像以往那样仅重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获取数学知识,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意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因运而生,“创意法”教学法使每个学生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小学几何的教学离不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是教学的出发点,几何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创意法教育顺应时代发展,为小学几何初步认识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小学几何初步认识教学阶段,创意法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小学数学几何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机会,固然是基于适应儿童好奇爱动的天性,但更重要的是由数学几何只是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在小学几何初步认识教学中,吸引和指导学生介入操作过程,使学生的右脑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为几何知识的内化寻找到一条最佳的渠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几何认识领域里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的创意法教育理论
创意法教育是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从内容上强调了“过程”,强调了学生数学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数学新发现的体验。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认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要让数学学习应当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认识时,要让学生亲自通过动手操作,不断思考,使左右脑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及时的开发。操作模式是小学几何初步认识的关键。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学生几何图形的空间思维发展离不开创意法教育,创意法教育可使学生的几何创意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发展,更早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
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和谈话调查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调查分析。
(2)行动研究法。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的几何图形采取各种形式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进行的过程中,认真进行实践和研究,同时,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
(3)案例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课题,进行记录,并作出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4)文献研究法。努力收集学习各种相关的理论、书籍、杂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中外教育理论实施指导实际的研究工作。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影响小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创意思维的培养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找到影响小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创意思维的培养因素,然后进行针对性地矫正。
2、教师立足课堂,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体,教师组织、参与、引导课堂,在几何教学实践中不断领会、理解、实践、充实、升华教学模式。
3、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几何初步认识创意法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形成初步的教学研究模式。
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四、预期目标:
1、以“创意思维”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切入点,围绕“小学几何图形”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动手操作能力,并形成初步的创意思维。
2、运用“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及研究性学习方式”展开,在结构形式上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课本知识为中心,以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多角度的活动中,使学生的几何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3、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双脑的创意教育。从课堂实际出发探讨促进学生空间与图形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建构,寻求对创意思维教育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4、 通过广泛参与的案例研究方式推动创意法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到课堂,推广应用。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本课题属
在资料设备上,学校现有微机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能够上网查找资料,申请了数字图书帐号,可以减少我们本地区信息闭塞的劣势的影响,这些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我能熟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帮助研究,学习过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比较法等方法开展研究。本人教学、科研能力很强,所以有研究能力的保证。相信本课题在执着研究和努力下,实验一定会取得成功。
六、进度安排
从2014年2月开题至2015年2月结题经历一年的时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4、02——2014、05)准备阶段。
相关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构建阶段,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2014、06——2015、01)实施阶段。
1、学习先进理论。
2、整理“创意教学几何图形”的活动资料,逐步构建“创意教学几何图形”教育模式。
3、邀请专家定期莅临指导。
4、加强过程管理,召开几何图形观摩研究课、经验总结会等,定期进行反馈和评比,并对方案进行不断地调控。
5、积极撰写几何图形认识论文,加强资料的积累、归档工作
第三阶段(2015、01——2015、02)总结推广阶段。
进入全面总结阶段;课题结题,课题成果总结。
七、参考文献
①《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②《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评析》夏俊生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④《基础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法教育学案:创意两位数加两位数
- 下一篇:郑向葵简历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