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何庄小学孙莹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编号 |
|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
子 课 题
开题报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洛新产业集聚区何庄小学 孙莹莹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教学现状的需要
1、课堂现状呼唤创意法教育
多年来,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口干舌燥,讲破喉咙,学生们机械接受,昏昏欲睡;课外,学生作业堆积如山,老师备课叫苦连天,学生苦、老师累,课堂效率低,教学成绩不理想;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差生面越来越大,教育教学举步维艰。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还相当比重地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探索在当前“现实教育”大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从而执行公平教育和均衡化教育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2、学校现状要求创意法教育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相对比较薄弱,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老师的教育观念还不够解放,社会大环境也不够好等诸多因素综合所致,所谓的“差生”现象比较严重。每个学校教育硬件的完善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而学校加强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讨,对公平教育和均衡化教育的实施,仍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育现状必须创意法教育
教育理念相对狭隘,尤其,“差生”被误认为是“智力低下”的学生。这样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差生”被界定为“后进生”。这样,虽然承认了“差生”的发展潜力,但仍旧缺少应有的公平。
(二)课改形势的要求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三)创意法教育实施的现实意义
1、对教师转变教育行为的重要意义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在迷惑徘徊之际,我接触到了
2、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育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与“差生”,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创意法倡导“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对学生是一个福音。学生都能从“零起点教育阶段”、“简易教育阶段”、“平衡冒尖教育阶段”等方面来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长期实践,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形成,克服厌学情绪,减轻学习负担,张扬个性,形成学会学习,合作学习,团队精神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本课题的创新
我决定利用创意法教育体系来破解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创意法教育,研究此课题显得十分必要。
1、在创意法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
2、“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提供了适合学生特点的新的教学策略,新的课堂模式。
3、导学案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体系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的由外向内的传递,而是需要学习者对外部信息或符号进行加工,通过构建主动赋予这些知识一定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还特别强调大脑的工具性,强调已有经验对于新知识建构的作用。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自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是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主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做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逐渐淡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4、问题教学理论
问题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源头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他认为教学生并不是给知识,而是将本来就存在于学生心灵里的知识印出来。杜威进一步阐释: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唤起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并且提出了问题教学的过程步骤:情景、问题、假设、推断和检验。
5、新课程教育理论
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等全新的教育理念。
6、源教育理论
教育的原点非常单纯,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传授知识,育人是陶冶精神。但是现在越来越模糊化,被复杂化,实际上是工业化了,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它附加了太多教育本身没有的一些东西。教育要回到原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要惠及全体,一视同仁,要因材施教、开发潜能。创意法教育理论体系紧扣了教改精神。
7、国内外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湖南、山东、河北等地方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风车坪学校、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等学校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外所进行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起步较早,研究较多。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问卷法)。对学生进行小组创意合作学习前后的相关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要目的明确,有具体的方案,调查对象选择要恰当;收集的资料要典型,客观,真实。并对调查资料要系统化整理。
2、资料法。借鉴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分类收集,对比分析,整理和筛选。
3、行动研究法。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途径进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导,要不断总结,找出方案中未涉及而又与本课题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使课题研究内容逐步完善。对各研究项目的时间分配、研究范围、内容、手段等适时进行调整,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4、比较研究法
将“学生进行小组创意合作学习前后的相关现状”进行深入详尽的对比分析,总结前后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变化的原因,老师们对变化的切身感受,学生对进行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看法等等,总结小组创意合作学习的经验,为课题的研究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5、教育实验法: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取得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从理论角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从合作小组的组建,合作小组的分工,合作小组的考核,合作小组的评价,合作小组的成绩考评等方方面面的科学内涵。
2、从当前课堂教育、学校教育的现实出发,对当前之所以存在大量的“差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来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并收集典型案例加以分析研究。
3、总结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经验和做法,方法和手段,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提炼为一整套可行性,操作性强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具体总结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释疑归纳——当堂检测
4、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进行研究,对“零起点教育阶段”、“简易教育阶段”、“平衡冒尖教育阶段”等进行总结归纳,找到方法,找出规律,形成理论。
具体总结为:
阶段一:自学(10—15分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导学案安排的内容进行自学。学生自学期间,老师要巡回督促学生学习,并对学生自学进行自学思路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阶段二:合作交流(10——15分钟):
(1)小组内交流合作学习(5分钟左右):自学之后进入小组合作交流阶段,首先在两个(或四个、全组同学)帮扶对象之间交流,互相帮扶,而后组内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此时要在各组之间巡回观察,随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并确定需要展示的内容并合理分工。
(2)、全班交流(5—10分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结束后进入全班交流阶段,全班交流可以采取问答式或展示式,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较难或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需要规范的范例等,第一个同学展示后,其余同学可用彩色粉笔进行纠正,注意不要擦去前边同学书写的内容,教师随时对重难点、易混点给以强调,并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点评或讲解。
阶段三:释疑归纳(5——10分钟)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引导大家进行释疑归纳,对疑难问题和本节内容进行解答和总结。
阶段四:当堂检测(5—10分钟):最后进入当堂检测阶段,检测的内容可以是导学案上的,也可以是书上或练习册上的,但检测的选择要紧扣学习目标,紧扣双基,不偏、难、怪,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且收交检查批改(也可让学生互改)。
5、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学案模式进行学习、实施、归纳、总结。
四、预期的目标
(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意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平等教育,激活创意思维。
2、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中来,克服厌学情绪,达到人文关怀。简易才能创意,循序渐进,慢慢感知,启发灵魂,进入角色。
3、我是学习的主人,我要学,实现均衡教育,培养多元化思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根据导学案,结合课堂分工,我的课堂我做主,体现课堂的自主性,体现课堂的主体性,发挥潜力,变被为主,注重双基。抓住机会,关注细节,达到我要学,要学好的境界。
4、渐入佳境,达到语文素质教育目的,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利用创意法教育理念,形成简易的语文导学案,展开双基训练,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人人都学得会,人人高效地进行学习,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创意目标
我们进行创意法教育模式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还课堂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导学案(剧本)给学生,学生自己从零起点学起,自己走,自己探索。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取精神。教师是服务者,是引导者,是合作者。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幸福学习。
(三)课题的实践推广
通过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典型案例,典型课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推广的策略。形成一套有价值的可行性的操作体系进行实践推广。
五、进度安排
(一)课题准备阶段
2014年5月——6月,申报,立项,开题。学习准备阶段;
1、学习创意法教育理论体系,确立实验班级,调研课堂学习模式,课堂现状,学校教学现状,调研所谓的“差生”形成的原因,他们在课堂的表现等,从而制定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
2、申请课题立项,确定研究的方向、目标、方法等。
阶段性成果:课题申报表,立项通知书。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2014年6月——2015年7月,具体研究、实施阶段;
针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研究策略,设计研究的方案,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等展开研究。利用创意法教育理念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实施。
1、按课题实施计划进行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比。
2、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总结改进完善,并实施总结经验。进入网校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结合外来的先进经验。
3、研究导学案,总结导学案的操作。
4、写教学反思,经验材料,发表论文。
5、展示研究成果,推广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课题阶段总结,中期研究报告。
(三)总结申报、课题结题阶段
2015年8月,总结、结题阶段。
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对研究成果形成理论文字,撰写结题报告。
1、整理分析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
3、撰写结题报告,成果论证,实施推广。
阶段成果: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
六、课题组织
1、课题主持人:孙莹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教研能力强,对“自合学习”模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担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创意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可以说最容易成功。
2、主持人所在单位:我校是洛新产业集聚区规范化学校,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具有较强的科研基础,是我县教改的实验学校,本人又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人,兼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业务能力过硬,具有科研能力。
3、研究基础和经费来源:
我们已经经历了近六年的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经验,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创意法理论体系从细节和创新上下功夫,力争使其更加完美,可以说研究的基础较好。从经费上来说,科研经费由自己承担,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完全没有担心的思想,只有放开手脚,全力以赴,突破教改瓶颈,确保课题研究成功。
七、参考文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
《“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 2012年11月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杜威教育文集》第一卷 2009年5月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课程杂志》 2014年第一期 《新课程》期刊社
5、《源教育实践与探索》 2014年3月 东方今报出版
6、《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 2011年6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课题申报表
- 下一篇:<创意法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