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五中学韩仲香《创意法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五中学 韩仲香
一、问题的提出
1、素质教育的要求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包括创意法教育内容和创意法教育方法两个部分。在创意的实施过程中,让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消除教师眼中的差生和优生,正确认识小组合作探究的内容及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应有价值的进行而不是随意的,要根据需求把握时机,不断趋于合理、适用、有效。
事实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与
2、思想品德教学本身的需要
思想品德课历来就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小组合作、创设情学习方法可以改变以往的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生活化,形成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是实践创意法教育思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一批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必须学会学习方法进行终身学习。学校则是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主阵地。
4、是课堂改革的需要
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接受知识,必须依靠自身自主建构。符合认知论中的先行后知,合作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不仅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理论依据
①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
②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③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优”与“差”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物极必反,最“差”即最“优”。
2、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求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务必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从独立学习逐渐转化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将成为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方式。
① 行动研究法
②文献资料法
③调查研究法
④对比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创意法教学模式。
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创意法教学方式及课堂教学渗透的技能技巧, 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势必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首要内容。实施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①课题一经确定。课题组决定在七年级尝试创意法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组织课堂教学。
②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③每次课前,先把创意法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分小组(每组6—7人)课堂合作探究,学习解决学案问题,一段时间过后,小组内部交流成果并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是小组之间交流各自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若各小组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则递老师精讲解决。此方案费时较多,问题五花八门,比较散,效果不佳。学期结束,课题组设计了一张《初中思想品德创意法教学调查问卷》发给实验班学生,收集反馈信息。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改进了学案操作:生活引入后提出学习目标,将其分解为几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知识层次,自学探究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然后以判断方式检测知识重难点,对知识进行演练,效果极好。
2、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外实践中如何运用创意法教学模式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课外活动是培养徐盛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课题组在课题实验中突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用教师的创意激活学生的创意,知道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
①2013年下学期为增强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践行低碳校园风尚,我们再全年级举办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创意设计大赛。
②2014年上学期,由学生组织的《时事知识竞赛活动》效果极佳。学生自编自演2015年《庆元旦文艺汇演》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准理念。
3、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意法模式的课例研究
每学期初,课题组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商讨制定课例研究计划,选取相应的课例主题,明确各主题的研究主持人和时间安排表,指定专人上课,组内听课,集体评课,反思等各研究过程,最后由课例研究,主持人及时整理提炼研究结果,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四、课题实效
1、创意法教育科学地论证了学生无优差之分的创新理念,有利于实施平等教育。“学生无优差之分,优与差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物极必反,最差即最优”。实践证明,创意法教育为老师因材施教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增强了信心,为差生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重大变革,为老师们不放弃每个学生形成了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推广下,七年级学生普遍适应了课题要求,学习兴趣和学习氛围非常活跃,在教师启发下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语言表达流畅,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整个课堂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势头。在2014年期末检测中,全年级的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班里过去的“差生“,现在也感到自己的成绩是一个奇迹。这正是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差生也一定能成功。
2、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变为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学生”单向交流模式。建立起“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3、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表现在:
①课前备课组集体编制教学案,教师能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②在讲授新课时能更多地选择“展示—提问—提示—讨论—呈现”,使学生得以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③在师生互相交往中,教师能利用和谐沟通策略,注意与学生的言语体态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
4、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经过实践和研究,学科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确立,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资料,大大降低了低效课堂的出现。
5、课题研究,解决了一些高效课堂有效性操作的具体问题。
“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四个层次中,如采用“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前下发“导学案”。教师事先得设计问题情境,而这些问题又能符合学生的实际,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够今早的投入,成为情境中得主人。于是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去自学课本
五、课题总结
“我们通过这一课题研究,在你理论探索意义方面吸纳了策略教学的精髓,建立了一套崭新的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并在教学实践和有效提高教学成绩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实效性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法则,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有突破可供推广的课题理论研究成果——《设情激趣,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理论性的感悟如下:
1、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2、从教师的角度说,课堂的有效性: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三是教学中实时跟进检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做到:
①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② 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成的校本培训。
③ 研究设计好课堂提问。
④ 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
4、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关注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更要关注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体会学习价值。
5、学生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充分发挥课堂民主,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情景,组织开展讨论辩论,激发学生兴致,让每个学生感悟参与的快乐,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6、自主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7、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剂。
课堂中效果不尽人意,通过课后的反思,找到不足就是收获,最后形成经验或教训就是提高。
六、课题组织
课题研究确立,立即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和计划,下达任务,明确责任。通过举行研讨课,发现问题,完善操作思路,开展教研组内研究,组织听课小组听课、评课,围绕“开展校内优质课大赛活动和教学研讨会,研究优秀案例。课题主持人:韩仲香
七、参考文献
①《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②《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③《有效教学》陈厚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④《什么是合作学习》孙伟(2014.4——12)
⑤《幸福地做老师》荆志强著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