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幼儿园 王新娥《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子课题    

     

               《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  

 开题报告    

2015519日)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幼儿园  王新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您们好!    

主持的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编号18060739B0318被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规划小组办公室批准为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编号:18060739B)的子课题。经总课题组批准,我主持做好这项课题研究,对提升我本人幼教工作水平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引导我园其他老师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与老师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我主持的课题是在郭成志老师所倡导的“创意法教育”启发下,在认真学习了郭老师的创意法教育理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也就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脑开发”。在教育者眼里,受教育者没有“优差”之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差生”。他们只是左右脑发展程度不同而已。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和弱点,正确引导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  

创意法教育理论是十分科学和进步的教育理论,它针对当前现实中的“天才儿童教育”,“应试教育”、“少数人成才而大多数被废弃”的不合理现象,勇敢地提出了“最差即最优”理论,可谓前无古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划开了多年来笼罩于教育界的“优差生不平衡教育”的阴霾,开启了真正的“平等教育”、“公平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时代。郭老师的创意法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以后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育活动中会全面考虑到全体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力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但不拔苗助长,而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向其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的方发展,从而得以全面发展。    

当前我和我们幼儿园的现状是这样的:我们这是边远山区,以前几乎没有一所真正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十分落后。我园是去年2月新开的公办幼儿园,是我镇唯一的大型正规幼儿园。但是,我们这里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这些幼儿园的“开元功臣”,全都是小学教师转岗的。起先,幼儿园也没有提供给我们教科书和教案书,我们几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连幼儿园的教案格式都不知道。我们的教学几乎是小学化的。但是我发现,我们的教学很不适合幼儿。我心中万分着急,自己在网上搜索学习。才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幼教知识和方法。成为我园幼儿教育的带头人,被推荐参加县级教学能手评选。但是,学无止境,我觉得自己还很有必要在《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方面下功夫,以提高自己的幼儿教育水平。我有幸学习到创意法教育理论,它为我指出了一条阳关大道,它为我的幼教事业开启了新的征程。  

我选的课题是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创意教学设计研究》,其目的是探索适合绝大多数幼儿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幼儿教育水平,带动我园幼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我认识到,在创意法理念指导下,能够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调整课堂结构、更新教学手段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全体学生的平等教育,并且能够培养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样的创意教学能够真正实现“老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理想目标,为我们的教学开创出一条新路子。这个课题研究对于我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创意法教育理论是基于人脑科学认知而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科学理论。它不但继承了儒家“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教亦多术”的伟大思想,而且突破了以往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世俗教育理念和方法,给每一个学生敞开了一扇大门,给每个学生都有一条“生路”。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喊了多年,但在实际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依然盛行,老师也常常据此判定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我们早已习惯了将学生分为“优生”与“差生”,虽然有时我们将“差生”改称为“后进生”,但仍掩盖不了我们内心对一些在学习上表现不好的学生的歧视。幼儿教育也难免如此。在创意法教育理论的鉴照下,我们其实走了很长很长的弯路,我们也扼杀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    

“最差即最优”,其实是从人脑左右半球关联不同功能的理论出发,严谨提出的依据不同标准来评判人才的科学观点。这一理论,符合新课标思想,既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它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与过程,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顺乎人性,提出通过“展示”来激活学生的整个大脑,进行“全脑开发”,从而实现人的创造性的最大开发,它是科学的。纵观历史,世界上很多的真正天才,小时候发展并不平衡,也许是“差生”,但是最终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们不是“笨蛋”,而是某方面的天才。创意法教育就是符合这样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创意法教育的缩写。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兼用观察法、调查法等。    

研究的主要措施    

    基于《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和我园本期提供的参考资料和未来出版“渗透式小主题领域课程”大班下册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在深入研究《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和课程的实质及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认真听评其他老师的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总课题组组织的活动(网上活动为主),积极进行网上学习,将创意法教育引进课堂找出最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节活动。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提高,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四、预期的目标    

1.使自己尽快由“小学教师”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是去年转岗到幼儿园的。)  

2将创意法教育引进自己的教育活动中,.使自己教育活动不再枯燥。使全体幼儿爱上老师,爱上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从而得以全面发展。  

3.使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不再有“恨铁不成钢”现象,从而达到“愉快”教育的目的。  

    五、我做课题的进度安排  

    1课题准备阶段:五月进行课题准备,撰写开题报告。  

    2.课题实施阶段:五至八月实施。通过总课题组老师指导,自己网上学习,与他人交流,将创意法教育引进自己的教育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3.总结结题阶段:八月底进行课题研究的总结,查漏补缺,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六、参考文献    

1. 郭成志、《“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201211月第一版。   

2.3——6岁儿童发展指南》  

3.《幼儿园指导纲要》  

4.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  

   

    由于自己在幼教方面知识欠缺,初次学习“创意法教育”,在五月19日撰写了开题报告后,又觉得还需要进行学习修改,所以发得较迟。望各位专家、老师多多指点!谢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