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红都小学同延锋《创意法教育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创意法教育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创意法教育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志丹县红都小学 同延锋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听方和说双动的过程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各科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现总目标。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呢?
一、 创设情景,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1、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小伙伴和老师和父母进行交流时,一般都是自自然然,无拘无束的,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注意创设交际的情况,使学生入情入境,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积极投入,主动交际,提高训练质量。
2、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离开了特定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在交际情境中,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会被激发,学习动力会增强或持续,他们会带着情感在交际情境中去进一步体验。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口语交际《小小新闻发布会》我是这样做的。课前准备激趣。课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新闻,留心最近的报纸、电视、广播,还可问问家长、邻居、社区领导、老师、同学等,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收集到的新闻里调出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练习说几遍 ,再想一想自己对这则新闻有什么看法。 谈话激趣,课件激趣创设环境。
二、 示范引导,训练交际言之有序
口语交际的内容大多都配有图或语言文字提示,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口语交际的主题,语言文字提示指出说话的要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弄清楚图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再借助语言的提示,使学生理解图意或根据语言提示要求明白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如教学口语交际《小鸭子得救了》这一课,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画,让学生注意画面上的内容:一只小鸭子掉进土坑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动物们都想出办法来救它的事。再根据语言提示,然后围绕图画的内容,通过提问理清说话的顺序:图上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它们能把小鸭子救上来吗?学生弄明白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互动是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特点,多个回合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交际的质量,教师要设计多个回合,采取多种形式,在一步一步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学生由交际得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例如:教学口语交际《我会拼图》先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动脑思考,动手拼图。孩子们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拼出的图案很少与别人的相同。然后让同桌互相看拼图、说拼图,重点说说我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成的,我觉得怎样。做到人人开口。再请一位同学带上拼图上台和老师交流。这既是师生互动,教师又在互动中示范、引导,交流的内容比同桌之间交流的丰富了,有问有答,有介绍,有补充。最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看、说、评议。通过双向互动多向交流,训练密度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口语交际渗透语文教学中的对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
1.善于挖掘学生好奇心、想说好奇心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老师说的话题感兴趣了,才愿意认真去聆听,这样才能产生说的"欲望"才能进行口语交际,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达到口语交际的能力.例如,每上一篇新课文,我的课文导入都会用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的导入.形式是多样的,例如,提问时导入、讲故事型导入、讲作者的生活故事导入.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想说.举例在《神笔马良》中我的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马良,他有一支神笔.用神笔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活的.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你们想知道马良这支神笔是怎么得到的,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这样一问,一下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十分感兴趣.想说,想知道.
2.营造说话的气氛、敢说
对于农村孩子的特点,针对他们的胆小,怕说,不敢说,一般我会想尽办法跟孩子们营造一个说话的氛围.例如,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当演员.在五年级的课文中《草船借箭》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大胆上台,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看谁在朗读中.最像诸葛亮,曹操,鲁肃,让学生在说中体会人物形象.感受到说的快乐与自信.说的好与不好,我都会及时的跟学生激励型的评价.因为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敢说,敢张口就是一件好事情,就是在进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敢说的幸福滋味
3.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会说.
特级教师金志浩认为,现在社会越来越需求复合型人才,而能说会道具有雄辩口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对于农村的孩子当他们打破了不敢说的"魔咒"之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我常常会采用一些提问质疑的方法.引导中让学生多用一些修辞手法.把说的好的一些句子记录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对于差的同学,可以适当的让其模仿.举例在《桥》这篇文章中,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甲生:"老支书"师;为什么."甲生:"因为我感受到老支书有着舍己为人,无私的英雄"师:"从文中哪个句子感受到的?"为什么?…..就是这样不断提问,追问、不仅让学生动脑也动口对文章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4.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感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来读"实践中发现:学生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喜欢的读物就会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有时甚至一天就可以把一本看完.确实兴趣太重要了.但是对于农村孩子图书资源有限,每周一我都会在学校的图书室,在为数不多的图书中选出5本不同类型的书,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把喜欢同种类型书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利用下课、放学、课间以传阅时的方式朗读.讨论(问题不限).然后在每周五下午,让5个小组举手表决每组选出本周最喜欢的课文,进行讨论,让每组的自愿者们上台先朗读课文与全班同学分享,在把每组喜欢的这篇课文中讨论最激烈的话题衍生到全班式的"辩论赛"让同学们能在口语交际中"说有所获".
四、 重视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规范和发展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口语交际课要发展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就要在学生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通过师生评议,教师点拨等方式,加以规范或指导。例如: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达中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完整,语句颠倒重复,语言不顺畅,地方土语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评议纠正,教师还应点评、强调,以引起注意。在交际活动时,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话,会使用礼貌用语,说话彬彬有礼,文明得体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 创设情境,拓宽口语交际的途径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仅限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教师要为学生拓宽口语交际途径,创设更多的训练机会。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它学科的教学、班队活动、社区活动、夏令营活动、公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家庭生活中也离不开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训练无处不在,学生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参与,积极锻炼,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一定会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应对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 下一篇:略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