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陆颖《创意法教育在高中体育课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

《创意法教育在高中体育课的应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  

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意法教育是郭成志老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体系,提出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理念。包括创意法教育内容和创意法教育方法两个部分。这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划分的。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 “创意法”教法。  在创意法教育的实施的过程中,让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消除教师眼中的“差生”和“优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运动能力和学习新技术动作的“差”与“优”,力量与速度、力量与柔韧的“差”与“优”等,但两者又存在交叉与重合现象。所以说“差”和“优”只是一种狭隘的认定,二者具有相等开发的潜能,更好的关注这些所谓的“差生”,激发对体育的运动自信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差”与“优”存在地载体,有针对性地科学系统的组织和研究,根据不同载体地需求进行,真正做到学有所得,用有所效。    

素质教育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与 “创意法”教育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相一致。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对创新和能力地培养实施的不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始终会出现“差”与“优”的存在。如果让“差”与“优”先自主,再合作再探究,充分激活二者的“左右脑”,发挥各自的优长,互相帮助启发,积极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消灭差异。      

教学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学改革方法一是要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主线,本着“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二是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要由“体育技术”、“竞技技能”向 “体育动机”、“健身方法”转移;要针对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为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身体锻炼的健身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三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规则,善于挑战、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以运动学习为载体,把课上成学生“乐学自信”的优质高效课。  

   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在目前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间各自为战,没有合作,所以也就失去了提升的机会与空间,学生只能通过与体育老师的交流沟通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表述自我观点的能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体育而不爱体育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体育课而不爱体育。课堂教学如不能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积性,那么体育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就会普遍偏低,人气不足。    近年来,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不断渗透到体育领域,先进的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被广泛采用,拓展了学校体育的视野,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涵,使学校体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中无不渗透着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体育教师教学的实施是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趋势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写作能力与分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学习,这样也就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积极。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所以,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潜力,使之做到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创意法”教育精髓之所在。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 理论依据  

  ①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个人要生存必须竞争,要竞争必须创意。人之初,性本“差”。“差”其实是个人最原始的一种创意品质。它与标准答案不符,但往往与现实相吻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标准答案是一种逻辑思维运动的结果,是一种左脑思维运动的产物。“差”的答案实际上是一种右脑思维运动后的结晶!而个人的成功其实主要取决于右脑的运用!“郭成志创意法”思维将让你恍然大悟——“最差原来即最优”。  

  ②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作为一个中心去研究,着重探寻如何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而且“全面”与“和谐”这两个词应当是同等意义的。  

  2. 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提高高效体育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对提高高效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理性认识。  

  ②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因为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③个案研究法: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反思、体会。对这些反思体会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取得经验教训,验证理性认识,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④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在人类发展中日益重要,而各国、个人针对合作学习有着不同的见解,合作学习,是要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中来,这就要教育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有一种合作意识,心态是开放的、宽容的、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学生之间既有分工又有交流互动,发挥各自的优长,互相帮助启发,积极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简而言之,合作学习务必涉及以下相关内容:1、合作是以小组为单位而进行的一种活动。2、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学习。3、合作学习是依据教师分配合作任务,从而达到控制教育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行为。由此,合作学习可以简单表述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分配的相关学习任务,从而协助教师控制教学进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的结果。而现如今的“合作学习”则是要求教师寻找教学重点,活跃课堂氛围,提供学生自我发挥,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体育学科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同样存在着这两个环节。教学中教师把以课文为范例的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支配,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内容;师生之间通过肢体表达交流、补充各自的看法,使得个别的认识向一般意义的认识升华。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并激励、引导儿童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发表创见,培养创新能力     

四、预期的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动作技巧课是重点教学的内容。“动作技巧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动作技巧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必须以个体为基础,以发展读者(学生)个性为归依,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动作技巧还给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自行发现、自行建构锻炼的内容和意义。      

从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从学生的“问”开始,是一种问题质疑式学习。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均可,但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是一种过程化学习,没有过程的结论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论;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这样,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就必然会融入和谐友好的协作氛围,产生渴求与同伴协作探究新知的心理欲望,在共同对话中探究,在共同探究中求知,在共同求知中发展。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根据体育学科学习的重点,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环节同时合作学习的培养就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现出来,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各种积累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相关故事以及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其合作意识。例如: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积累,多看一些体育相关比赛,更加了解体育相关知识。     

二、正确认识合作时间,合作学习并不是盲目的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合作应该有价值的进行,根据需求进行,应该学有所得,用有所效。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学习的准确时机,恰当的进行相关的合作学习。例如:课堂主要内容是流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词。这样的课堂则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而与之对应的,如果课堂主要内容是针对课文进行相关分析理解,这样则应该进行相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有意义有一定深度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形式来安排相关的合作学习。例如:戏剧类文章,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再现,这样,即形象又生动。    

六、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1  准备阶段(201612月至20172)      

1)确立研究专题,学习创意法教育理念,搜集课题相关资料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以及课题探究性学习指导方案。      

2、实施阶段(20173月至20179月)      

1)在我校高一年级开展创意法教育高中体育探究性学习课堂。特别的在高一年级开展选修课堂。进行调查和理论分析。      

2)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整理,进行中期汇报,在期末成绩测评和考核之后,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学生反馈和学生成绩等情况分析总结出创意法教育下探究性学习的优势体现及开展途径。      

3、总结阶段(201710月至201712月)      

1)积累汇总研究资料,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             

2)做好结题、成果鉴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课题组织      

 1.师资条件      

 姓名      学历         职称      

陆颖      本科       中学一级教师      

2.实验分工      

1)课题负责人:王玉华(学校教研主任)    

2)理论指导、实验教师: 陆颖     

 八、参考文献    

[1] 曹焕男, 游雯静. 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 少年体育训练, 2010(5):17-17.    

[2] 罗士达, 王立冲.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 19(2):107-108.    

[3] 周小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18).    

[4] 张建毅.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5(3):62-63.    

[5]李树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1(2):128-129.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