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口高中黄义定《创意法教育在普通高中新课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效果新闻

让创意法教育引领港口高中课堂教学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口高级中学创意法教育实施效果新闻  

   

记得2014年暑假里我在网上学习过程中“创意法教育”字眼让我的眼睛一亮,我赶紧搜索了关于“创意法教育”的有关文章看,创意法阐述了“最差即最优”的独特的教育理念:“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来,就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就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这是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顿时我激动万分,“创意法教育”不是很适合我校学生吗?后来我通过同学了解到我邻市学校平南中学的周煜斌老师曾参加了“创意法教育”课题的研究,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一番了解和酝酿,同年10月,我便组织了本校老师申报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的子课题《创意法教育在普通高中新课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研究。  

紧接着,我加强组织建设,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成立由教学处、教研组、备课组和实验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搜集相关材料和查询课题资料,具体落实对方案的实施,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我校黄火英语文老师是其中的一名实验教师,她对创意法教育课题研究最投入,《创意法教育文集》一书被她翻了很多遍,笔记记了一大本,印象最深的是 20159月她授《再别康桥》这一课文时的情景。  

201698日第四节,她在154班运用了《<再别康桥>创意法导学案》进行了课堂教学。为了体现“最差即最优”的平等的教育理念,她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对“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理解确切的一项是(  ),针对这个问题分别设置了四个选项:A、静悄悄地倾听离别时的笙箫演奏;B、在笙箫的乐声中悄悄地离去;C、以静默来代替别离时的伤感惆怅;D、别离的伤感使笙箫的演奏停止了。在回答问题时,当时有10位学生选了A选项,15位学生选了B选项,20位学生选了C选项,23位学生选了D选项。那时,学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讨论,各持己见,课堂气氛很是热烈,学生的思维火花时时点燃着,甚至有一个平时算是学困的女生为了肯定她的答案而激动得哭了。黄老师并没有马上公布正确答案,而是告诉学生:如果选A,说明你已经注意到了诗中的情感,只是忽略了诗中的内容;如果选B,说明你已经理解了诗中的内容,只是未注意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果选D,说明你已经体会到了诗人此时的情感,且注意到了诗句所运用的手法,只是对手法的运用的理解有偏差。这样解释了之后,学生也明确了参考答案是选C。虽然,不管运用何种方法讲解,最后答案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通过运用创意法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明白,答案选错时并不代表着自己“一无是处”,即使选错了,但是在自己身上还是有闪光点的,这就是“最差即最优”。  

创意法教育学案课堂在我校每天都上演着,学生悄悄的变化了,变得自信阳光好学,学业水平考试各科首次通过率由原来百分之八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高考上本人数也突破了三位数;教师们也变了,办公室里不再听到埋怨学生的笨,埋怨学生的厌学。每当有上一级教学设计大赛我校老师都踊跃参加并捧回大奖,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多篇论文获得奖项。正是有了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我校教师更乐于教书育人,更有了成就感。

   

                                          

      主持人之一:黄义定校长

      

      

   

    主持人之二:郑向葵副校长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