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五中学于安全《创意法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于安全
山东省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五中学
2017 年 4 月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年 月
《创意法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运用"创意法",从而"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的教育。而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形成态度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历史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如何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益,愈加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基于此,我确立了《创意法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课题,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为宗旨,力求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操作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初中历史有效学习。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创意法教育的平等性培养理论,更加侧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建构主义、有效教学等理论是指导有效课堂实践研究的经典理论。这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其理念诠释为:面对教育资源,我们习惯性认定的“最差”和“最优”并非本质上的“优差”,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前者为左脑思维型(主逻辑思维),后者为右脑思维型(主形象思维)。二者具有相等开发的潜能。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实现“双脑教育”的目的。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合作、探究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一理念精神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有效教学理论。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重点探讨课堂中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创意法教育模式的研究推动初中历史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的迈进
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促进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景,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培养问题意识策略,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使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意法教育模式贯穿教师教的策略研究,为平衡学生左右脑发展状况来针对性地调整教师组织教学的各个要素和环节。
1、通过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主要侧重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探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创意性理论指导下的有效历史课堂,完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课题实效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是任何教师也无法代替的。所以说:教师要充分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判断学生是“左脑”或是“右脑”的潜能开发者,精心设计好学生的各种活动,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启迪学生们的智慧,活跃学生们的思维,给以足够的活动和学习时间,引导学生们认真阅读、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自己等,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之目的。
本人也因开展此课题,个人的业务素质不断地提高,通过实验教学自身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或以理论或以实践的形式体现了实验中的所得。本阶段的实验中,在组内做过《工业化的起步》、《海峡两岸的交往》两次示范课,以便组内教师研学创意法教育理念。
实验初与实验中期,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了基础的考查。相关数据如下:第一次考查,实验班均分为:历史客观题均分37.5,历史主观题均分为26.2,总分为63.7,而对照班合计均分为61.3。实验中期测试成绩,实验班为69.1,而对照班是62.3。很显然,实验班的做题能力,较之对照班有明显的提高。
五、课题总结
“创意法教学”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学习。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问题予以解决,同时能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
打造“创意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拥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通过讨论、交流、反思、理解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历史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一个历史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历史经验是如何被汲取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形式,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实施“创意法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观。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六、课题组织
课题组负责人:于安全,负责一切有关课题研究工作。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4.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5.叶澜《新课程理念》
6.林进材《高效能教师的教学智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摘自余文森教授《〈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走向》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