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小学孟令国《运用“创意法教育”弱化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运用“创意法教育”弱化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孟令国
自2016年2月以来,我和几位教师积极参与了“运用“创意法教育”弱化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树立目标,共同参与,按照课题预订目标,研究内容和安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使得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使研究工作能在下一学期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这一年来的课题实施情况作阶段性汇报。
一、课题实施以来的主要工作
(一)讨论总结出了课题研究的背景。
1、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发生着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新课改之后,我们能够感受到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其能力和数学素养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课改强调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方面都很好,然而如果“探究学习”活动组织不好,就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愿意去探究,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他们往往会成为课堂学习的旁观者,若教师对此类现象关注不够,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成为“学困生”,并有可能在班级中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使我们许多教师感到担忧。
2、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两极分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比较落后,导致有些家长把大量精力都放在改善家庭经济上,从而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家庭经济的恶化,同时也直接制约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从而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了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两极分化越发严重。
3、针对以上种种情况,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学生的初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打好基础;为了学校数学教师有一个既能实实在在发展自己,又能实实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构筑和谐师生关系,就成为一项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任务。所以,我们提出了《运用“创意法教育”弱化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的有效途径。
(二)讨论并确立了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学习、思考、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极分化的原因,形成有效对策。教师在不断的研究学习中发展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实验总结出农村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的点滴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内容。
(1)对农村小学生数学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的调查研究。
(2)针对调查结果分析、探究,根据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制定出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
(3)注重学法指导,减少两极分化。正确领会《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中做到知识与技能、技艺有机结合,同步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正确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实践,让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
(4)结合课堂实践,总结缩小两极分化差距的点滴经验,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小学,方便操作的、能确实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3、研究思路。
首先,进行理论研究,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计划.然后,进行实际调查,座谈,并对调查、座谈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形成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对症下药,根据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细心实验,最后总结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4、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采取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反馈。
(2)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作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以点带面。
(3)行动研究法: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分析、教学方法、手段、练习的设计分层教学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
(4)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三)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
吕磊老师老师负责调查学生基本情况,收集资料
司晓慧老师负责对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
吕磊老师负责整理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
(四)共同商讨并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02――2016.06)两极分化现象是很普遍的现象,找到成因,广泛征求数学教师的意见,选好研究班级,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07——2017.06)课题组成员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寻求对策、方案,组织老师有重点的进行研究,通过实践不断调整、修改方案,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7.07——2017.09)一是收集整理各类资料,进行后测工作,展示研究成果。二是撰写研究报告,总结鉴定,推广成果。
(五)课题组成员培训,提高素质。
1、加强业务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讨论、座谈或请优秀教师集中讲解“有效教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使教师在实验中有理论可循。
2、加强过程管理:狠抓“五认真”的检查,总结出了“五个一”的管理办法,即一次普遍检查,一次情况小结,一次听课,与教师一次交谈,一次评课,使教师感到有所收获。
3、开展教研活动:
(1)每周二、三、四是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学校领导必须参与或指导教研活动。
(2)为使活动不流于形式,要求教研活动必须有计划,有措施,每次研究要有专题,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课前探讨、课中分析、课后总结,并形成记录。
(3)每学期,我校都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素质。每学期,都会逐个安排我们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到兄弟学校观摩示范课,把学到的经验带回学校,使教师们从理论到实践都获益多多。
通过教师们不断探索,总结、推广课题实验先进经验,深入研讨课题实验方法,积累课题实验经验,及时调整课题实验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实验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课题实施虽只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但我们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有条不紊的,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1、锻炼了师资队伍。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一碗水端平”,善于发现、善于创设不同的条件,让学生通过自身优点和创新能力的张扬,去克服自身的短处,达到提高学困生的信心、力求平衡、缩小差距、全面发展、勇跃创新的目的。
2、两极分化得到遏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的优点、特长、兴趣、爱好既得到培养,又得到表现和展示,学生体验到了终身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学生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成功喜悦。通过实验研究,学困生明显减少了,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3、教研成果初显。一年多来,我课题组所有人员在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吕磊老师、司晓慧老师在山东省远程研修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司晓慧老师在研修磨课中执教的《统计》被评为省优秀课例。吕磊、孟令国老师等在县优质课评选中纷纷获奖。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
1、理论水平欠缺,理念更新不足。尽管老师们接受了一定的培训,也阅读了相关的专业书籍,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2、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适时、经常性的指导。碰到困难时,问题解决不够及时,课题造成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脱节。
3、组织带领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改革力度不够。
4、教育科研论文等在省级以上刊物获奖发表的面不广。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各项研究制度的落实,使研究真正深入而有效。
2、明晰研究目标,拓展研究内容,在落实三维目标、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3、继续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做好实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积极撰写有质量的论文、案例等,争取多发表,多获奖。
纵观这一年来的“创意法教育”课题实验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后期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我们会努力争取机会: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使我们都能受益。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落实研究计划。把课题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