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集宁师范学院 荆丽丽《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荆丽丽
集宁师范学院
2017 年 9 月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年 月
《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创意法教育下的“横向”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左右大脑开发的基础之上,提倡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而现今教育,因为评价机制的单一,导致“优生”左脑发展迅速,右脑收到“扼制”,“差生”右脑则是“完好”,而一般生处于两者之间。可是“左脑主逻辑,右脑主形象”,难道,我们在学了那么多的学科,除了逻辑思维的,难道没有形象思维的训练吗?例如立体几何,绘画等等课程,这是我不明白之一。还有仅仅因为“标准答案”,是在脑科学中属“左脑训练”,如果是多标准那?或者是那些具有模糊标准的答案那?最后,就是如何开发右脑,除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更快更好的训练右脑同时,不扼制左脑,使其左右脑均衡和谐发展?这都是在本课题研究进行中需要深度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
根据创意法教育[1]提倡的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人人都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更没有什么所谓的“差生”。因为,所谓的“差生”右脑保持“完好”,即形象思维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训练。如此,把传统的“左脑思维”角度评价换成“全脑思维”角度评价,便是“学生无差优之分”、“ 最差即最优”的思想。
2.“异步教学理论”、“课程分层教学”和“凯洛夫的教育模式”
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理论” 指的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异步课堂教学[2]。凯斯尔“课程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教学的内容施以不同层次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模式[3],以教师、课堂、教材三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主要是针对本校大学本科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前期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的现状下,开展的教学课题研究。
根据现有《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所开设的实验项目类型多为验证型,尚缺乏综合设计和创新型实验项目;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强行“补短”,教学方法还是“填鸭式”的同步教学,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等情况。本课题在研究黎世法教授的“异步教学理论”以及凯斯尔“课程分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实用型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结合我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异步教学改革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实验项目,施行层次化教学模式,在现有的实验项目基础上研究开发不同层次的综合设计型和项目化创新型实验题目。
2)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行完成“隐性”的层次化小组学习模式。
3)根据异步教学理论,构建课堂异步教学结构。
4)建立宽松的实验环境,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5)设置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总之,创意法教学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就是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及时发现学生之所长(冒尖点),在学生自己的“临近学习区”完成“最优化”的学习,达到左右大脑的和谐发展,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
四、课题实效
2014-2017年,特为13级、14级、15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3级、15级应用物理学两专业,共计300多名同学开设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并对其应用了以隐性分层异步教学为特点的创意法教育下的因材施教策略。几乎全体学生均对增加的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都非常感兴趣、新鲜。90%左右的学生完成了基础型实验之后,主动选择了设计型实验,更有大概50%左右的自主选修了最后的综合型实验。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较以前的实验相比,不再单一、更直观的看到了学科技术之间综合运用的生活实际效果,不再“纸上谈兵”。 60%-85%学生觉得对此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并可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而从基础型到设计、综合型实验模式中,以知识迁移能力提高程度最为显著。学习成绩均随层进式教学模式阶段性不同程度提升。部分同学并且明确表示,这样的隐性分层异步教学指导的模式,就像打游戏不断升级能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及学有所用的小小成就感。而与此教学策略对应的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机制,不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心里素质,更具特色的是教师在学生讲解和操作后再“个性化”提问的方式,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实验中学生学习的缺口,并及时帮助学生弥补。由小组每次实验出一个代表作为考核对象,以小组“绑定”形式计分,可以起到实验过程中相互督促、帮助、协作学习的目的。平时多次考核计分,平均成绩记录的考核方式,杜绝了“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学习弊病。调查结果如图2和表1所示:
图2 层进式实验教学实践调查信息柱状图
表1 层进式实验教学实践调查表
指标提高程度 |
表现形式 |
|||||
层进式实验结构 |
兴趣 |
新鲜度 |
创新性 |
自主学习 |
知识迁移 |
成绩 |
基础型实验 |
50% |
55% |
50% |
60% |
20% |
60% |
设计型实验 |
75% |
80% |
60% |
75% |
70% |
75% |
综合型实验 |
90% |
95% |
98% |
85% |
85% |
85% |
五、课题总结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就必须对传统实验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这也是作为新时代教师的重要责任。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多层次个性化教育转变;由只重“理论知识”向“生活实践”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总之教师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学有价值的实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实验实践能力,不同的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都获得了不同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一旦离开教师后也能通过多种的信息渠道获得知识,从容应对各种实践的挑战。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荆丽丽;组员——荆丽丽。
七、参考文献
[1]郭成志. “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2.
[2]荆丽丽, 张志芳. 传感器实验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 2016.
[3]凯洛夫等. 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3.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