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幼儿园佳鑫分园江凤玲《创意法教育家庭环境下2-3岁幼儿入园前衔接教育研究》课题结题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家庭环境下2-3岁幼儿入园前衔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每年的九月份的新学期开学时,适龄的幼儿便要离开他们熟悉的家庭,迈出他们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和游戏阶段。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幼儿从未接触过的地方,那里有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幼儿将第一次长时间与家长分离,这会导致他们有一段时间因入园分离焦虑带来的痛苦,一旦幼儿这种分离焦虑过于激烈还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教学的3年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是相对茫然的,通过访问,发现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进入幼儿园刚开始会哭是很正常的,哭一哭就好了,或者觉得老师会有办法的,一会就好了,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进行减缓分离焦虑的教育指导等。因此作为家长,在幼儿入园前的3年里,如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能力、人际交往的引导,让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独立交往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为其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做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入园前的准备,不单单只是上幼儿园前的几个月的生活,而更多的体现的是一个连贯性的、长期有意识培养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自我服务的过程,这是从出生到一生成长的过程。所以,围绕创意法的理念,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就比较愚笨的,而是缺乏相应的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笔者将根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0-3岁儿童语言与交往》、《0-3岁儿童动作发展与演绎》、《0-3岁儿童心理发展与潜能开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书籍为理论指导,从孩子的发展年龄特征、家长指导、环境创设等实际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尽量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让孩子更从容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创意法教育理论
创意法教育理论是对孩子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能使孩子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就孩子来说,创意法教育理论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将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就老师而言,创意法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
2. 分离焦虑概念: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3. 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二)研究方法
(1)实践研究法: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方案如环境的调整、教育方式的调整、与幼儿沟通方式的调整等。
(2)记录法:主要采用照片、录像记录孩子的成长状态发展
(3)分析法:根据儿童心理学等相关书籍进行孩子行为特征的分析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结合《0-3岁儿童语言与交往》、《0-3岁儿童动作发展与演绎》、《0-3岁儿童心理发展与潜能开发》等书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实践教育指导策略,进行相应的、适宜的家庭环境调整与创设;
2.根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书籍丰富家庭成员之间关于0-3岁、3-6岁幼儿之间不同的年龄发展特征,动作发展特征、人家交往特征等,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去创设适宜的成长契机,让孩子们学会独立自主、自我服务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预期的目标
1. 论文
2. 电子素材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1.初期资料收集与整理学习主要由江凤玲负责
2.在实施过程中,视频、图片材料由罗秋华、罗美芳、江凤玲负责
3.进行不定期的讨论及材料收集主要由江凤玲负责
六、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6.1——2016.3)
资料收集整理、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2016.3——2018.4)
(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并提取较好借鉴方式。
(2)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
(3)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以及获得成果的记录。
3.总结阶段(2018.5)
(1)整理研究过程的论文、案例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七、课题组织
本课题组织基本处于在线视频研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和经验总结等。
八、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2012年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分离焦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86%E7%A6%BB%E7%84%A6%E8%99%91/7398856
3.《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2009-3,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