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贵州纳雍县第六中学尹维军《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创意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创意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尹维军

 

贵州纳雍县第六中学

2019 3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注意:此页网站发表结题报告时会删除,打印时请保留,此行看完后请删除)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创意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纳雍第六中学是一所在新课改大力推进的今天,顺势成立的一所大型普通高中,学校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难以发展,因此自开学以来学校一直积极推进新课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与实践,学生综合素质逐渐提高,成绩稳步推进,但笔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在面对教师课堂抛出问题各小组讨论积极性不够却不知如何下手。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有幸参与新教改新教学模式上课,高中数学本身就很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因为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而新课标教学改革也是针对这一点做出了教学乃至新教科书上的小组讨论的侧重.而加强课堂的小组讨论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良好方式,把固定式的课堂逐渐转变为活跃式的教学已经是当前教育体系的一种发展潮流. 我们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新教改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为每个成员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长可以轮流担任,每人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向大家汇报,小组是由共同目标结合成的集体,每人都有小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家都团结一致,共同出谋划策,为小组目标的达成作出努力。好的合作学习,能把一个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学习中。组内的不同学生智能、基础有差异,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尤其学困生能在组内得到比老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同龄人的帮助有时比老师更为贴近,更为有效。而且当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一旦能主动完成任务,一定会得到全组的鼓励和赞许,小组的支持将激励他更加积极向上。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创意法教育理论

由于我们学校是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的成员,每年多彩贵州不定期到各校开展赛课。课堂小组学习就是一种很优秀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意教学模式,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最差”生的右脑思维是保存“完好”的,所以必须“展示”。通过这种“展示”,带动其左脑思维的发展。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一般生”的右脑思维处于“完好”和“被扼杀”的状态之间,所以需要“修复”,这样,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右脑思维。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最优”生的右脑思维往往被标准答案所“扼杀”,所以需要“激活”。 简易教育阶段。我们提出了“简易才能创意”的主张,重点推出了,课堂老师提出疑问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多彩贵州的同课异构就是新创意教学模式的更高境界。   

2)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师生问卷,在学校进行抽样调查,获取对新课程改革和小组讨论学习现状相关的数据。

行动调查法:通过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实现学校新课程改革获得圆满成功。

案例分析法:本课题拟在学校班级选择师生典型,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特殊到一般。

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现有国内外同行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学习研究,提高课题的理论与实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理念小组讨论合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辩证分析;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实践;

3、影响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

4、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习惯;

5、优化学习方式,诱发思维的火花。

四、课题实效

20179月我校开展新教学教改以来各科成绩在稳步提升,特别是引入创意法教学,根据学校提供近两个学期数学考试成绩对比,很明显有差异,创意法教学模式前后成绩对比有很大的提升。

2017-2018秋季纳雍六中高一年级各班期末数学考试成绩

单位

实考

最高分

最低分

全距

均分

优秀数

优秀率

及格数

及格率

低分数

低分率

标准差

众数

贡献值

1

59

100.0

6.0

94.0

51.85

0

0.0%

3

5.1%

44

74.6%

18.60

49.0

-38.15

10

58

63.0

9.0

54.0

32.21

0

0.0%

0

0.0%

57

98.3%

14.19

25.0

-57.79

11

65

58.0

5.0

53.0

29.85

0

0.0%

0

0.0%

65

100.0%

10.84

20.0

-60.15

12

61

87.0

10.0

77.0

31.48

0

0.0%

0

0.0%

58

95.1%

14.88

20.0

-58.52

13

60

62.0

10.0

52.0

32.95

0

0.0%

0

0.0%

56

93.3%

13.48

15.0

-57.05

14

67

81.0

5.0

76.0

36.16

0

0.0%

0

0.0%

60

89.6%

18.97

20.0

-53.84

15

62

64.0

5.0

59.0

31.82

0

0.0%

0

0.0%

60

96.8%

12.88

30.0

-58.18

16

63

101.0

10.0

91.0

30.44

0

0.0%

1

1.6%

59

93.7%

16.40

20.0

-59.56

17

70

71.0

5.0

66.0

33.06

0

0.0%

0

0.0%

66

94.3%

14.37

30.0

-56.94

18

58

102.0

5.0

97.0

30.33

0

0.0%

1

1.7%

56

96.6%

17.57

25.0

-59.67

19

62

78.0

10.0

68.0

30.06

0

0.0%

0

0.0%

59

95.2%

12.80

30.0

-59.94

2

54

93.0

12.0

81.0

37.59

0

0.0%

1

1.9%

48

88.9%

18.76

20.0

-52.41

20

66

68.0

3.0

65.0

29.68

0

0.0%

0

0.0%

64

97.0%

12.02

25.0

-60.32

21

64

72.0

8.0

64.0

29.23

0

0.0%

0

0.0%

61

95.3%

14.11

20.0

-60.77

22

64

77.0

10.0

67.0

37.00

0

0.0%

0

0.0%

58

90.6%

16.13

45.0

-53.00

23

62

92.0

5.0

87.0

32.23

0

0.0%

1

1.6%

57

91.9%

16.59

25.0

-57.77

24

69

107.0

6.0

101.0

31.19

0

0.0%

1

1.4%

63

91.3%

17.88

25.0

-58.81

25

65

81.0

5.0

76.0

32.85

0

0.0%

0

0.0%

62

95.4%

15.56

15.0

-57.15

26

56

77.0

5.0

72.0

30.27

0

0.0%

0

0.0%

53

94.6%

13.99

26.0

-59.73

27

62

93.0

6.0

87.0

33.97

0

0.0%

1

1.6%

58

93.5%

15.39

25.0

-56.03

28

73

71.0

5.0

66.0

28.77

0

0.0%

0

0.0%

71

97.3%

12.09

25.0

-61.23

29

59

93.0

8.0

85.0

39.97

0

0.0%

2

3.4%

49

83.1%

18.34

32.0

-50.03

3

53

103.0

15.0

88.0

44.43

0

0.0%

3

5.7%

40

75.5%

21.46

20.0

-45.57

30

61

76.0

5.0

71.0

38.66

0

0.0%

0

0.0%

50

82.0%

17.19

64.0

-51.34

31

66

58.0

5.0

53.0

29.98

0

0.0%

0

0.0%

66

100.0%

10.86

30.0

-60.02

32

67

82.0

5.0

77.0

34.55

0

0.0%

0

0.0%

61

91.0%

15.89

15.0

-55.45

4

61

96.0

10.0

86.0

47.18

0

0.0%

5

8.2%

49

80.3%

21.45

40.0

-42.82

5

55

100.0

11.0

89.0

39.36

0

0.0%

2

3.6%

49

89.1%

17.67

45.0

-50.64

6

59

102.0

10.0

92.0

44.63

0

0.0%

2

3.4%

48

81.4%

18.34

35.0

-45.37

7

64

95.0

5.0

90.0

31.81

0

0.0%

1

1.6%

62

96.9%

14.15

30.0

-58.19

8

67

78.0

10.0

68.0

41.39

0

0.0%

0

0.0%

55

82.1%

15.49

35.0

-48.61

9

65

99.0

5.0

94.0

35.51

0

0.0%

2

3.1%

62

95.4%

16.68

30.0

-54.49

合计

1997

107.0

3.0

104.0

34.85

0

0.0%

26

1.3%

1826

91.4%

16.88

25.0

 

 

 

 

 

 

 

 

 

 

 

 

 

 

 

 

 

 

 

 

 

2018-2019秋季纳雍六中高二文理科各班数学期末统考成绩

单位

实考

最高分

最低分

全距

均分

优秀数

优秀率

及格数

及格率

低分数

低分率

标准差

众数

贡献值

1

55

104.0

29.0

75.0

70.51

0

0.0%

9

16.4%

13

23.6%

15.51

67.0

-19.49

10

61

87.0

24.0

63.0

46.80

0

0.0%

0

0.0%

54

88.5%

13.17

59.0

-43.20

11

61

90.0

17.0

73.0

46.36

0

0.0%

1

1.6%

48

78.7%

15.43

48.0

-43.64

12

61

79.0

21.0

58.0

50.11

0

0.0%

0

0.0%

47

77.0%

14.16

48.0

-39.89

13

61

94.0

8.0

86.0

52.97

0

0.0%

1

1.6%

40

65.6%

17.10

46.0

-37.03

14

66

94.0

19.0

75.0

52.89

0

0.0%

2

3.0%

42

63.6%

15.68

43.0

-37.11

15

63

73.0

15.0

58.0

43.57

0

0.0%

0

0.0%

54

85.7%

13.93

49.0

-46.43

16

58

86.0

16.0

70.0

46.22

0

0.0%

0

0.0%

51

87.9%

13.53

32.0

-43.78

17

76

72.0

6.0

66.0

38.78

0

0.0%

0

0.0%

72

94.7%

13.35

26.0

-51.22

18

67

96.0

6.0

90.0

38.79

0

0.0%

1

1.5%

63

94.0%

14.25

36.0

-51.21

19

76

74.0

11.0

63.0

37.78

0

0.0%

0

0.0%

75

98.7%

11.86

31.0

-52.22

2

62

103.0

30.0

73.0

53.16

0

0.0%

1

1.6%

46

74.2%

14.25

53.0

-36.84

20

73

73.0

12.0

61.0

37.52

0

0.0%

0

0.0%

70

95.9%

12.73

42.0

-52.48

21

67

64.0

13.0

51.0

39.93

0

0.0%

0

0.0%

64

95.5%

11.00

36.0

-50.07

22

70

69.0

12.0

57.0

38.41

0

0.0%

0

0.0%

64

91.4%

12.33

37.0

-51.59

23

68

66.0

7.0

59.0

37.79

0

0.0%

0

0.0%

62

91.2%

13.49

41.0

-52.21

24

69

115.0

7.0

108.0

43.72

0

0.0%

1

1.4%

58

84.1%

17.16

36.0

-46.28

25

71

76.0

16.0

60.0

45.55

0

0.0%

0

0.0%

62

87.3%

12.99

36.0

-44.45

26

73

83.0

10.0

73.0

40.25

0

0.0%

0

0.0%

66

90.4%

15.45

42.0

-49.75

27

67

78.0

15.0

63.0

44.31

0

0.0%

0

0.0%

59

88.1%

12.81

37.0

-45.69

28

65

73.0

15.0

58.0

36.49

0

0.0%

0

0.0%

63

96.9%

12.61

36.0

-53.51

29

67

74.0

12.0

62.0

43.09

0

0.0%

0

0.0%

60

89.6%

13.16

41.0

-46.91

3

56

105.0

29.0

76.0

62.98

0

0.0%

3

5.4%

22

39.3%

15.83

64.0

-27.02

30

69

73.0

11.0

62.0

45.04

0

0.0%

0

0.0%

59

85.5%

13.07

43.0

-44.96

4

55

105.0

20.0

85.0

62.85

0

0.0%

4

7.3%

26

47.3%

15.50

58.0

-27.15

5

57

97.0

26.0

71.0

54.19

0

0.0%

3

5.3%

39

68.4%

16.79

47.0

-35.81

6

68

94.0

11.0

83.0

50.86

0

0.0%

1

1.5%

50

73.5%

15.91

44.0

-39.14

7

62

75.0

20.0

55.0

47.56

0

0.0%

0

0.0%

51

82.3%

12.03

49.0

-42.44

8

66

87.0

31.0

56.0

53.67

0

0.0%

0

0.0%

48

72.7%

11.86

52.0

-36.33

9

59

98.0

15.0

83.0

49.12

0

0.0%

1

1.7%

51

86.4%

14.75

38.0

-40.88

合计

1949

115.0

6.0

109.0

46.48

0

0.0%

28

1.4%

1579

81.0%

16.18

41.0

 

 

 

 

 

 

 

 

 

 

 

 

 

 

 

 

 

 

 

 

五、课题总结

研究课题近一年来,课题组在不断论证实践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怎样开展有效的课堂创意讨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怎样开展有效的课堂创意讨论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改进我们的课改创意教学方法。并且我每个月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上一阶段课题研究实践的真实情况和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我对小组讨论创意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渐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策略,要想使小组讨论创意学习更有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小组的建立

讨论要有效开展,小组的建立是前提。一个小组规模46人为宜。组内每位成员,都要按组分工承担一定角色,如设置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角色在定期内进行互换。选拔和培训小组长,是一项关键和首要任务,尤其在小组建立初期,应不厌其烦地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指导其对小组内讨论的组织。

2、培养学生掌握讨论方法

1)声音要清晰洪亮。

2)以平等、平和的心态,简洁生动的语言及板书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

3)课堂讨论过程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

4)课堂讨论开始时,开场白及方式有利于下面听讲的同学“听有目标” 。

5)发言人向大家汇报自己组内的学习成果时,不能再频频向其他学生抛出问题。

6)发言过程中要注意运用规范的语言,注意不是读解题过程而是说明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规律、应注意的问题、前后知识的联系、收获感悟 。

7)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提醒下面的同学倾听、记笔记,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更好地补充、质疑。

8)发言完毕,以下结束语是恰当且有礼貌的“我们组汇报完了,请同学们给我们补充” 。

9)课堂讨论重在讨论

10)“一帮一”要落实在每一个学习环节

3、建立评价体系

有了正确的评价机制就能较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讨论意识。使学生爱讨论及时评价、反馈、激励表彰是小组讨论创意学习得以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因为学生渴望得到承认,被认可,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添加剂。在小组讨论创意学习评价方面,我们采用的是小组讨论创意学习集体的评价与小组讨论创意学习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讨论创意学习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讨论创意学习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改变了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主要的奖励是激励卡,在每学期期末成绩测评中以激励卡的多少为主要依据,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这种奖励方式的。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激励卡的发放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组长在根据组员的表现进行分配,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创意学习中来。

4、精选讨论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会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若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

5、选准讨论时机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创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与协作精神。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讨论创意学习。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开展小组讨论创意学习,挖掘集体潜能共同解决学习的问题。 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 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创意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6、营造民主氛围

1)充分尊重学生

2)在课堂上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倾听

3)要多激励和赞许

7、发挥教师导引的作用

1)把握主题

2) 牵线搭桥

3) 激活思维

8、评价总结。讨论结束时,有必要对整个讨论过程中和结果作总结概括

1)概括 总结,指明方向

2)重视过程性评价

9、巩固和拓展课堂讨论的效益

1)课堂讨论后,可以结合讨论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练习。

2)指导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来巩固和拓展课堂讨论的成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瞬息万变,有时可能使课堂陷入僵局,有时可能经常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有时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如讲授中的疏漏、实验中的失误、板书的错误、学生的违纪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些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都叫做课堂教学中的“变”。当发生这些“变”时,教师对这些“变”的妥善处理能力,就叫做课堂应变能力。

课堂因“变”而生动,课堂因应变而精彩。

常见问题之一:置之不理

常见问题之二:简单急躁

常见问题三:插科打诨

常见问题之四:引导失度

六、课题组织

组织保障:学校不定期派课题组走出去学习,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建立交流评估制度,对课题的研究进行定期评估。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2012年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傅永曙主编 页数:197 出版社: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

3.《构建学习共同体 121课堂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研究》作者:易文华主编 页数:291 出版社: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 

4.《合作分层互嵌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作者:李俊芳主编 页数:256 出版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 

5.《数学教师教育丛书数学合作学习案例研究》作者:温建红著 页数:190 出版社: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