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题申报参考资料: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法教育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法教育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首先,由于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术专家和权威,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讲授语言知识为主,重教而不重学,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也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本质。所以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在边远的贵州城镇中学是值得研究的。
其次,贵州边远的城镇英语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个空白,本研究试图填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第三,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促进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而且可以帮助英语教师解决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调整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之不足,建立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学论认为,“交流”与“互动”是教学过程表现的基本形式。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掌握知识,寻求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等的互动过程(夏惠贤,2001)。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表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是通过有目的的交流活动发展起来的(龚亚夫,罗少茜,2003)。因此,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根本、最重要的形式,英语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交流的机会就成为掌握该语言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苹与发展的决定》(2001)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当今中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己意识到在当今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同时还要注重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展现自我的欲望,渴望被人承认,这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组织或自己策划的活动中去,完成一项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为中学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互动(interaction)是两人或更多的人之间思想、感情和观点的相互交流,对交流各方产生影响(Brown,1994:159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人们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解释这些信息,对意义相互协商,并共同完成任务,所有这一切就是互动(薛中梁,2002)。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互动和交流的含义不是机械的练习。正如Rivers (1987)所说: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运用语言传递与接受真实的信息时(双方都认为此时的交流很有必要,交换的信息双方都感兴趣)就是互动。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我们的研究力图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提出了中学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目标是:建构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2)增进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调节教学关系和相互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践上给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研究内容:
提出了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建构学生英语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增进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调节教学关系和相互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概括出中学英语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的指导流程:教师提示导学—学生自学—小组活动一一组际交流—教师重点讲解—巩固练习—学生小结。并进一步提出了四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即:人际互动策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意义建构策略(支架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合作学习策略和任务型教学策略。据此,构建了一个符合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主题思想、作者寄希望能为广大中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课堂操作的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最后,通过对赫章一中学生的综合问卷调查,得出中学生对该模式完全持欢迎态度。由此,得出结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行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既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1) 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的目标是什么?
(2) 导致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上的异同的原因是什么?
(3) 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对学生有何影响?
(4) 四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那些?
(5) 上述因素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的影响是否相同?
(6) 本研究的结果对英语教学实践有何贡献?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从宏观的层面来讲,本研究准备采取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相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互相应证,使结论更准确。
定性的研究方法包括:
(1)访谈法:实验前先进行面谈,所得的结果将作为实验问卷设计的基础。
(2)对比分析法:传统教学法和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相似性和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3)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采取实验法来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将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以此检验我们的实验假设是否成立。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分二步走:
(1)对120名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后测,并用SPSS13.0进行分析。
(2)完成上述实验后,对受试进行访谈,让他们陈述在每个题中的理由。
我们认为这三种数据可以有效的证实或否定我们的最初假设。
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的可行性因素有:
(1)项目负责人汤继、参与者张天洪和郭银波分别在教学和工作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实证研究的经验;
(2)三位研究者可以从自己的教学经历来共同探讨这种模式
(3)三位位研究者熟知新的教学研究流派,并能运用。
(4)汤继读研究生所在的贵州师范大学有一定的学术资源,如图书,电子学术期刊等,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三、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选题新。贵州边远城镇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都是被大多数研究者忽略的问题。
(2)研究的角度新,因为赫章是贵州比较边远的一个城镇,具有典型意义。
(3)方法新。在测试的工具用了少有人懂的SPSS13.0来分析。
四、预期的论文进展
2008.7 开题报告
2008.7—2008.12 论文
2009.1. 论文
2009.2-3 结题报告
五、主要参考文献
[1]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N.:Prentice Hall, 1994
[2]Byrne, D. Techniques for Classroom Interaction[M]. Longman, 1987
[3]Marion Williams&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Richards,J. C. and Rogers,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Roger T Johnson&David W. John. An Overview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http://www.clcrc.com/pages/overviewpaper.htnd
[6]Wilga M. Rivers.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8]程淑华,论课堂教学的交互作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1)
[9]丁证霖.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10]龚亚夫,罗少茜.课程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任务型语言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1)
[11]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3]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1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L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8]雷术海.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LT] . 1Z苏电视门“专,2001 (1)
[19]雷术海.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建构!.J].远程职业教育·2003 (2)
[20]雷术海.论英语课堂互动教学[lil.行知研究,2003 (3)
[21]`,.1术海.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J].教f J.实践与研究·2003 (3)
[22]雷术海.论Internet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L1).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 (8)
[23]雷术海.课堂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条件及启示[J].行知研究·200.1 (1)
[24]罗先达,尹世寅,周蓉.英语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刚}r范大学出版社,2003
[25]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7]齐振海,袁贵仁.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8]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9]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0]陶文中.“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理念[Jl.教育科学研究,1998 (6)
[3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2]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3]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l.教育研究,2001 (4)
[34]张锦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Jl.上海教育,1996 (5)
[35]张天宝.学生主体论质疑[[Jl.上海教育科研,1995(10)
[36」周小山,严先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7]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创意课堂互动模式的研究
- 下一篇:创意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