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在独立学院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创意法在独立学院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大学生的命运如何主要依靠市场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要竞争就必须要有创意。但中国大学生普遍缺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对21世纪国际经济、科技、人才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创意法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之法”。
创意法教育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和实施,并公开出版了专著,经中国教师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网站等权威媒体报道,近20年来,不断被讨论和再研究。国内设立了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海外组建了世界创意法教育联合会等。创意法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以新思维“创意法”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是一种改变意识的教育,是 “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 。以帮助学生突破心理定势,自由地发挥创意能力。
公平教育和均衡化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但应试教育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还相当比重地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由于历史的积淀,“差生”被界定为“后进生”,被误认为是“智力低下”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理念相对狭隘,造成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探索在当前“现实教育”大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从而执行公平教育和均衡化教育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把创意法教育理念,引进高等教学课堂,以“最差即最优”的全新平等教育观,废除“优生”和“差生”的概念,废除“标准答案”和“错误答案”的概念。让学生在宽容的成长环境,让左右脑思维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意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强化职业意识,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消除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缓解就业压力,以适用未来的竞争社会,适用全球化经济时代的要求。
通过会计实验教学课堂的探究,转变了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与优生看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手段,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的创新性思维与人格的养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把学生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脑科学理论: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在当前的教育中,主要是以标准化答案来考试学生,学生对标准答案的应对,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左脑思维训练。一般意义上的“优生”与“差生”,那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说,学生无“优”、“差”之分。或者说,“优生”和“差生”仅仅是两种不同思维的学生。这是以大脑为物质基础来界定的。
3、对立统一规律:事物之间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优”与“差”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物极必反,最“差”即最“优”。而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差生因为“差”,往往被淘汰,其创造能力得不到展示;优生为了远离“差”,其创造能力却被无情扼杀。
(二)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对至今为止相关学者在该课题领域内的研究成,进行归纳整。
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获得直接的经验。
调查法:通过访谈、电话、问卷调查法等形式来了解创意法教育环境下的各种心理状态。
行动研究法。研究在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下实验教学中师生角色以及由此衍生的行动。
对比法。通过实施前后效果的进行对比,准确把握创意法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做法)
(一)准备阶段:(2012.2-2012.3):学习创意法教育、新课程理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课题实施细则。
(二)实施阶段:(2012.3-2012.12)
1、2012.3-2012.4:调查研究,明确要求。通过讯问访谈、参观了解学校其它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分析课堂教学现状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实验教育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现状、现行实验教材及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情况等等。
2、2012.4-2012.11:根据调查情况,设计实验教案,开展相关的教育实验活动,并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整改和提高。研究和探索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下大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3、2012.11-2013.12:总结并探索出有关规律,根据这些规律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完成实验教学课堂的初步探索和相关案例的搜索整理。
(三)总结阶段:(2013.1-2013.2)
汇总研究资料,统计相关数据,分析综合,撰写课题报告。
四、实施的效果(以数据和实例为主)
(一)创意法教育理论研究
学习《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论》,研究创意法教育基本原理。 创意法教育是把每个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进行教育,避免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模式。同时,其“双脑教育”的优势,在世界教育领域具有较普遍的意义。课题组在学习意法教育论同时,对研究期2012年两个学期承担的会计实验教学班级,即2009级与2010级会计专业班级500学生,进行创意法教育理论的宣讲与实施后,对其进行各种形式调查(见表1)
等级 项目 |
认同 |
不认同 |
无所谓 |
其他 |
认同所占比例(%) |
对创意法教育感兴趣吗? |
402 |
23 |
75 |
0 |
81% |
在大学有必要进行创意法教育吗? |
360 |
90 |
50 |
0 |
72% |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激活或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方法体系81%的学生比较感兴趣。
在大学有必要进行创意法教育吗?72%的学生比较认同,认为创意法教育可以做到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学生与老师的和谐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有18%学生不认同,认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模式基本成型,通过创意法教育的改变,效果不佳。
(二)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结合
根据实际调查情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创意法教育理念下独立学院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根据会计实验教学自身的教学特点,立足课堂,加强理论和实验的有机结合:
1、设计会计实验教案
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情,围绕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学案模板。学案基本内容必须包括:实验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方法与策略;实验过程实,实验总结 通过设计学案进一步发挥学生在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下,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2、建立实验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在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下实验教学方法与途径。建立了“四步探究教学法”, 即“观察、模仿、练习、评价”能动地、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实验对象,将所获得的表象、经验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完成实验教学目标,解决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的实物展示、教学情境创设、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模仿、练习、评价、总结,反复实践,快速、熟练、规范地掌握从事会计业务操作。
3、改变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课堂上,通过实物教学法: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通过演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唤起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会计实验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
4、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实施前后各种参数的对比,可以准确看到创意法教学的实施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教学(表2)。以会计0901班的实验报告成绩为例:
人数 |
等级 时间 |
≥90 |
≥80 |
≥70 |
≥60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人数 |
% | ||
44 |
实验后 |
8 |
18.2 |
22 |
50.0 |
9 |
20.4 |
5 |
11.4 |
44 |
实验前 |
0 |
0 |
12 |
27.3 |
25 |
56.8 |
7 |
15.9 |
(特别指出:这些都是从单角度提出的评价方式,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学生不存在“优差”。)
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老在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下,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5、发表了论文一篇:《创意法教育理念下独立学院实验教学的探究》
五、课题总结(理论性的感悟)
通过会计实验教学课堂的探究,转变了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与优生看法。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手段,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的创新性思维与人格的养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把学生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六、课题组织(主持人、组员等)
李淑芳负责策划、布置课题研究进程,检查研究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承担课题研究中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与课题主管部门的联系。
及桂兰:理论指导,督促、检查研究进程,参与研究工作,并随时关注课题研究。
常庆英: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提供实验中硬、软件、网络等实验环境的正常运行。
七、参考文献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5年北京出版了《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论》
2007年教育部主编的《中国教育年鉴》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