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创意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一中 周德荣
【摘要】: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在这种理念下,学生没有“优生”和“差生”之分, “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必定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必定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 语文 教学模式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它的创始人郭成志老师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前者为左脑思维型,后者为右脑思维型。两者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教育者应该运用自己的创意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思维进行展示、修复或者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左右脑思维得到和谐发展。简单言之:“最差”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必定是“最优”的学生;“最优”的学生,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必定是“最差”的学生。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
在郭老师创意法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风格,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摸索、实践,总结出一套创意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创意五步法”,它的基本构成是“五环三问一中心”。“五环”是指整个教学有五个环节组成:即明确目标,生活引入,知识训练,题型训练,学以致用。“三问”是在知识训练中分三步走,即发问、析问、解问。 “一中心”是指整个课堂都是以问题训练为中心。“注重课堂高效率,课后低负担”是这种模式的核心概念。
环节一: 明确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所以每一课的目标我都精心制定,并且尽可能细化到具体的小目标,同时所设的目标既满足教学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年龄特点。比如在进行《木兰诗》第二课是时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2、品味语言,找出并体会文中互文、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用。教学目标的确立,真正起到了导学、导教、导测评的作用。
环节二、生活引入:
本环节由两个步骤组成:
1、每课一诵:
每次学习新知伊始,我都会进行“每课一诵”,运用背诵的办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又可以复习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例如教材中的重点课文、古文、古诗等都是学生背诵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何其芳的《秋天》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背诵有关秋天的诗句,这样对秋天就有了一个诗意的认识。
2、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讲授新课的敲门砖,是引入知识的关键。而且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每一课的开始,我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身边的小事进行导入。比如导入《秋天》一课时,我就采用幻灯片出现我拍摄的家乡的秋天图片,并让同学回答:你喜欢家乡的秋天吗?为什么?如果让你描述家乡的秋天,你怎样描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入新课:那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下面我们进入教材第14课,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这样的生活导入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同时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在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愉悦的氛围里加深理解课文的主题,从而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环节三:知识训练:
这是本模式的核心环节,本环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知识点学习。另一个是知识点演练。“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基于这一点,我把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称之为知识点。同时根据知识点的多少,分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等等。一般情况下,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分为三步完成,即发问,析问,解问。而知识点的演练则是对知识点的变式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发问: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得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第一课时自学作家作品、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第二课时精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总结写作特色、进行练笔等等。在《木兰诗》第二课时中,师生共同要探究的问题定位是“人物的形象美和文章的修辞美”。
(2)析问:学生能带着发问中的问题自学教材,当有疑问时,会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同座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全班合作。
(3)解问: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初步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进行展示交流,最后教师点拨,整堂课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2、知识点演练:
这一步是围绕分解出的知识点,进行最基本的“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重要概念和重要技能的理解、消化;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激励他们创新、探究能力的发展。 “变式训练” 一般可分为:
(1)变式演练1:(未知条件的更换训练)
(2)变式演练2:(未知条件的增多训练)
环节四、题型训练:
在本环节,我会针对知识点进行‘变式训练’和‘多步训练’,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有梯度的习题,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等,一方面可以检查不同程度学生的对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课业负担,实现了人人清、堂堂清。
环节五、学以致用:
这个环节,亦在让学生能够运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体现课标中的描述: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还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了强调和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能使课堂教学迅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本环节包括两个内容:
1、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每课一测(针对重难点的测试)
我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创意五步法”这种教学模式初步收到了成效:
1、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习惯。
2、促进了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培养协同发展。
3、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4、增强了课堂活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但是新课程标准也曾强调指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所以“创意五步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既有模式依模式又不唯模式,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在原有的模式下灵活的变通,从而最大化的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如何通过三级建模构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王敏勤专题讲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访天津教科院王敏勤教授》摘自 2014-5-5 山东教育报《关注》栏目
3、《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出版
4、《素质教育教程》湖南师大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