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拟立项课题一览表
序号 | 课题类别 | 课题名称 | 姓名 | 工作单位 |
1 | 国家重点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研究 | 褚宏启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国家重点 | 教育在国家从中等偏下向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杜育红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国家重点 |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 姜沛民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4 | 国家重点 |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机制研究 | 秦金亮 |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
5 | 国家重点 | 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 | 王磊 | 北京师范大学 |
6 | 国家重点 | 地方政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政绩考核体系与问责机制研究 | 石立英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
7 | 国家重点 | 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 | 张力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8 | 国家重点 |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 刘海峰 | 厦门大学 |
9 | 国家一般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 彭小明 | 温州大学 |
10 | 国家一般 | 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 李政涛 | 华东师范大学 |
11 | 国家一般 | 我国高等教育文艺美学教育史的研究 | 魏饴 | 湖南文理学院 |
12 | 国家一般 | 我国中小学教学研究小组发展史研究 | 胡艳 | 北京师范大学 |
13 | 国家一般 | 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基于教师集群与个体生活构造的文化社会学考察 | 容中逵 | 杭州师范大学 |
14 | 国家一般 |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研究 | 田道勇 | 山东师范大学 |
15 | 国家一般 | 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 叶浩生 | 广州大学 |
16 | 国家一般 | 初中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疲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 赵俊峰 | 河南大学 |
17 | 国家一般 | 创新人才培养始于人生开端期的研究─基于早期大脑发育规律 | 刘文利 | 北京师范大学 |
18 | 国家一般 | 形象记忆过程中信息表征特点的脑机制研究 | 刘鸣 | 华南师范大学 |
19 | 国家一般 |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 | 周世杰 | 中南大学 |
20 | 国家一般 | 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 刘雍潜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21 | 国家一般 | 运用知识建构理论解决学生“减负”问题的实证研究 | 张义兵 | 南京师范大学 |
22 | 国家一般 | 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机制和评价研究 | 李兴保 | 曲阜师范大学 |
23 | 国家一般 | 信息化教育的新理论、新媒体与新模式研究 | 李运林 | 华南师范大学 |
24 | 国家一般 | 网络环境下群体差异认知特征与有效学习研究 | 傅钢善 | 陕西师范大学 |
25 | 国家一般 | 揭示聋人认知规律及其无障碍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 郑权 | 徐州师范大学 |
26 | 国家一般 | 国家教育考试公平标准及其保障体系研究 | 王后雄 | 华中师范大学 |
27 | 国家一般 | 目前并行的三种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的实施效益评价 | 宋飞琼 | 河南科技学院 |
28 | 国家一般 | 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舆论分析研究 | 蒋建华 | 首都师范大学 |
29 | 国家一般 | 高职高专院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研究 | 徐庆国 |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30 | 国家一般 | 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结构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 | 李军 | 湖南师范大学 |
31 | 国家一般 |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趋势研究 | 康宁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32 | 国家一般 | 教育现代性与教师的教育良知研究 | 高伟 | 山东师范大学 |
33 | 国家一般 | 重构学校制度生活培育现代公民精神研究 | 杜时忠 | 华中师范大学 |
34 | 国家一般 | 学校道德氛围测评与监控研究 | 鞠玉翠 | 华东师范大学 |
35 | 国家一般 | 国家认同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转向及实践模式研究 | 郑航 | 华南师范大学 |
36 | 国家一般 | 青少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 | 孙霄兵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
37 | 国家一般 | 学生道德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 周宏斌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38 | 国家一般 | 宗教对藏区青少年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 | 郭娅 | 西南民族大学 |
39 | 国家一般 |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 魏捷 | 阜阳师范学院 |
40 | 国家一般 | 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效率评价及机制设计研究 | 杨绍政 | 贵州大学 |
41 | 国家一般 | 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 王海英 | 南京师范大学 |
42 | 国家一般 |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 | 孙祯祥 | 浙江师范大学 |
43 | 国家一般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发展道路研究 | 黄忠敬 | 华东师范大学 |
44 | 国家一般 | 我国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关系的现状分析、界面管理与系统优化 | 李福华 | 青岛大学 |
45 | 国家一般 | 国际视野下的区域卓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曾令格 |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 |
46 | 国家一般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及战略研究 | 翟博 | 中国教育报 |
47 | 国家一般 |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试点跟踪研究 | 王烽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48 | 国家一般 | 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现状及其革新研究 | 刘晶波 | 南京师范大学 |
49 | 国家一般 | 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高中与大学创新教育有效衔接的实践研究 | 崔世钢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50 | 国家一般 | 新课改教师阻抗的现象学分析及消解策略研究 | 邵光华 | 宁波大学 |
51 | 国家一般 |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 | 张旺 |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
52 | 国家一般 | 社会性课堂学习环境对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影响 | 唐小为 | 西南大学 |
53 | 国家一般 |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 | 李虹 | 清华大学 |
54 | 国家一般 | 校长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 | 鲍东明 | 中国教育学会 |
55 | 国家一般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研究 | 丁德科 | 渭南师范学院 |
56 | 国家一般 | 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 | 刘钦林 | 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 |
57 | 国家一般 | 学术性高中的内涵和实践研究 | 果淑兰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
58 | 国家一般 | 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 | 闫勤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59 | 国家一般 | 民工子女城市学校生活的适应性研究 | 居莉萍 | 常州市雕庄中学 |
60 | 国家一般 |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 孙杰 | 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 |
61 | 国家一般 |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 | 武毅英 | 厦门大学 |
62 | 国家一般 | 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 | 沈凌 | 武汉理工大学 |
63 | 国家一般 | 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机理研究 | 梁传杰 | 武汉理工大学 |
64 | 国家一般 | 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 | 王建华 | 南京师范大学 |
65 | 国家一般 |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促进问题研究 | 张留禄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