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家长会”课题实施报告

“流动家长会”课题实施报告

    内容提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家庭已经成为和学校同等重要的教育主体。为此,重新审视和研究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方式,努力构建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协调、相互整合的新型家校教育交流平台,是广大家长、教师、专家学者共同面对而又试图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由此,一种从传统“家长会”脱胎换骨而来、又易于操作的家校交流新模式应运而生了。我们把这种交流模式称之为“流动家长会”。它是通过“一班一簿在流动”的方式在家校之间进行运作的,在周而复始的流动中为促进家校沟通,融洽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关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注入了一股活力,它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素质教育,而且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支持。

    然而,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网络的普及,“流动家长会”最终将被学校班级网站所取代,依托网络,“流动家长会”插上科技的翅膀已经呼之欲出了。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实践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育正经受着严考验:一方面,教育外延正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教育内涵在进一步缩小。教育正在寻求和发展合作伙伴,除了大众媒体、社区和学校外,教育正越来越注意到家庭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作用。积极吸引家长关注并参与对青少年的教育,将大力推进和发展与家庭教育的合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家庭已经成为和学校同等重要的教育主体,两者的不同,只是在于教育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和相异上。从多年来我们的家校联系形式与效果来看,要建立家校联手的新型关系还任重道远。当今社会在突飞猛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当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成了社会化趋势下,有些家长总觉得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家长的苦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家庭教育已经感到有些底气不足。因此,无论是专家、学者、教师、家长都在认真反思这个问题。探究和改变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方式,创新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此,广大学生家长已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头脑里逐步确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平等地位的理念,共同致力于构建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协调、相互整合的新型家校关系。

   一直以来,“家长会”作为学校、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思想寻找共同点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谁是家长会的主人?”这个问题上,传统的“家长会”客观上存在着某些不足,事实上都是老师一言堂。一些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学生的家长觉得很尴尬,有时干脆借故不参加。所以,传统的“家长会”已经很难承载它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积极主动地施加自己的影响,那么学校教育有时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虽然通过家访也可有效地延伸学校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学生居住的分散,家访有时也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易于操作的家校交流形式应运而生了,我们把这种交流方式称之为“流动家长会”。家长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个讲坛,他们可以充分发表珍藏在自己心中的愿望、教子良方或积聚在心头的困惑,创设了一种与老师亲近随和、畅所欲言的谈话氛围。

   具体地说, “流动家长会”,是通过“一班一簿在流动”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制作了一本较精致的“流动家长会”簿册,里面主要内容有:“流动家长会”薄册介绍,班级情况,班级照片,任课老师,学校家庭交流,教师点评等。该薄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流转。轮到后,家长把子女在家庭的德行、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和老师沟通。可见“流动家长会”的模式作为传统家长会的一种创新,它的亮相立即得到全体家长的欢迎。

   2002年的二年级起,由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学校副校长三人组合的课研小组,开始正式推出 “流动家长会”的运行模式。其显著特点是打破了一贯以来老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成为家长会的真正主人。家长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参与对学校、老师、学生的评价,以及家长层面的相互评价,扩大了家长会的信息容量。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健康成长所起的关键作用。而“流动家长会”则使家长找到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地关注、影响孩子的切入点。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孩子一起学习、讨论、沟通,从中增加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家长对学校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希望和嘱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情真意切,坦诚相见。是一处关心孩子学习、成长,切磋、探讨家庭教育的温馨园地。它使教师、家长、学生关系更为融洽,促使班级凝聚力、向心力更为增强

   二、具体的操作程序及方法

   1、该实践操作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为书面交流。以教书育人为重点,主要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出相关评价。要求家长本着对孩子成长负责和与老师合作的心态,真实地、坦诚地反映家教方面的经验或教训以及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2、“流动家长会”簿子每一周轮换一个家庭,轮到后,学生家长应在四天内写好或选好交流材料,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200500字的书面内容,由孩子转交班主任。要求字迹清楚,页面整洁。老师阅后对有关情况进行点评给予回音,必要时可以通过家访、电话或约见,和家长切磋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

   3、学生家长确因文化程度等原因难以完成者,可找一篇有关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之谈的文章,粘贴在簿子的续页上,作为代言之作。

   4、第一轮结束后,即行转入第二轮运作。第二轮以相互学习、启迪为导向。要求每位家长都要认真阅读他人的经验或教训之谈,以资借鉴。

   5、第二轮全部结束后,进行整理汇编,完成《家庭教育论坛》编辑成册工作。

   三、实践的成效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切磋,学生家长的作用与地位在新型家校关系中上了一个台阶。

   “流动家长会”使家长们获得了与学校老师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传统家长会时在台下当听众的家长因之被受到尊重,人人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讲坛。家长们为此欢欣,为之感动。如赵馨家长赵骏写道:看了老师送来的“流动家长会”,真使我们耳目一新,原来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还可以用这种形式来交流和沟通,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是新尝试、新课题。戴雪来的家长王建平则在流动薄册上写道:仔细看了女儿带回的“流动家长会”簿册的内容,使我感觉到这是学校在和家长建立伙伴关系,它将使家长们比在传统的家长会模式下更广泛地参与孩子们的学校生活。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我们家长们都会热烈响应。又金典的家长金俊写道:早就听女儿说班上办起了一个“流动家长会”,这是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联系的纽带及桥梁,也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一份厚爱。家长们普遍认为这不但是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满足了学生、家长的一种愿望。因此,参与这项活动的家长都是那么主动、认真、恳切,有时甚至总觉得意犹未尽,写过了还想找老师继续谈下去。据初步统计,在“流动家长会”第一轮中介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25人次,占参与人数的53%;交流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有30人次,占63%。:探讨寻求教育方法的有10人次,占20%

   2、真实生动地再现家教实践,构筑如何培养造就孩子的信息平台。

   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注孩子的成长,他们渴望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分享孩子在校生活的苦与乐。因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孩子学习取得好成绩,长大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流动家长会”则为家长构建了一个如何成功教育、引导孩子的信息平台。其中有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愉快学习的;有引导多看课外书,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扩展爱好,锤炼意志力,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有注重思想品德修养,要求孩子艰苦朴素的。全班53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100多位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都在流动薄册上真实生动地反映出来,如方昱晴的家长方军对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良好的家教使他的孩子得益非浅,他写道: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他对家庭教育意义的认识程度及其对孩子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汪嘉绮家长汪碧华也深有见地地写道: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未来对他们来说还很遥远,等待他们的是许多未知数。所以除了教他们学习文化,更重要的还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人。许多家长态度诚恳且语重心长,谈论内容涉及到孩子的德、智、体的各个方面,有事实、有分析,再经过班主任的点评、指导及反馈,形成了一个让家长倍感亲切的思想交流信息网。

   3、辨证的哲理、育人的技巧,一处现代家教知识的学习园地。

   许多家长从自己的家教经历中意识到,现在的孩子聪明但却难管,凭借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已经乏力,往往会让人束手无策。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在“流动家长会”里,有些家长的经验介绍颇耐人寻味。如姚多的家长姚惠坚写道:我家姚多胆子比较小,平时见到小动物都很害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暑假里通过联系,给她安排参加了一次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视片“爱的诗篇”的演出,这显然是一次既挑战自我,又渴望参加的活动。她终于去了,毫无疑问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而且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我们平时有空尽量带她到一些社交场合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让她在各种环境下,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厉楚楚的家长厉国新说:我们从“流动家长会”里学到很多东西。以前总觉得毕竟孩子还小,应顺其自然,我们一度有所放松。由于孩子缺乏自觉性,学习上不去。现在看了有些家长的做法受到启迪:有时适当地给孩子一点压力,效果也是肯定的。家长们成功的经验里,有辨证的哲理,有育人的技巧,他们在开发孩子的智力、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建树。难怪有家长感慨地说:“流动家长会”成了一处现代家教知识的学习园地。

   四、结论、思考与展望

   我们的“流动家长会”从2002年开始,共开展活动55人次。实践证明,运用“流动家长会”的模式,不仅可在家校之间创设一种更为开放的交流氛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给老师一个提高自身素养的契机,最终为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从而拓宽了家校联手培育人才的新路子。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这项活动中,源于父母的舐犊之情,家长所关注的主要是孩子的实际表现,即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行为习惯的现状,或者是一些家教方法上的成败得失,还有家长之间相互启迪。至于班级情况乃至学校的教改方面的主动关注则显不足,或者说他们与老师交流的话题与内容依然存在着某种局限性。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在“流动家长会”第一轮快结束时就已形成。解决的办法,我想在第二轮流转时带些命题下去,引导并欢迎家长对老师及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进行多元评价。

   综上所述,“流动家长会”这种在教改进程中推出的家校沟通的新模式,虽以其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和赞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我们已强烈地感觉到,这种形式在其功能和效率上却未能占据制高点。据调查,目前班级学生中具有计算机的家庭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成人素质在提高,智力投资在扩大,教育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加大科技含量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可以预言,用不了多久,“流动家长会”定将登录班级网站。利用网络使“流动家长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家校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有效

 

 

 

参考文献:

《学记》               中国古典教育出版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主编

《董大方教育教学实践》        吉林大民出版社

《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中国妇女出版社

《西方课程探究式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现代教育原理》           北京师大出版社

《班主任工作论谈》          广东教育出版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