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课题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如此可见,心理健康已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机制的不断变化。在各类人群中,由于升学、工作、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家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比过去频繁得多,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威协。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2001104,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了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共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疾病患者,每4人中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十分迫切。因为如何健康更好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学习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健康地成长,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心理学证明,心理支配行动。

当前,有的父母对孩子只养不教,放任其自然生长,导致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有的父母重智轻德,忽视对孩子的心理诱导,把灌输知识看得高于一切;有的父母对孩子很严格要求,而自己却很放纵,在孩子面前暴露很多缺点,负面影响大。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长愿望与现实的不一样,也造成父母矛盾的变化和困惑,导致对教育方法与孩子特点不一致,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严重障碍。

作为求学的学生,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意识和心理需求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据报刊报道,现在中学生业余时间泡在网吧、游戏机室时间最长。了解社会、成年内容的信息越来越多,心理变化尤为复杂。

       一、对全国学生调查研究中,学生心理的状况

      据一项对全国3000多大中学生调查表明了43.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198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对上海中学生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

      1988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1100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2项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低出现率为10%,最高出现率为40%

      1989年在浙江省城市不同类型学校调查发现:有16.79%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1994年黑龙江牡丹市调查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

      1994年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市四个区1000多名中学生调查表明:53.2%有心理危机。

      据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做一项研究表明,在2000多名中学生中,有超过三成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强迫意念等)。

胡胜利运用SCL-90量表调查了500名厦门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结果表明,10.8%的高中生有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49.6%的高中生有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和忧郁等症状。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及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的生活事件,其中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是首要因素。

      二、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之所以重要,从发生时间看,开始最早,持续最长;从作用空间看,范围最大,内容最广。有关心理咨询、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资料表明,相当数量的出现在成年身上的心理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个体儿童时期的经历。事实上每位家长就一直对子女进行着心理教育,只是这种教育是最自发地蕴涵在家庭教育的其它方面,没有单独地提出和认识。

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尤其当他们进入学校之后,家庭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作用会降低,学校的作用则日益增长。这种变化使得比家庭生活更加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学校生活成为他们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源泉。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意味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束,而是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如果父母对子女教育上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要求,这种教育影响力反而会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格外严重的伤害。许多孩子进入学校后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一些问题甚至障碍,就是由于父母在这方面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目的和主要任务上没完全一致。而这一致性,正是学生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现在许多子女与家长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家长压在子女身上的精神负担实在太重。

      教授调查到88.2%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家长完全不知道家庭教育知识或知之甚少的分别占7.6%25.3%,学过一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知识的只有2.3%

      据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对北京1800名家长近三年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2/3的家庭教育不当。其中过分保护型家长占30%左右,过分干涉家长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占7%-9%左右,温暖型占30%左右。他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60名高考状元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状元家长都属于温暖型。

      据北京一项对1242户的家庭调查显示,家庭教育好的仅占8.7%,问题多的,不好的达70%。这种家庭环境既助长了女子的自私、霸道、任性、攀比、不愿吃苦、依赖、享乐、爱出风头等行为,也造就孩子畏缩、胆小、对抗、逃避、恐惧、紧张等心理问题。另一项调查表明,学业欠佳的学生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期望不高、管教严而不当、家庭成员管教态度不一,家庭不和、父母无时间关注孩子等因素有着直接关联。此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会对孩子的心灵带来巨大创伤。家长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能否教育好子女以及能否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节奏都很紧张,家长既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又要料理家务,还要进行家庭教育,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必须有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持久的耐性和多种兴趣,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给家长提出社会卫生心理学的家庭应用建议,使家长改变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使家长言传身教,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三、我县父母教养的现状

      1、父母对孩子的现状不满,过分期望,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读大学,最好读研究生、博士生。从不考虑孩子的能力,愿望和适应性,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分数,对想法和做法一贯持反对态度,抓住孩子一点毛病,就训斥没完。

      2、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需要、动机、兴趣、能力、个性和适应性等,不了解孩子的情绪和心情,不考虑孩子具体情况,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不予满足,不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限制不多。

      3、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严重不足,部分家长只要求孩子不停地学习,而自己却经常沉溺在麻将桌上或半夜才回家,甚至夜不归宿。

      4、父母过于感情用事,对子女的态度关心过度,百依百顺,肓目娇惯孩子,孩子做错事也不批评,把一点优点总挂在嘴上,表扬不停。

      5、父母与亲属在教育上态度上不致,作为父母的处理这类问题感到很困难,无可奈何的态度居多。

      6、农村的家庭子女多,父母虽然也想端平一碗水,可常无意中表现编爱某一个孩子。女学生对此嫉妒心理反映较强烈,也是乡镇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之一。

      7、父母教子女方法简单,不够耐心、科学,常以训斥代替思想教育,为了子女学习成绩,一味要求子女读书,不考虑子女的具体情况,擅自请家教,强迫子女多补课代替科学地开发子女智力。

概括来说,父母过分照顾子女,不放手让子女独立活动,造成子女消极、依赖、缺乏耐心和责任感;父母过分严厉,造成逃避、胆怯、没有责任感,甚至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气。父母过溺爱,造成放肆,自我中心的心理状况比较严重。

      四、此课题研究的意义

      鲍姆瑞德(D.Banmrind,1971)有关父母子女教养方式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她认为父母对子女既不该过度惩罚,也不宜无度放纵,而应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对子女充满爱心。鲍姆瑞德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独裁型、权威型和放纵型。其中权威型父母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但对其行为仍会有所限制和控制。允许子女与其就一些行为标准问题展开讨论。他们对子女的态度更多充满理性。他认为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子女往往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更为主动、独立和自我肯定。

      黄河清研究认为,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溺爱型、专断型、纵容型、民主型。从家长行为看孩子的发展的后果,民主型这是最佳的教育模式,也是唯一的值得推崇的模式。但他指出,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异不同,无论是溺爱型、专断型还是纵容型的教养方式,它们对孩子心理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一定是定因定果的关系。也就是说,同一种管教类型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引起的反应,可能是各式各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对所有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

      我课题组申报立项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心理的整合研究》的子课题之一。课题重点是探索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的实效性。

      此课题虽然以前有比较多心理专家、学者研究过,并结论出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结果。但根据我县的状况,我县学生所处的环境:在当地他们是优秀的学生,可是他们普遍存在对外竞争信心不强;我县经济发展与周围地区经济差距较大,但人的工作压力并不比其他地区少,作为家长都希望下一代能跑出这山区,因此一味要求子女读书,而其他关心的意识较淡,无形压力加重了子女负担,造成心理上的不良的发展;家庭经济贫富较悬殊,独生子女的增多,而教养意识的滞后,也使一部分青少年养成许多不良行为和产生不良的心理偏差。经济发达地区中的落后地区学生心理要求与现实要求相互矛盾,形成极其特殊的一些心理变化和变化快的特点。如何提高家长教养的科学性和教育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的有效路子,仍需我们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实践与研究。因此,我们研究的课题有实际的、现实的意义。

      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这是时代对教师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更进一步指出:“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职责。面对时代要求,一个教师,只有善于研究学生,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才能成立一个优秀教师。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村斯基曾指出:“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是很接近科学研究”。“教师在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去创造教育现象,这正是创造研究性的最重要因素——预见性之所在。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性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现在,世界各国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如果说,过去,一个教师只要具有扎实、宽广的本学科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好教师,那么,现在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在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据统计,英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在他们的能力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高达5%,美国教师也达到35%,而我国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所占比重仅有5%,因此,在我国教师中大力提倡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真正地把这些教育专业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可逾越的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丛立新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青少年心理专题》 陈会昌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教育科学出版社

4、《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 丁锦江  王净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5、《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 岳晓东 祝新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