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中学  陶立彬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教育处于转轨期,而初中生则处于人生的转折期。随着改革开放,信息化大潮扑面而来,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问题也较严重,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师生关系也不甚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远未形成。观念落后,手段陈旧,造成学生难教、教学被动的局面。特别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心理氛围。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时期,这样好的时机,这样重要的时刻,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多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据有关研究发现,近年来,青少年上网成瘾、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日渐增多,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恶性案件不断发生,残酷的现实和令人担忧的数字暴露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欠佳,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要求。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证明,我国家庭教育明显滞后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些观念、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数与家庭有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证明:我国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三分之一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在家长身上。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剧变的时期,也是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而且是家庭教育最困惑的时期。心理教育的薄弱和家庭教育的薄弱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提高,制约着能否把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甚至决定着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因此,在初中阶段研究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我校学生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焦虑自卑严重,情绪不良明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多数家长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缺少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能力不够,家庭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也存在一定薄弱环节,对学生心理问题关注不够,这都明显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研究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策略也十分必要。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实践意义:
  
  1、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介、通道和桥梁,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其他素质的基础。学校只有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才有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是教育之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家庭教育搞好了,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将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进入快车道。
  
  2、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和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
  
  通过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研究促进教师和家长育人观念的转变,并借助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矫正教育者的不良习惯,从而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的教师群体和有较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群体,强强联手,形成教育合力。
  
  3、有利于提高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事实证明,就教学抓教学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当前多数教学问题其实质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根本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使教育教学出现很多矛盾、冲突,无法统一起来。而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则着眼于家庭和学校相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教育和教学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教育问题比较尖锐,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恶性案件时有出现,以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为突破口,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这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实施,将促进教师和家长不断反思,从理论上促进教师和家长观念和育人方法的转变;进一步总结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案例支持。从而进一步证明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心理教育理论
  
  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育”的基础,是新课程改革的“催化剂”和“粘合剂”。只有重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处,使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
  
  2.家庭教育理论
  
  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也是做人的终身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达到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
  
  3.策略理论
  
  凡是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方式、方法和教育艺术等都属于教育策略。教育策略的应用水平是制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策略,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整合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4.整合理论
  
  运用系统原理和系统论观点,从全局出发,对系统内外各种联系及其规律进行系统考察和辨证分析,找出合乎目的并能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案,使不同要素有机结合即整合。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达到互补的目的。
  
  (二)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方法要落实到学生身上,一切教育效果也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离开学生的 主动参与和自觉努力,学校和家长的种种努力将是枉费心机 ,至少是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与归宿,尽可能地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过程中的“主角。同时,中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心理也处在发展之中,因此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要围绕着“促进发展”进行,着眼点重在通过积极的指导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统一性原则和持久性原则
  
  学校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依托,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共同发展,并且坚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育人水平。
  
  3.整体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整体着眼,立足全体,面向全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并把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全员参与和个别化对待相结合。
  
  4.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注重实践,展开工作,讲求实效,不断请进来,走出去,将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观察与调研,分析初中阶段我校家庭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变“外压式”为主的教育方式为“内驱式”为主的教育方式,并制定具体方案。
  
  2.通过行动研究,分层探究家校联合育人的科学途径,总结并形成有价值的可操作的教育策略,为新课程实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3.通过对学生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使每位教师能树立牢固的素质教育观念,提高育人的实效,为提高教育教学整体质量提供有益的尝试,由此促进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着重研究初中阶段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与方法。探索如何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的方式形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有效策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使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品德、学业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相关因素的研究。
  
  3.初中阶段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方式、方法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第一步,从面上进行整合。
  
  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基本知识的培训,目的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对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取得认同。其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特别是从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亲子沟通方法和家庭心理教育的技巧,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的重要性。再次,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感激父母,优化亲子关系,从而为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打下一定基础。然后,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拉近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心理距离,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第二步,进行初中阶段学生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的调查研究。首先,为参与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然后召开教师研讨交流会和家长经验交流会,研究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
  
  3、第三步,从点上进行整合。首先,选定相关学生、家长、教师为重点研究对象,然后从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上进行跟踪研究。
  
  4、第四步,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经验,得出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初步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工作(2 0 0 6年 9月 — 2 0 0 7 年 10月)
  
  本课题2006年9月填写《课题立项申报表》,上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申请立项,2007年12月被批准立项为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立项研究课题。在课题获准立项后,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认真进行了文献研究。课题组成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占用了很多休息时间,查阅了二十多本专著和六十多篇文章,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分类、整理,在整理、编辑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视角、解决的问题,确定了课题研究的突破和创新等。
  
  2、精心撰写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负责人按照开题报告的规范文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开题报告初稿,并经过了课题组成员的反复讨论、反复修改。
  
  3、成功召开了开题论证会。2007年10月25日,我们聘请了惠农区教研室的两位专家和两位教研员对开题报告进行了质询、论证。经过专家的审核和论证,本课题顺利通过了开题论证,并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称赞开题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条理清晰,针对性强,填补了本地区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课题研究的空白。
  
  4、完善了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论证会结束后,我们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仔细的整理、考证和反思,采纳了专家提出的合理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课题实施方案。
  
  5、有效地培训了课题组教师。我们课题的培训形式有:参观考察、专题讲座、交流研讨、自学反思等。2007年三月份和四月份,由课题组负责人陶立彬主讲,举办了两次专题讲座,主要内容有:如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及呼唤家庭教育的觉醒。2007年5月份,对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培训,增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课题组负责人为课题组成员经常提供、推荐相关著作和文章,引导课题组成员主动自学,提升科研素养。2007年9月份,课题负责人参加了宁夏教科所在银川的自治区立项课题培训。
  
  (二)实践研究(2007年10月—2009年3月)
  
  1.进行了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研究
  
  为了摸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在2007年的10月份,我们在本校七年级进行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研究。初步得出结论是:27.7%的学生焦虑、自卑明显,21.3%的学生情绪不良,4.3%的学生过度兴奋,14.9%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31.9%的学生缺乏自制力,38.3%的学生性格内向且不爱问人。42.6%的学生家庭有矛盾,55.3%的学生家庭智力背景较差。
  
  2、和“问题”学生结“对子”、交朋友
  
  课题组在学校学生中先后两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50人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师分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
  
  3、举行“家校”联谊活动
  
  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结对同学及家长,到学校举行了多次题为“亲子共同成长”的联谊会。通过家长观看孩子的才艺表演,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倾听家长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在现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多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多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使家校联系更加紧密。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得到多事家长的认可。
  
  4、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定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组织活动(如节日祝贺,祝贺生日,“我能行”主题队会,排忧解难等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学生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
  
  5、每学期开好两次家长会
  
  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针对学生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学校心理教育的设想与安排向家长公布,征求家长的意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解释、疏导和帮助,目的是让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6、举办家长学校
  
  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特别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亲子沟通方法和家庭心理教育的技巧,让心理教育走进家庭,融入家庭教育之中。
  
  7、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
  
  只有全体教师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力,才能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才能使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真正整合起来。因此,有必要对全体教师进行《走出心理教育的误区》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专题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
  
  8、教师和家长互相拜访
  
  通过教师和家长互相拜访,使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不断深化。以心理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同时以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学校心理教育的不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近年来,家长和教师将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意识明显增强,和谐教育正逐步形成。
  
  9、开展心理咨询
  
  通过不断开展工作,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因此,面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逐渐增多,使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由面到点不断深入,取得实质性效果。
  
  10、通过学科教学将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起来
  
  通过《成长教育》课、《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激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父母,并了解初步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带动家长共同成长,而且为培养未来合格父母打下基础,其意义不可低估。
  
  11、在活动中将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起来
  
  比如在主题班会活动中,以“学会感恩”为主题将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也可以以“孝”育为主题,让孩子给父母做一件事,写一封信或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让孩子体验母爱、父爱的伟大;也可以通过评选优秀家长活动,使孩子和家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
  
  12、搭建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平台
  
  通过校刊和网站向家长、教师和学生传播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获得更多支持和理解,并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
  
  通过以上途径让心理教育走进家庭,让家庭教育走进学校。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学会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让孩子走进家长的心灵,学会感恩父母、理解父母,并促进家长、学生和教师的相互理解。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家校联动”的方式形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亲子和谐、家校和谐”的新格局,为和谐教育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我们撰写了《农村初中生学习不良原因的调查报告》、《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研究的典型案例及论文集》、《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并初步总结出了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八条策略。其中《初中阶段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获得宁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论文评选一等奖。
  
  1、目标引导策略
  
  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层制定合理的目标,以此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发展。七年级主要研究学校和家庭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品德习惯。主题是“迈好中学第一步”。八年级主要研究学校和家庭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主题是“顺利度过青春期”。九年级主要研究学校和家庭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和面对初中分流,使孩子能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主题是“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生”。
  
  2、创设环境策略
  
  学生进入初中后,从学校到班级积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激人奋进的外部环境,并引导家长尊重孩子,从心理上支持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家校配合,优化育人环境,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氛围。
  
  3、沟通交流策略
  
  学生进入初中后,积极倡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向沟通。如果说在家长、孩子、教师之间有一堵墙的话,那么,就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推倒它,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家校联动”的方式形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亲子和谐、家校和谐”的教育格局。以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促进和谐教育的形成。
  
  4、跟踪管理策略
  
  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不可能立竿见影,对有困难的学生和家庭要建立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档案,由班主任、心理教师负责跟踪指导,坚持常抓不懈。
  
  5、共同帮教策略
  
  树立整体育人的思想,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从心理上激励、唤醒、赏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发自内心的转变。
  
  6、活动疏导策略
  
  定期开展“你有疑难我来帮”的活动、师生对话活动、亲子对话活动、家长座谈会等,使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7、调查研究策略
  
  定期深入班级和家庭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找到两者的内在联系,寻找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恰当方法。
  
  8、点面结合策略
  
  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既要全面展开,又要重点突破。特别是做好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工作量大,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造成布置的课题研究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课题研究的进展。
  
  2.国家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多数家长对素质教育并不认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方法简单;学校心理教育十分薄弱。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氛围不浓。
  
  3.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但课题研究的案例和论文明显不够。
  
  十、今后研究的设想
  
  1.进一步加大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强化认识,提升科研素养,增强科研意识,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按时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
  
  2.为课题组成员尽力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保证课题组成员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创设宽松、融洽的科研氛围,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指导、评估、奖惩,促进课题研究深入进行。
  
  3.认真设计好核心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加大课题核心问题的研究力度,保证课题研究成果有价值、有创新。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师读本,冯凤杰  杨军  徐宝祥编写,开明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学会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月第1版
  
  3、《五元家教实用教程》,孙云晓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德育原理》,胡厚福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刘维良、齐建芳主编,华文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