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志创意法(家长版4)

第八章:果断细致的心理素质

 

作为家长,我们都达到了一定的年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成熟果断的。而实际情况不然,甚至可以说,面对孩子,我们永远是幼稚的、糊涂的。

我们很多家长是愿意学习的。听听教育专家的讲座,买本书看,这样的情况很多。当时听了课也的确很受启发,可回去以后就越来越做不了。于是,有的家长免不了会感叹:“教育方法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其实,并不是做起来难,而是因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经常是非常糊涂的。往往是得过且过,总是寄希望于明天,甚至我们根本不愿意去做。

具体来说,我们就是倡导在家庭教育中运用一种双向思维:

硬是多一种思维!

从师范毕业起,就坚持自学英语。先后自学了《高中英语》、《大学基础英语》、《大学英语语法》、《现代美国口语》、《英语九百句》、《走遍美国》等课程,但都学得不太成功,唯一的收获就是通过了《大学英语》的自考课程。目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亲手把自己的著作翻译成英文版。

坚持参加自学考试。

先后因小说发表而加入了湘潭市作家协会,因著书立说而加入了湖南省科学作家协会,以及因课题研究获奖而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据悉,同时加入作家协会、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级教育学会三个团体的小学教师,在全国也是唯一的。

由于特有的知识结构,造就了他的双向思维,也就是说,他创立的教育体系比一般的教育体系,硬是多一种思维。正是这两种思维的配合,才不至于让教育“翻车”。

家长朋友,通过改变自我意识,从而真正获得成功的你们,是一般教育的成果吗?否!一般教育下,人人都逃脱不了最终的失败,而创意法教育下,学生的意识改变了,人人都阻挡不了自己最后的成功。

所以我们最起码就是要做到果断地去做。有心是一回事,能做又是另一回事。

这里再讲一个小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曾游说齐宣王,他认为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却无推行仁政之举。并非“不能”,而是“不为”。两人曾有如下对话: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报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所以,教育方法能不能实行,首先就要去做。正如,有的家长打麻将可以打通宵,但教育孩子能通宵达旦吗?当然这样不负责任的家长是很少的,但能坚持教育孩子的家长,也不算多。

肯做,孟子的母亲也是伟大的典范。为了教育孩子,她可以三次搬家,当然现在的年代不同,普通家庭买一次房子都很困难,三次搬家就太难了。但这种教育孩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广大家长学习的。

做,从此时此刻开始,是唯一的办法!

老师对应试教育时期存在的一些素质教育的客观事实,很有感触。他曾经碰到过“能做”的老师,“能做”也影响他的成长。下附回忆录一篇。

想起徐亚静老师的一句话          

                                              郭成志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徐亚静,她教我们的数学课。我始终记得她的一句话,那就是“熟能生巧”。这话虽不是她独创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给我许多教益。

至今仍记得她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的情景。我们在学有关“圆”的知识时,她没有带圆规,可能学校根本没有,也可能是她根本不需要。她捏一支粉笔,用一个指头作圆心,竟稳稳地画出一个“圆”来。我们有的唏嘘不已,仿佛眼前升起了一轮红太阳,光芒四射,睁不开眼。有的目瞪口呆,仿佛见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西瓜,又惊又喜之余,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有的偷偷地学着她的样子拿了笔在纸上画,却怎么也画不圆,急得满头大汗…….我们不知道她到底有什么魔法,能变出一个“圆”来。

还记得她在数学课上用过的一个“剖”字。她徒手画了“圆”之后,让我们学“圆的面积”。我们已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但圆的面积在心里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谜。在这个问题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用了一个“剖”字。这个字使她将圆“剖”开变成了一个长方形。看着黑板上的新图形,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怎样算圆的面积。仿佛走出了一道迷宫,豁然开朗。后来,有一位老师代她的课,先听她上课,也学会了用“剖”字,可此“剖”哪如彼“剖”,竟越“剖”越糊涂。我们终于知道了老师这“剖”字的厉害。它就象一匹烈马,只有主人才能驾驭它。

当然真正让我终生受益的,就是她说过的一句话。有一次,她骑单车带我去参加一项知识竞赛,忽然对我说:“我以前骑车有时是不扶把的。”我问:“你为什么可以做到呢?”她说:“骑得多了,熟能生巧!”终于,我明白了,为什么她可以车技超群,为什么她可以随手画圆,为什么她可以让一个“剖”字在她的课堂上出神入化。一切只因为“熟能生巧”啊!

以后,我也当了老师,渐渐地明白了,真正的老师,只需要说好一句话,足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故事的老师是很能细致地做一件的。

所以家庭教育从更深层次地说,我们就是要做到细致地做。

我的孩子一岁半上幼儿园,两岁开始学习洗碗做家务。我们夫妻上班都要去得早,而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呢,开始学会睡懒觉了,不起床,每天起床都是杀猪一样地叫。即使起来,也难以出门!而在双休日却起得非常的早。在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之后,我编了一个早起的游戏,就是叫做:“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我叫“一”,他就起床,叫“二”就撒尿,叫“三”就洗脸嗽口,叫“四”就吃早饭,叫“五”就准备出门上幼儿园了。他越做越有成就感,而在他对此不感兴趣的时候,好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想改也改不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