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家校通系统与家长学校协同的策略研究》

《利用家校通系统与家长学校协同的策略研究》

——建设路小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

课题类型:成都市电化教育馆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指南

课题名称:《利用家校通系统与家长学校协同的策略研究》

研究单位: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其中,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和普及是 21 世纪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的进程。

在知识经济的竞争环境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学习型社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地推动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让学校教育指导好家庭教育,最终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面协同,成为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成长背景因材施教,要求家长和教师能及时沟通并修正对孩子的教育。学习的延伸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并有很大部分是由家庭完成的。实际上,家庭应该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老师。沟通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对孩子进行系统教育,将是十分有意义的,而这些都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有一个通畅的渠道。

十五科研期间,我校就已经重视起家校教育的协同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协同起来,只有两种教育力量凝成一股力,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健康、更快速的成长、发展起来。所以在十五科研期间,我校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家校协同教育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在家校协同策略和方法上取得了前期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家长们不仅仅通过传统的方式和老师即时联系、即时交流,还能够利用家校练习本、家校联系单、家校联系预约卡等多种方式和老师保持着既便捷又连贯的交流过程。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强,家长和老师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下,频繁的联系与交流仍然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烦恼与困惑。每天使用的家校联系本虽然能及时反应出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通过家校联系本及时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进行沟通和提出建议。但光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的家校联系本的书写压力,就大大减低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占据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因此我们急待有更加便捷、更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协同方式的出现。在此背景下,家校通的使用和研究应运而生了。虽然此课题起步较晚,所以现在成果较少,但我校十五期间的研究给新的课题带来了良好的开端。可以说,前期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研究铺垫。通过前期研究家长协同意识的提高和协同、配合的能力的增强无疑给我们新的课题带来了好的研究基础。

家校通的课题研究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的。家校通系统,是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有利工具,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家校通系统是利用普通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移动通信网(Mobile)、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学校提供一种有效、便利、及时的教学沟通交流辅助服务系统,同时向老师和家长提供一种便捷的联络方法,是老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同时系统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供学生在此交流学习经验,探讨学习方法等。充分体现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互不干扰的秘书式的个性化沟通。

课题研究的目的:

A.实现校园移动办公

通过家校通系统,学校可实现对于组织机构、教职员工、学生信息的电子化、动态化的管理,并随时更新。此外,学校还可通过对全体教职员工的短信群发,轻松实现高效的校园移动办公

B.强大的群发功能便捷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校方通过电脑,以短信群发的形式向学生家长传达学校的各种信息,比如家长会通知、开学通知、放假通知、临时通知等,学生家长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校方发出的相关的信息

C.教师日常工作方式创新,提高其工作效率

教师通过电脑或手机,以短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传达班级的各种信息,如学生作业的布置、学生考试成绩、学生班级排名、教科书推荐、学生日常表现等等

D.新型沟通模式提高了学校在家长中的口碑

家长通过手机或电脑接收到学校及老师发来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反馈;还可以主动发短信到系统上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家长可随时、随地的与学校、老师沟通,时刻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关心,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E.免费使用,无需硬件投入,降低学校日常管理成本

家校通系统是不需要任何硬件投入的,学校只需要有一台计算机即可;学校及教师终身免费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日常通讯费用的支出

    F.通过统一后的家校通系统,教育学院将为各所学校提供教师信息管理及发布服务。学院与学校及教师间更多的信息传递工作将通过家校通系统完成。此系统的建立,将有效提高教育学院管理部门及学校之间的沟通效率。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信息化带动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素质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家校通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的目标如下: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并总结家校通的使用、维护情况,减小家校沟通障碍,提高学校的教学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2、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构建家庭与学校互联互通的相互配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如开发网络的教育功能,大胆创建校园博客网站,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让德育的形式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一批小学德育信息资源。

4、开辟一个学生、家校的网络平台,在已有的建小局域网基础上加大网络服务功能,如建立一个中队网站,在网站中设立讨论组、聊天室,此目的不仅是欢迎本班成员的学生来参与,更欢迎其他中队、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国家的同龄人的参与,大家共同来创建更优秀的班集体,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来交流思想,增进了解,提升友谊。家校通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1家校通在协同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家校通与新的家长学校建设的方式的研究

3、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实施对象:

一、四年级各班的学生、老师、家长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通过对家校通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获得信息和数据,并通过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假设成立与否的研究方法。

个案分析法:在对研究对象施加一定影响后,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统计,获得研究对象是否发生预期变化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询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资料,建立本课题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六、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7.3—2007.6

1、学习理论,确立课题

    2、制定计划,开题论证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7.7—2008.6

1、选择一、四年级作为实验年级率先尝试家校通的使用。

2、营造网上主流文化,引导网络文化发展

在网上组织了做平凡小事,塑美好心灵我心中的好长辈等读书教育征文和课本剧比赛,开展了家校通杯网上征文竞赛,收集学生的优秀网络文章。鼓励学生制作网页,各个中队建立网站,下载各种有利的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和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成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3、一、四年级参与试验的班级进行经验交流。由家长、教师的亲身感受的交流及案例研究的形式展示所取得的成果。

4、组织阶段展示和阶段总结活动,通过实验年级与其他年级作对比,逐步向全校其他年级进行推广,全校铺开。

(三)总结阶段:(2008.7—2009.3

1、筛选、整理、分析、加工研究数据及其相关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申请成果鉴定。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一)发表一批经验文章(家长、学生、老师)如: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相关协同教育的资料、资源和网站成果

(二)形成一批成功案例

八、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

1、研究条件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施,为此我校专门设立家校通联系室,由家校通运营商派驻专业的工作人员到我校辅助老师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

2、保障措施

1)组建研究队伍,确立课题组成员名单

为保障课题工作顺利进行,我们从教师队伍中抽调出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组成了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形成课题组工作由校长带头、分管校长全面主持,课题组长具体负责,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局面。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王桔   副组长:朱敏

课题组成员:

曹辉、何亚、刘妍、马忻、卓文静、刘晓、蔡翠萍、旷弦、李学芹、何雯、严莉、卓娅、何斌、张梅

课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全面统筹工作;教科室曹辉主任负责课题的理论指导,组织课题参加人员深入班级和家庭进行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都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下,分工协作,深入研究,保障课题顺利完成。

2)组织学习

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主题地对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整个培训和学习的过程做到有记录、有成效、有意义。

3)加强管理

我们对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除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之外,对于课题的实施阶段我们还将配合上级管理部门作好过程化的动态管理,定期反思小结、考核评估,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真实、扎实、及时,让课题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4)经费保障

学校自筹与成都家校通资助资金4000元做为课题经费

5)形成课题研讨交流制度,要求每一位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总结,及时地形成成果和经验,并通过研讨活动首先在班级内修改、论证,在此基础上向相关的杂志和刊物投稿,课题组并将对投稿地址进行精心选择,以提高投稿的目的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