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文化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地位

深圳城市文化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地位

摘要:城市文化既包括精神也=包括物质的内容,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的竞争上,还表现在文化的竞争上。城市的主体是市民,市民的需要就构成了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市民文化需要的不断提高,文化因素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分析深圳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几个方面,探讨其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地位。

关键词:深圳速度  山寨  创新  城中村

深圳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开放三十年,深圳当之无愧成了国内发展建设速度最快的城市。80年代,160米的国贸大厦曾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震惊全国,十年以后,383米的地王大厦又以“九天四层楼”的“新深圳速度”领先全国乃至整个亚洲。以致易中天在其《读城记》中说道“深圳优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就在于它为各种人才和各色人等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和自我实现的广阔天地和选择余地”、“深圳的改革已经成为全国的改革,深圳的观念已经成为全国的观念”[1]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深圳的城市文化典范作用。

从山寨中求产业创新

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而“创新与效率,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深圳文化精神永恒的核心。”[3]

 

深圳的发展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许多人曾说,深圳是个靠山寨起家的的城市。其实不然,深圳自有其“自给自足”的文化,只是深圳人更善于在模仿中求创新而已。深圳的印刷业与京沪形成了“三足鼎立”,传媒业整体实力全国领先——到2007年,深圳报业集团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深圳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731家,广告总营业额在全国占近4%,在全国城市中排第4位……特别是近几年,深圳的旅游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蓬勃发展,不容小觑。下面以旅游业为例。

深圳城市年龄很小,因此缺乏与北京、西安等文化名城历史古都竞争的文化蕴力。那到底是什么使深圳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城市呢?原深圳市旅游局局长池雄标曾一语道破天机:“深圳能够跻身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先进城市,关键是打好了文化牌”。

这张文化牌便是主题公园。相信大家对“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这几个名词并不陌生,但是,却很少人知道,其实这四个正好是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的组成部分。“主题公园”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而在国内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人大著名学者陈淮认为:“主题公园的定位应该提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华侨城四大主题公园虽然只是对世界著名景点和游乐设施进行“山寨”,但是“华侨城集团在主题公园的发展中,主题突出文化性,文化活动体现参与性,文艺演出展现娱乐性,技术体现科学性,以文化为核心,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消费者的文化享受需求和景区文化主题的展示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主题公园业的领跑者,中国文化旅游业的第一品牌”[4],成为深圳旅游的“金字招牌”,蜚声海内外,是深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深圳文化旅游业的龙头,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文化旅游业发展典范。

从城中村看中国农村发展走向

提及深圳,人们总会想到那么几个名词——移民城市和城中村。其实,深圳大多移民人口都已成为深圳的原籍人口。倒是城中村,渐渐成为都市移民文化的集散地。

城中村历来被看做类似国外“贫民窟”一类的区域。长期以来外界认为城中村住民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下,好逸恶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大批产生的城中村“四不青年”(“不做工、不经商、不学习、不回家”)的生存状态的更使得人们的厌恶根深蒂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整个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后,城中村住民也早就加快了文化改造建设的步伐。在2006年底召开的首届“先锋•城市”论坛上,城中村和读书月、建筑/城市双年展、大芬油画村等一同被专家选为“深圳十大先锋文化标签”。

  美国城市学家弗里德曼在参观完深圳后表示,城中村是深圳“最有魅力”、“最真实”的场所。《深圳特区报》也在《深圳:新一代青年人创业自立蔚然成风》写道:“皇岗并给考上大学本科或出国留学的学生每人每年奖励1万元;沙嘴给考上大专以上的学生,每学期报销往返机票;石厦针对青年不读书的难题,着手建设‘教育品牌’,党支部和董事会成员带头上电大,孩子教育与股份分红挂钩。”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开始重视城中村原住民的文化素质建设,他们建立了图书馆、博物馆和村广场,为城中村住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以福田水围村为例,该村是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先行者,于1992年开始农村城市化建设,先后兴建了许多文化综合场所,其中水围文化广场是全村的文化中心,占地7000多平方米,拥有一流的灯光、音响设备,广场旁还建有一个包括雅石艺术博物馆、图书馆、收藏室、舞蹈室、健身室等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综合楼。由于环境逼仄,村广场几乎成了城中村社区中的居民们休闲、锻炼、交流信息的唯一场所,“在这个意义上,城中村广场就比很多城市广场更具有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色彩,有利于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7]

这些村广场、图书馆、公园,也是城中村移民人口的好去处。由于房价和房租日益升高,选择在城中村居住的“白领”租住客越来越多,包括IT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编辑、教师、医生等;还包括很多如摄影师、画家、诗人等的自由职业者;此外,大多数刚到深圳的创业者,包括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积蓄,都会把城中村作为首选居所。而且,关内几个著名的科技工业区旁就是规模最大的几个城中村,如车公庙民营科技工业区旁的上沙村,下沙村,科技园旁边的大冲村、白石洲等。我们可以看到,城中村租客的整体文化素质也正在快速的提升。

“大量抱着城市生活希望的年轻人的进入,城中村表现出香港廉租屋区和国外贫民区所没有的勃勃生机”[6]风险投资产业都在低成本区产生,加州硅谷、北京中关村等,都是从低成本区成长起来的高端产业,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城中村里也走出了深圳各行各业的创新人群(同上)。不夸张的说,城中村就是深圳的创新动力之源。”[8]

在城中村,开放多元的移民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创造性的摇篮。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城中村原住民在这十几年来的巨大进步,理应被世人所发现和尊重,也应该是中国广大城中村和农村发展借鉴的蓝本。

参考文献

[1]易中天 《读城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向德平 《城市社会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 [4]姜秉国 《城市文化推动深圳城市发展》 《南方论坛》 20079月第3.

[5][6]李津逵 《城中村的真问题》 《开放导报》 2005(3).

[7] [8] 欢《城中村文化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研究》《南方论坛》200712月第4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