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申报
微型课题申报实例1
课题名称 |
利用非智力因素转化数学潜能生的研究 |
相关学科 |
数学 | ||||
主持人 |
|
其他成员 |
无 | ||||
申报时间 |
2008.9 |
拟结题时间 |
2009.1 | ||||
课题设计 |
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成果形式、成员与分工、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可插页。 一、目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生在数学学科上表现出厌学情绪,由不懂、不会变成不学习,从而使班级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形成了特有的数学潜能生族,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这其中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促成了他们的这种厌学情绪。譬如:家庭环境、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再加上他们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身心都处在转型时期。于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如何利用这些非智力因素去转化数学潜能生。 二、概念界定 1、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 2、数学“潜能生”:是指“在数学方面具有潜在发展能力的学生”或“潜在能力待开发的学生”。称“潜能力”从深层次上揭示了这类学生的成因,学生文化课成绩的优劣,并非单是智力因素决定的,大部分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他们仍具备潜在的发展能力,这些能力潜藏在学生身上,等待着我们教师去开发。 三、研究内容 利用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潜能生的转化。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各种原因。 2、利用文献中的理论作为依据,并参考其他教师的一些好的经验来对这些数学潜能生进行对症下药。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潜能生的转化。如:教学中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要。常用肯定的语言评价学生。多一些实际操作的机会等。 4、反馈研究效果,并反思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归纳。 五、研究过程 1、与潜能生交流谈心是转化的桥梁 教师要选取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采取有效的方式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找出成绩差的原因,总结出提高和改善的措施。打开一条师生交往和信任的通道,为教与学这种双向活动架起一座桥梁。这样就在非智力因素上奠定了基础,诱导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最后成为潜能生良好的情感、性格和坚强的意志,从而给学生最大的动力去实践,去改善。 2、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度”是转化潜能生的保障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优生和潜能生的培养。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结果产生一种不良的教育现象:优生吃不饱,潜能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教师要严格的把握好这个度,注意优生的提高和鼓励,更要注重潜能生的关怀和教育,这样的品德教育深入学生,才会使学生在枯燥而乏味的数学学习中获得信心、收获成功。这个“度”把握到位了,你晓之以理的、动之以情的个别教育会消除潜能生的抵触和恐惧,从而树立起他们自信、自立的风帆。这样才会形成好的更好、潜能生逐渐变好的良好局面。 3、加强理论学习,浓郁课题研究氛围 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理论可以启迪思维和智慧,可以提高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升华思想和理念,所以要强化理论地学习,并把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把研究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 4、组织研讨,关注课题研究的进程 在一个群体中实施时总会有不同的想法,在转化潜能生的过程中有冲突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只有在合作的平台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取长补短。以反思研讨、课题研讨沙龙的形式,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大力倡导行动研究,实现最终的成功。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法来了解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的原因以及种类。 2、文献分析法:通过一些文献理论的研究,找到相对应问题的策略,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研究。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 1、制定课题方案。 2、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经验和困惑。 4、调查我班的厌学情况。 (二)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08年12月) 1、加紧文献的理论学习,按实施计划进行个人子课题研究。 2、讨论实施方案,并针对潜能生制定一些方案和措施。 (三)总结阶段(2009年1月) 1、反馈学生的信息,并做好个人总结和反思。 2、对照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教育教学随笔。 八、课题组织 组长: 成员: 九、成果形式 1、学生的总结或心得体会。 2、相关的论文或教育教学随笔。 | ||||||
教科室审批意见 |
课题设计写得比较规范、详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研究也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建议在研究中尽可能多的列出非智力因素的外延,明确如何利用各种非智力因素去转化学生并付诸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可关注个案研究法;在研究成果上,可增加学生发展个案。作为微型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求很全面,但要求有重点的突破。 同意立项。 | ||||||
本表一式两份,教科室和主持人各存一份。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科技活…
- 下一篇:如东县微型课题申报表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