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科研课题申报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重点是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策略的研究来推动我校整个课堂教学改革。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一线六点”上,其主要是指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为主线,通过对兴趣、评价、体验、合作、情境、探究等一些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本课题研究内容示意图 四、研究的活动方式与方法 (一)活动方式 本课题组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要求每个子课题组在每学期应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节或几节优质研究课,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本研究资料,撰写一篇或多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底) 1.确定课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我校数学学科教学实际,初步拟定《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总课题,作为学校主攻课题。 2.分解课题 课题涉及多层面的问题,根据课题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取部分子课题加以研究,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理论学习 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改革的重要意义。 4.制定方案 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5.开题报告 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二)实施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 1.教学实践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六个方面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 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 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 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底) 1.论文交流 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2.总结经验 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 3.研究结题 召开课题结题报告会,邀请校有关负责课题的行政领导和上级领导部门,对研究课题进行现场评审,鉴定和验收。 4.成果展示 ①书面材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等。 ②随堂听课,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 ③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教学研究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1、本课题的研究是科学的、必要的、注重时代性。时代呼唤学习型人才,小学数学改革的方向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改背景下,我们提出本课题是科学而必要的。 2、本课题具有可操作性和注重实践性。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生活中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适合农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3、本课题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并且都是多年带小学低年级的教师,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已有初步的实践经验,通过今后进一步的培训、学习,我们是有信心能完成这项研究的该课题申请书所填内容全部属实。 4、本课题负责人和所有参与者平时都能严以律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且都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和开展研究的能力,都能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成员中既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校领导,又有精力充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均在40岁以下,精力充沛,积极进取,都能挤出时间学习探索、实施研究和撰写论文。 5、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将确保课题人员参加研究的时间,并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及满足其它的有关条件。
|
—5—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意法
- 下一篇: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