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一、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负责人已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课题负责人姜闻天具有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积极主持开展省、市级、区级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在他的主持下,我校的多个课题分别在中期评估中获一、二等奖,并顺利结题,获得较高评价。自己也多篇论文获全国、省、市、区一、二等奖。
2、课题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大部分是已结题课题组的成员,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教学经验,取得的教科研成绩也是可喜的。 2004年我校还被评为“教科研先进学校”。而主持人曾经主持的两个市级课题《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都与自主探索有一定的联系,对基于问题学习的理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题组成员中有常州市级骨干教师一人、教坛新秀一人,武进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人,这一切都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3、课题研究已具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学校各项设施非常完善,一个主控室、一个多功能阶梯教室、两个电脑教室、一个语音实验室,每个办公室、每个教室都配置了电脑,每个教室还有电视机,并且实现了班班通工程。所有电脑都可以上网查资料,每个教师都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有个性地学习。这些都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同时我校藏书几万册,这些也为学生基于问题学习数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硬件条件。
二、课题研究保证
1、课题组织
组长:姜闻天
副组长:陈一新 周燕侠王丽萍周建明
成员:卞丽萍吴洪芳钱倩张玲丽俞晓丽陆敏仪陆卫星王亚娣羊惠静胡彩娣 王仕新吴惠芳庄燕静周清、熊萍、吴芝芬等
2、科研手段: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完善课题,并辅之以实验法、观察法、
比较法、案例法、研究法和经验总结等。
3、研究安排
(1)、准备阶段:
2007年10月---2008年3月,确定课题,制订方案,组建课题组,请市、区教研室论证。
(2)、实施阶段:
2008年4月---2010年6月,根据方案进行实施、探索、研究,并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对方案及时调整,使课题组研究有效,顺利进行。
(3)、总结阶段:
2010年9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并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三、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符合学生基于问题学习数学的基本操作模式,评价方式,丰富对基于问题学习的理论的认识;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健全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感、态度等);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如让教师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设计独树一帜的基于问题学习数学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基于问题学习数学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4、成果形式多样
(1)、研究报告:结题时提供可以反映课题研究实际情况和研究成效报告1份。
(2)、研究论文:结题时,编印小学数学基于问题学习的数学策略研究的论文集。
(3)、优秀数学设计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