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报告

           《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3ALC010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主持人:佘国华 教授 研究员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成员:唐先文 裴春秀 刘子秀 唐海君 佘国满


一、内容摘要
课题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示范院校(简称,以下同)的内涵建设为重点,力求把握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招生就业、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与一般的高职院校的主要相同与不同之处,特别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业群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建办学特色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价值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性成果。通过4年多的研究、建设和实践,课题组的主持人和主要研究成员已经实现了研究的总体目标,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着力从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和总结创建示范院校的基本经验等两个主导方面,解决创建示范院校的关键问题。取得并公开发表、出版了一批系列研究成果论文、著作和教材,提出了示范意识立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等新观念、新思路与新举措,探索和总结了便于操作、推介的创建示范院校的具体经验及其方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课题填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价值的原创性,其丰富和多元的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百余所高职学院交流和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创建示范院校的各项工作,促进了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引言:时代背景、研究现状、目的和意义、理论基础
(一)选择课题的时代背景、动因及其批准立项情况。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中央支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建设项目,永州职院有幸入围并获得了550万的专项资助。到200212月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大约有上百所高职学院被确定为该建设项目的重点支持院校。可是,并无高职院校和学者将这一特别重大的建设项目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存在决定意识,创建示范院校迫切需要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广泛深入的实践。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和创建示范院校的客观需要,课题组的主要筹备成员于2002年下期分成内涵与外延建设两个调研工作小组,进行了前期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主要成员正式确定了《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与实践》这一选题并于20033月申报。200311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湘教科规通(20035号文件正式批准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其研究时间从2003年上期申报立项至2007年上期完成结题和鉴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中央支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旨在推动和带动国内1100余所高职院校的优质发展。然而,到2003年上期国内仍无高职院校和学者以示范院校为专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研究及实践,课题研究明显滞后于客观现实和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示范院校的基本内涵与外延建设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指导,尤其是对于示范院校的创新及办学特色的评价无章可循。二是关于示范院校的主要指标特别是应当量化的要求界定不清,其基本要求和应当达到的领先水平不明确、不具体。教育部在关于中央支持示范性院校的建设项目的文件中虽然提出了4个方面的遴选要求,但并没有界定示范院校与一般职院的主要区别,特别是缺少示范院校建设的基本标准,从而不便于对示范院校的评审、验收和推介。三是对示范院校的建设重点及相应措施缺乏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从而使示范院校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主性、分散性和盲目性。此外,示范院校的建设还需要加强政策、法规方面的保障和研究。因此,急需从总体上对示范院校的建设与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据可查询的资料,国外也没有以此为选题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三)选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充分,研究的主题明确和突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明显,意义重大。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不断增强。高职教育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美誉度有新的提高。然而,由于新中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地区之间的高职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等等,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从2000年起分批启动中央支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并安排和拨付专项资金以后,完全有必要填补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研究的空白,扭转课题研究严重滞后于客观建设、实践的状况,而且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200611月,教育部、财政部以教育(200614号和教育厅函(200644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这两份重要文件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加直接和具体的指导价值,同时也使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课题研究的时代性和意义更为突出和重大。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课题研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作为强大推动力。同时,课题研究又以前述科学理论、思想和纲领性文件作为理论基础,从而既保证了选题的正确,又保证了研究方向的正确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可靠性。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过程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思路。课题研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其研究思路是:着眼于创建示范院校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改变课题研究严重滞后于创建示范的现状,以研究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积极响应和参加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央支持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通过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探索创建示范院校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指标,总结创建示范院校的基本经验,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示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推介创建示范院校的业绩和成果,促进和带动国内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和整体水平。
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子课题研究情况。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设和实践,使示范院校在高职思想建设、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招生就业、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业群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建办学特色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使示范院校真正成为国内高职学院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性高职学院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和高水平建设的总体思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互相联系的7个方面: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综合水平研究,主要包括示范意识、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研究;人力资源与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毕业生就业与社会评价研究;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主要包括市场人才需求论证与分析、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等模式的生成机制和互动机制研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及学制的改革研究;紧密型的产学研与校企合作研究;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建设研究;教育教学及应用科研研究。专业带头人、专业群及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研究,主要包括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课程开发及其成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资格考试、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院校班子成员领导能力与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研究。党建工作、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社会服务与示范带动作用研究。建设环境、保障机制与发展政策研究。前述研究的基本内容都更加着眼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或相关课题有8项且同样进展顺利和富有成效:《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主要研究成员之一刘子秀等,200411月已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课程开发研究》,刘子秀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五规划课题。《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唐先文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6年度立项课题,XJK06CDY017《地方性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的研究》,冯惠先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XJK03CIC018《永州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研究》,骆正军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XJK03BJ014《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蒋新红主持,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生2007年规划课题,0705号。《湘南地区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研究》,欧阳群宏主持,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07年规划课题,0715号。《汽车专业教育与汽车文化建设研究》,伍建桥主持,湖南省高校2005年度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5D068
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应用推广而采用了比较法、分类统计法和行动研究的方法。同时,将课题的研究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这种分阶段推进的方法有利于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和取得实效。20023月为前期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对政策导向的解读,确定课题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意义,完成资料的收集和信息分类处理工作,为课题申报、立项作好充分准备。20034月至20063月分别对7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理论和应用性研究与实践,围绕创建示范、提升能力、充实内涵、形成特色、立足服务和着重应用的主题,实质性地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和实际建设工作,谋求多方面的成效和创新。20064月至20075月继续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小结研究与建设的成果并拓展推广应用的范围,完成课题的申请结题与鉴定工作。
四、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影响
本课题自立项研究以来,既立足于永州又不局限于永州,既重视理论上的研讨,更注重现实的探索和建设实践。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关键和主题示范性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一大批丰厚的理论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形成了多方面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
(一)明确提出和广泛宣传示范院校应当首先树立和不断增强示范意识示范理念的新观点。这是创建示范院校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也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目标、高标准实施建设项目的前提。原来以至目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高职学院偏重学院的外延扩展而忽视思想建设和内涵建设,高职学院包括以创建示范院校为目标的学院并未优先强化以思想意识为先导的软件建设,其具体表现便是没有示范意识或者不知道何谓示范意识。本项研究认为,示范意识主要包括思想转型、规范自律、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意识和内容。这一新观念的提出,对于扭转传统的过分畸重外延的发展模式、忽视思想建设的倾向均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亦应当成为评价示范院校的主要指标。
(二)探索和实践了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示范性高职学院的新思路、新举措。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费短缺、建设资金紧张是绝大多数高职学院面临的重大困难,创建示范同样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创建示范院校的标准和要求又不能因校而异,更不能降低标准或者放宽要求。如果说在经济发达地区创建示范院校意义重大,那么显而易见,在广大的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创建示范院校,其社会价值和意义则更加重大。永州在中国、在湖南都属落后地区,永州等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创建示范院校时,肯定无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兄弟院校攀比投入。基于这种现实和选择判断,课题组在研究中提出了创建示范院校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其主要内容有:宣传和倡导思路改变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脑工程;调整经费预算和适当倾斜,立足自己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双高优秀师资,矢志不渝地推行名师强校的人才兴校工程;坚持有为才有位,积极主动为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而获得地方政府全方位支持、扶持的环境工程;面向市场、选好项目、注重效益的产学研活校工程;实施开源节流、科学决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以地生财、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的合作开发工程;识别机遇、抢抓机遇的希望工程;持续推进以人为本、事业留人的民心工程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工程的构建和实施,都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创建示范时弥补财政直接投资匮乏的先天不足,从而提高创建示范院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逐步构建和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和谐校园建设,创新了教学和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尊师重教也比较容易得到认可。但是,如何充分的关心关爱学生,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的权利却不容易做到。有鉴于此,本课题组及其主要研究成员,拟定了以学生为主体•和谐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并且力求工作有组织,计划有重点,活动有成效。该实施方案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可以概括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的潜能,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在管理中激励学生参加,充分尊重其人格和选择的权利,在管理中尽量减少学校的强制行为,增加学生自制的范围;学校在重视智力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情商、心理教育尤其是创业和个性教育,在内容与方式上变畸重式教育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教育。
(四)精心组织,坚持以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作为研究、建设和实践的重中之重,围绕核心能力建设、人本意识、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办学效益与管理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系列研究和深入的实践。无论是教育部、财政部在2000年及以后选择的中央支持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还是200611两部正式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示范工程的宗旨都在于加强示范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和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本课题在注意建设环境和基本建设等外延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创建示范院校内涵的研究。其中,课题研究注重和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始终将办学定位是否准确、产学结合是否紧密、改革创新是否突出、办学质量是否稳定、辐射带动是否较强作为研究的主要观测点,围绕重点而谋求多元化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员在公开发表的成果、作品中,以示范院校的内涵为重点,明确提出了许多有新意、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案,其建设实践也大多与此密切相关。主要研究成员同时认为:示范院校包括所有的高职学院,其工作千头万绪,但可以将其概括为这样7句话用于理清思路、指导工作:服务是宗旨,教学是中心,队伍是根本,专业是关键,课程是核心,特色是品牌,促进顺利就业是目的。
(五)注重构建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创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和总结了顶岗实践、实施新型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以永州职院为例,始终将产学结合作为创建示范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200210月,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在永州成功举办,周济部长充分肯定了永州职院坚持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经验并将其美誉为永州模式永州精神。从2003年到2006年,学院和课题组以此为契机,致力于构建紧密型产学结合机制,先后投入巨额经费,在院内重点建设了实习农场、附属医院、畅通驾校、附属学校四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与长丰猎豹、三一重工、东风汽车、永州商业城和国内近百家医院建立起更加稳定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关系,为构建顶岗实践、大力推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实现了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六)致力于探索新形势下为三农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内容与新途径。这是示范院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职责,亦是评判是否发挥了示范作用的主要指标。是新中国的高职教育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平民教育这样划时代的转变。全国11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莘莘学子,大多数来自广阔边远且经济相对滞后的农村与乡村。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所以,高职学院特别是示范院校无论是如何找准办学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服务面向,还是谋求高职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矢不渝地坚持和恪守为三农服务、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立场,示范院校更应当作出示范,努力为农业增收、农村致富、农民脱贫作出贡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尤其是示范院校,其责任当然更加重大和艰巨。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要求,才能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示范院校
(七)及时公布、交流和发表了研究成果,提高了创建示范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为不断增强示范院校的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围绕示范建设和实践,出版了相关著作、教材14部,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同时主持、参与或者指导相关省级课题8项。取得和发表的研究成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思路和措施很好。课题组主要研究成员的行动和成果还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永州职院的教职员工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出版著作、主编教材70余部,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50余部,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500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3项,主持市级课题或科技研发项目100多项,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和市级二、三等奖33项。
(八)谋求资源共享,着眼于推介应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了课题研究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在课题研究、建设和实践期间,课题主持人及主要成员,一方面以永州职院创建、申报示范院校和迎接评估为基地,学院党委、行政一直以创建示范作为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崇高目标,反复调研、周密安排,重在建设、谋求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建设和取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成效,使学院的面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课题组又特别注重向省内外的兄弟院校推介应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多来,国内先后有200余所高职学院到永州职院考察交流,其中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有重点的与省内和广东、广西、海南、淅江、江西、陕西、内蒙、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安徽等省市的高职学院保持联系,及时地交流和推介了课题研究成果,较好地实现了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
(九)就示范院校应当如何规范办学行为和依法治校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示范院校示范作用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内涵提升和外延建设上,同时还表现在办学行为的自律和自省自纠上。示范院校更应该带头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令则行,有令则止;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校务公开,清正廉洁。所有这些,同样是示范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判和评估的重要指标。基于这样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课题主要研究成员以依法治校、规范教学及学生管理、加强党建与廉政建设等作为研究内容,取得了相应的阶段性成果。
(十)研究和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和院校举办者对学院的大力支持、政策扶持是创建示范性高职学院最重要的保证。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优势创建示范院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欠发达地区的举办者可以无所作为或者推卸责任。永州地处湘西南,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奇缺。然而,永州职院组建以来,得到了永州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特别厚爱和全力支持,从行政划拨2200余亩建设院本部、用800余亩土地置换的收入近3亿元支持本部建设、制定其他一系列特别优惠的好政策大力支持和扶持学院快速发展、引进双高优秀人才及时办理财政列编手续、不断优化办学环境等等,是永州职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创建示范院校的根本保证。当然,作为建设的示范院校绝对不能只是消极等待、碌碌无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则是创建示范性高职学院和兴校强校的必由之路。
五、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建设与实践,课题组认为:本课题研究方法是科学的,首先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是调查研究充分,符合客观需要;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之上,具有可靠性;其研究成果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于创建示范院校有重要价值。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互相联系的5个方面:第一, 创建一批高水平示范院校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二,示范院校更应当深化和突出内涵建设,应当在示范意识、办学实力、教学质量、院校管理、招生就业、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主要方面达到引领中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作出表率。第三,本课题的研究、建设和实践富有成效,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和高水平的原创价值,在研究、建设和实践中取得和提出了有创新性的成果和观点,填补了国内此项课题研究的空白。第四, 课题研究和公开发表的成果适合普遍推广和应用,而且已经取得了重大明显的成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有效的促进示范院校的建设;第五,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修改完善示范院校的评审标准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六、问题讨论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家及其主管部门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政策扶持与导向应当有所不同,如何求同存异,以及既不降低标准和水平又促进共同发展,均有待继续研究与实践。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更好地实现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目前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单一,推介研究成果的成效仍可大大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1.
好的思路决定好的选题,有价值的选题是取得重要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前瞻性、原创性和创新,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2.
好的研究班子和优化的结构,有利于取得更多的优秀成果;重点研究、重点突破则有利于取得创新性、原创性的成果。
3.
立足推广应用、谋求学院优质发展是课题研究的目的,亦是课题研究的强大推动力。
4.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求真务实,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条件。
八、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5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8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
4.
《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文件资料汇编,教育部高教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月版、200412月版。
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月版。
6.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与项目评审》指导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月版。
7.
教育部、财政部教高(200614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厅函(200644号文件《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8.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
9.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湘教发[2006]103号)。
10.
《高等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纲要》(上、中、下),吉林电子出版社20044月版。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高等教育法规汇编》(上卷、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月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高等教育法规汇编》(上卷、下卷1996-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月版。
13.
《哈佛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全书》(1-3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九、已发表、出版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一)系列论文(选择性列出60篇)
1.
《创建以人为本的示范性高职学院》,佘国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3期,ISSN1004-4124/CN11-2822/C
2.
《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工资适用性研究与实践》,裴春秀、佘国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14, ISSN1004-9290/CN 11-3117/G4
3.
《坚持全面发展学说,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佘国华,《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6, CN11-2963G4
4.
《按两个思考三个规划要求建设示范性高职学院》,佘国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月中旬刊, ISSN1004-9290/CN 11-3117/G4
5.
《为三农服务是高职学院的重要职责》,佘国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6, ISSN1004-9290/CN 11-3117/G4;
6.
《坚持全面发展学说,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佘国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组编《高职高专教育启思录》(百名院校长的办学新理念),2004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M7-04-0B049-1
7.
《谋求创新与特色,全力建设示范性高职学院》,佘国华,《湖南日报》20036C4版;
8.
《争创特色  顺势而上》,佘国华,经济科学出版社论文集,20036月版, ISBN7-5058-3546-7/F.2859
9.
《经济欠发达地区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佘国华,《当代教育论坛》,20047, CN43-1391/G4
10.
《提升核心能力,建设示范高职》,佘国华,《永州通讯》2005年第5期;
11.
《高职核心能力提升探究》,佘国华,《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2期,ISSN1004-3985/CN11-1004/G4
12.
《高职学院的重要使命:为建设新农村培养高素质人才》,佘国华、李国春,《农民日报》2006714CN11-0055
13.
《抢抓机遇 争创特色 努力创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佘国华等,《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第1期,CN62-1167/R
14
.《加强学生国际意识教育》,唐先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1期旬刊, ISSN1004-9290/CN 11-3117/G4
15
.《大学生道德素质与传统家训教化探析》,唐先文,《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9月,ISSN1003-160X/CN42-1041/G4
16
.《论党的先进性的探索与实践》,唐先文,《新课程研究》20067月,ISSN1672-1691/CN38-412
17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唐先文,《教育与职业》20073月中第8期,ISSN1004-3985/CN11-1004/G4
18
.《浅谈高职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唐先文,《职业》20073月下期,ISSN1009-9573/CN11-4601/D
19
.《论八荣八耻与高职院校学生荣辱观教育》,唐先文,《文教资料》20073月号,ISSN1004-8359/CN32-1032/C
20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唐先文,《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4期,ISSN1671-8305/CN43-1391/G4
21
.《高职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唐先文,《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ISSN1009-5675/CN43-1161/C
22
.《论网络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唐先文,《企业家天地》20074月号,ISSN1003-8434/CN43-1027/F
23
.《提升核心能力 建好农业科技园》,唐先文,《农民日报》2006714CN11-0055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对策探析》,裴春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3期,ISSN1004-4124/CN11-2822/C
25.
《高校系主任能力体系及其建构》,裴春秀,《中国市场》2006年第8期,ISSN1005-6432/CN11-3358/F
26.
《建立高校核心人才继任机制》,裴春秀,《中国人才》2005年第2期上半月刊,ISSN1003-4072/CN11-2455/C;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ISBN 1007-0591/CN11-4249/C
27.
《强化中层执行力的流程控制》,裴春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3期,ISSN1004-4124/CN11-2822/C;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ISSN 1009-7678/CN 11-4279/F;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ISBN 1007-0591/CN11-4249/C
28.
《基于过程的人才流失危机管理,》裴春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12期,ISSN1004-4124/CN11-2822/C
29.
《地方高校的重新定位:为建设新农村服务》,裴春秀,《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ISSN1009-5675/CN43-1161/C
30.
不适合管理困境解决机制研究》,裴春秀,《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ISSN1009-6116/CN11-4509/C;《新华文摘》200511期部分转载,ISSN 1001/CN11-1187/Z;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ISBN 1007-0591/CN11-4249/C
31.
《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与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重构》,裴春秀,《经济师》2004年第12期,ISSN1004-4914/CN14-1069/F
32.
《论高校防范师资流失的过程控制》,裴春秀,《湖南社会科学》20046期,ISSN1009-5675/CN43-1161/C
33.
《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与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裴春秀,《职教论坛》2005年第5期,ISSN1001-7518/CN 36-1029/G4
34.
《教师形象设计及其价值开发》,裴春秀,《职教论坛》2004年第11期,ISSN1001-7518/CN 36-1029/G4
35.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刘子秀,《中国农业教育》2003年第25期;
36.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探》,刘子秀,《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5期,ISSN1671-8305/CN43-1391/G4
37.
《帮助后进生八法》,刘子秀,《教书育人》2003年第6期。
38.
《教产研的路子越走越宽》,刘子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7期,ISSN1004-9290/CN 11-3117/G4
39.
《面向三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刘子秀,《农业职业教育》2003年第4期。
40.
《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刘子秀,《今日中国教研》2004年第5期。
41.
《浅谈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刘子秀,《中华百年教育》2004年第11期。
42.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做法及成效》,刘子秀,《农业职业教育》2005年第2期。
43.
《重视情感投入 营造和谐班级》,刘子秀,《教育艺术》2005年第10期。
44.
《对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刘子秀,《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ISSN1673-2219/ CN43-1459/Z
45.
《借鉴澳大利亚职教办学特色,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刘子秀,《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12期。
46.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刘子秀,《科学大众》2006年第11期。
47.
《浅谈高职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刘子秀,《职业》2006年第12期。
48.
《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技术》,唐海君,《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CN45—1185/C。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科学管理》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CN11—4336/G3
49
.《论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唐海君,《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8期,CN11—1004/G4
5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唐海君,《求索》2003年第6期,CN43—1008/C
51
.《关于高校德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思考》,唐海君,《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CN43—1161/C
52
.《从三个代表角度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唐海君,《湖湘论坛》,2005年第2期,CN43—1160/D
53
.《为人民服务:从作风走向法治》,唐海君,《求索》2002年第1期,CN43—1008/C
54
.《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唐海君,《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6期,CN43—1391/G4
55
.《论人本观念与高校管理》,唐海君,《中国科学学报》2005年第2CN04—0212/H
56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性认识》,唐海君,《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3CN43—1397/Z
57
.《试论高职院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唐海君,《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CN43—1397/Z
58
.《论党的先进性的探索与实践》,唐海君,《理论前沿》,2005年第3CN43—1027/F
59
.《坚持职教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唐海君,《坚持用十六大精神指导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5月,ISBN7—80145—735—13/D
6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唐海君,《三个代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湖南人民日报社),20046月,ISBN7—5438—3703—X
(二)著作与教材(选择性列出14部)
1.
《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佘国华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6月版,ISBN7-5058-3546-7
2.
《坚持用十六大精神指导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佘国华等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5月版, ISBN 7-80145-735-B/D
3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唐先文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月版,ISSN7-5058-5684-7/F´4943
4.
《新编心理与情商教育概论》,佘国华审稿、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月版,ISBN7-5058-4276-5/F´3552
5.
《人力资源管理新论》,裴春秀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月版,ISBN 7-5058-4926-3/F´4198
6.
《心理健康教育》,刘子秀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5月版。
7.
《农民法律顾问》,佘国满等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月版,ISBN7-5438-3865-6/D•627
8
.《人文素质教程》,编委主任佘国华,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9月版,ISBN7-5355-4683-8/G•4678
9
.《应用语言教程》,编委会主任佘国华,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9月版,ISBN7-5355-4682-X/G•4677
10.
《体育与健康》,编委会主任佘国华,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9月版,ISBN7-5438-4095-2/G•966
11.
《公共计算机应用》,编委会主任佘国华,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9月版,ISBN712.-5438-4096-0/G•967
12.
《实用公共英语》,编委会主任佘国华,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9月版,ISBN7-5438-4094-4/H•161
13.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执政党建设》,唐海君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月版,ISBN7—5438—3922—9
14.
《就业指导与心理调适》,唐海君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8月版,ISBN7—5438—4097—9
(三)科研获奖与论文获奖
1.
《坚持全面发展学说 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佘国华,200310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
《解读两个思考、三个规划建设好示范性高职学院》,佘国华,20045月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
《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刘子秀,20059月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
4.
《农业职业院校产学三结合问题的研究》,刘子秀,20056月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特等奖。
5.
《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刘子秀,20056月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特等奖。
6.
《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刘子秀,200310月第五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7.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子秀,20071月湖南省高职德育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8.
《教产研路子越走越宽》,刘子秀,20045月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9.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刘子秀,20057月中国农学会、农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0.
《试论高职院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唐海君,200310月全国第五届职教优秀论文三等奖。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唐海君,20046月获全国第十一届邓小平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12.
《坚持职教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唐海君,20035月获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