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汪凤炎  郑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者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和谐德育的育德模式及其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DEA070061)成果《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发表于《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4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摘  要】“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指主要以德行高低(兼顾才智大小)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等两种人格类型的一种观点。它是孔子提出的一种重要人格类型说,对后世中国人做人方式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假若较好地体现出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等13种素质,就是君子;反之,如果基本上不具备这13种素质,那就是小人。

【关键词】人格类型说;君子;小人;标准;孔子

 

    从人格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具备和谐精神的典型人格正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因为依孔子等人的言论,君子一般是用“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谐”(张岱年语)的思想来处理天人、人我、身心和主客我的关系,这样,君子人格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仁爱、平等、尊重、宽恕等人格特质,且具共生取向、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既然如此,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在当代中国德育心理学研究里落实和谐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随着文化心理学(广义的)的兴起,探讨人格心理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文化差异就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其中,对不同文化所推崇的人格类型这一主题,现在也越来越受到学人的重视。在这一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对后世中国人做人风格影响深远的“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所谓“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是指主要以德行高低(兼顾才智大小)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等两种人格类型的一种观点。在这里,“君子”意指“有才德的人”,[1](p486)“小人”意指“无德之人”。[2](p1871)据杨伯峻的研究,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3](p241)其中,意指“有才德的人”的“君子”共106次,意指“在高位的人”的“君子”只有1次(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p129)这之中的“君子”是“在高位者”或“领导人”之义);“小人”一词共出现24次,其中,意指“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3](p218)由此可见孔子对“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重视程度之高!综观《论语》里记载的孔夫子言论、孔门弟子的相关言论以及明显受到孔子思想影响的其他流派的著作,孔子判断一个人是在做“君子”还是在做“小人”的标准主要有13个: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依孔子的见解,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心理素质和言行表现泾渭分明,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凡是在整体上较好地体现出上述13种素质,就是君子;反之,凡是基本上不具备上述13种素质的人就是小人。正如《淮南子·泰族训》所说:“圣人一以仁义为之准绳,中之者谓之君子,弗中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死亡,其名不灭;小人虽得势,其罪不除。”[4](p.685)当然,在孔子心中,上述13种人格特质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若借用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术语,上述13种人格特质中的后9种特质只是君子人格的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前4种特质才是君子人格的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因为,第一,孔子曾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3](p.146)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仁”,其内必有“勇”的素质。第二,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p.65)并将“宽”视作仁者的品质之一,[3](p.183)而“宽”本有“宽恕”之义,这说明“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恕”本就是“仁者”所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第三,以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诚信的方式做人,以“中庸”的方式待人接物,这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高超智慧,换言之,拥有高超智慧的君子也就拥有了中庸、谦虚、诚信、“和而不同”和自强不息等表面特质。第四,一个人若能做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自然既儒雅又有礼貌,能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良好印象。正由于只有仁、智、义、礼4种特质是君子人格的根源特质,深知孔子思想精义的孟子才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5](pp.197-198)当然,为了让读者准确而系统地把握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13条标准,就有必要对它们一一进行细致的梳理。正是秉持这一想法,我们才作此文,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仁

    在心理素质方面,孔子明确主张君子是仁、智、勇三者的完美统一。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3](p.155)认为君子泛爱众人,故无忧;君子富有知识,故不惑;君子果敢刚毅,故不惧。这里孔子主要是从“全和无”而不是从“大和小”的角度立论的,孔子的意思是:至仁之人才无忧,至知之人才不惑,至勇之人才不惧;而不是说:小仁之人就可无忧,小知之人就可不惑,小勇之人就可不惧。此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稍后的《中庸》将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6](p.28)可见,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必须坚决、持久地保持之,有时甚至要不惜牺牲生命去维护之。因此,孔子才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p.163)因为一旦抛弃了“仁”,君子也就不成为君子了。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p.36)此思想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如孟子曾说: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之处,就在于君子的内心所向不同。君子一门心思全在于仁和礼。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他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对于君子而言,不是仁爱的事情不做,不是合乎礼节的事情不做。如果能这样,即便有时遇到飞来横祸,君子也不会由此感到痛苦。[5](pp.197-198)

    那么,仁的实质是什么?君子怎样在行动中去践“仁”呢?在孔子看来,首先,“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爱人”,这样,一个人若能以爱心待人,也就是在行仁了。因此,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p.131)其次,“仁”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孝悌”,这样,一个人若能行孝悌,实际上也就是在行仁了。所以,深得孔子思想精义的有子才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p.2)第三,仁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从眼前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重要方法。因此,当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3](p.65)最后,身为仁者还要具备恭、宽、信、敏和惠等五种素质,一个人在做人过程中如果能体现出这五种素质,也就是在行仁了。所以,据《论语·阳货》记载,当“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p.18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p.187)君子既然具备上述仁的素质,自然不执着于一己之私利,也就愿意“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3](p.129)在与人发生误解或矛盾时,君子自然是反省自己的言行中的不足,这样,才有所谓“君子求诸己”[3](p.166)的说法。

    与君子相反,小人虽可能也会爱人,不过,他或她一般只是爱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且往往优先考虑的是保全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毫不顾惜他人的利益,这样,小人自然不愿意做“成人之美”的事,相反,喜欢做损人利己的事,即“成人之恶。”小人既然将自己看得如此之重,一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总觉得自己简直是真理与美德的化身,过错都在他人身上,自然只会“求诸人”[3](p.166)

    2.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义”和“利”这一对重要范畴的含义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对关系密切的含义:一是,当“义”总指道德品质时,与此相对的“利”一般指经济利益;另一是,当“义”指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时,与此相对的“利”一般指少数人甚至个人的私利。做人必然要与“义”和“利”打交道。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与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其是君子还是小人: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义”,那么,他或她就是在做君子;一个人若优先考虑的是“利”,那么,他或她就是在做小人。因此,孔子明确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p.39)同时,据《论语·阳货》记载,当子路问:“君子尚勇乎?”时,孔子答道:“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p.190)可见,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其后,孟子、墨子和荀子等人都继承了孔夫子力倡的君子“尚义”思想。例如,《墨子·贵义》说:“万事莫贵于义。”[7](p.439)《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8](p.164)主张人之所以贵于万物,就在于只有人才独具“义”这一高贵品质。

    需指出,在孔子心中,义和利之间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像后儒如董仲舒所说的那样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片面的)。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3](p.36)涩泽荣一就认为,这段话并不表明孔子轻视富贵,孔子的本义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过,必须“以道得之”。如果不是合于正当的富贵,则甘愿处于贫贱,所谓“君子固穷”是也;[3](p.161)假若是本着正道而得的富贵,则可心安理得地拥有。正由于此,孔子才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由正道而致富,虽当卑贱的执鞭之人也无妨;如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则宁可贫贱。[9](pp.78-80)这说明,一个人若坚持以义制利的做人方式,他或她就是在做君子,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当代中国,就是指合乎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规范的正当挣钱手法;一个人若眼中见利不见义,“穷斯滥矣”,[3](p.161)那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同时,正由于君子优先考虑“义”,而小人优先考虑“利”,这样,只有君子才会以道义来团结人,而小人则会为了一时的私利而相互勾结。所以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3](p.17)

    3.礼

    在孔夫子看来,与小人常常“无礼”或虚情假义地按“礼”的方式以待人接物正相反,君子的立身之本在于“礼”。因此,孔子要求想要成为君子的人在平日的修炼中要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p.81)当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3](p.190)这从正反两面告诉人们,身为君子者,一定要做到知礼,切不可不懂礼节。在修养君子的过程中,“礼”何以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p.78)这说明“礼”在培育君子的过程中作用巨大:一个人若仅注重自己容貌的端庄,却不知礼,就容易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容易流于懦弱;仅有敢做敢为的勇气,却不知礼,就容易盲行而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容易待人尖刻。“礼”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孔子力倡身为君子者要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离经叛道。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pp.63-64)并怎样才能做到“约之以礼”?那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p.123)身为君子者要知礼并能依礼而行的思想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如,据《孟子·离娄下》记载,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5](p.197)明确主张君子之所以是君子,其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以礼存心”。当然,君子要守礼,就必须知道礼的实质,切不可只守礼的形式。那么,礼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可从孔子回答“林放问礼之本”的言论里得到答案。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p.24)可见,在孔子心中,就一般礼仪而言,其本质在于朴素俭约,而不在于铺张浪费;就丧礼而言,其本质在于用心来表达失去亲人的悲伤之情,而不在于仪式是否周全。

    4.智

    孔子将“智”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又曾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3](p.166)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人们,身为君子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智慧与能力。由于孔子主张人的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且,又多主张“知而获智”的智慧观,正如《释名·释言语》所说:“智,知也,无所不知也。”这样,身为君子者若想拥有高超的智慧,必须努力通过学习获取丰富的知识,并将之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知识。因此,孔子力倡身为君子者在平日生活里必须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p.9)结果,身为君子者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当然就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而不是只能做某一方面的事情,这才有了“君子不器”[3](p.17)的说法。同时,君子既然有了丰富的知识,才有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为了使自己能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必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3](p.177)以使自己的言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10](p.9)与君子不同的是,小人虽可能也多少有些知识,但一定只是“半桶水”,自己感觉非常良好,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中心,地球都要围绕自己转,顺理成章地,小人就往往不知天高地厚,进而自大、自负、自满、自吹、自我感觉良好、“骄而不泰”[3](p.143);而一旦遇到挫折,犹如飞上天的肥皂泡,飞得越高,跌得也越重,并且是一跌就破,自然也就易自馁、自悲、怨天尤人;自然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于是,因“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3](p.177)结果往往会做出损自然而利自己的事情。小人既然太过于看重自己的一己私利,往往就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心情自然也就开朗不起来,结果时常心中“长戚戚”。[3](p.77)

    也需指出,综观《论语》里的言论,孔子主张身为君子者德与智要并重,不过,孔子论君子的修养的确又更多地从德性方面入手去阐述,这之中隐含有德胜才才是君子的思想。此思想经后人的发挥,至司马光而达到极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一《周纪一》中有一段“名言”:“夫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11](pp.14-15)这就为伪君子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因为一个人的德性较之其才智更难被他人考评出来,重难以考评的德而轻较易测量的才智,就为有些小人作假留下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5.信

    “信”从“人”从“言”,指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3](p.6)据《论语·为政》记载,当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时,孔子回答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p.17)等等。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孔子明确将“信”作为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受孔子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谚语也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与此相反,小人往往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过,孔子极力推崇“中庸”德性,并且也重“义”,而《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里说得明确:“行而宜之之谓义。”朱熹的注是:“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6](p.28)这意味着“中庸”和“义”里都本含有“时中”的思想,这表明,孔子并不将“信”看作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认为“信”要服从“义”,“义”为更高的原则,在“信”与“义”不可兼得这种特殊情况下,提倡人们牺牲“信”而成就“义”。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5](p.189)如果一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而只管自己要信守诺言,那就是“小人”,是末等的“士”。此思想从孔子与子贡的下述对话里可以明确看出来:“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3](p.140)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谱系中的诸德目是有一定的先后次序的,若结合《论语》中的其它言论及儒学常被人称作仁学的事实看,孔子是将“仁”放在其伦理道德谱系中的首位的,而“信”的位置则要低许多,它不但排在仁、义、礼、智诸德目之后,比耻和孝的地位也要低。并且,依孔子的观点,从“信”的角度看,有两种类型的“小人”:一是平日说话习惯于信口雌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者,正如《增广贤文》所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另一是过于迷信“信”,甚至即便牺牲“义”也要守“信”者。

    6.“忠”与“恕”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p.39)这说明“忠”“恕”在孔子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孔夫子提倡导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让人学做“君子”,由此可见,“忠”和“恕”在君子人格里的重要性。

    在孔子心中,“忠”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p.39、65、167)朱熹的注是:“尽己之心为忠。”[6](p.23)此种解释不但颇切合孔子讲“忠”的本义,而且与郑玄的思想也是相通的。据郑玄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的“注”讲,“忠”是“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12](p.160)合而言之,“忠”的主要意义是指内心的诚、敬,引申而有不欺、无私、直、信实等义。[13](p.100)这意味着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指对别人尤其是对上级真心诚意、竭心尽力之义,[3](p.252)一个人只要真心诚意为别人做事,真心诚意与别人交往,那就是做到了“忠”,此时的“忠”里并不包含后世所讲的“忠君”思想。[14](pp.138-139)在孔子看来,“忠”是君子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孔子说:“君子……主忠信。”[3](p.6)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p.3)将“待人是否忠诚”作为每日第一件需要反思的事情,对“忠”的重视溢于言表。与此相反,小人一般既没有坚定的信仰,又往往缺乏诚心,还习惯于将一己私利置于突出位置,为了谋取一己私利,常常“朝三暮四”,因此,小人一般不依“忠”的法则待人处事。

    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孔子明确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p.166)这至少可以说明两点:(1)对于“恕”,孔子自己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p.39)因此,朱熹说:“推己及人为恕。”[6](p.23)此种解释极合孔子讲“恕”的本义。(2)在孔子心中,“恕”较之“忠”更易实施,从而更具普适性。其内在原由,杨伯峻解释得颇为合理:“‘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德,未必每个人都有条件来实行。‘恕’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谁都可以这样做,因之孔子在这里言‘恕’不言‘忠’。”[3](p.167)与此相反,小人不但常常难以做到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还常常只图自己快活,却不管他人的感受与死活,相应地,小人往往采取“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不地道的待人方式。

    7.勇

    孔夫子将“勇”作为君子的“三达德”之一,其重视“勇”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孔子又明确主张:“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3](p.146)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3](p.22)这说明,身为君子者为人必须做到果敢、刚毅、刚强、刚正、正派、耿直,而不能走邪路或歪路,也不能软弱无能。但是,孔子曾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p.190)可见,在孔子心中,作为君子,“义”的重要性要高于“勇”。同时,孔子之后的儒家对待“勇”的态度有变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不太看重勇。如,孟子本人主要提仁、义、礼、智,不太尚“勇”。另一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看重勇。荀子在继承孔子重视“勇”的基础上,对“勇”作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例如,《荀子·性恶》根据“勇”的程度,将人分为上勇之人、中勇之人和下勇之人,并认为上勇是大智大勇,中勇次之,下勇是匹夫之勇,逞一时之快。同时,《荀子·荣辱》根据“勇”的性质,将人分为狗彘之勇者、贾盗之勇者、小人之勇者和士君子之勇者。[15](pp.70-72)

    8.中庸

    孔子深深地认识到,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相应地,做人也就不能死守规则,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找到一个恰当的应对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能以“时中”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那就是君子。反之,做事不彻底,“适可而止”;做人模棱两可,是非不分,庸碌无能和俗气,这就是在做小人。因此,“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6](pp.18-19)那么,何谓“中”《论语》并未记载孔子直接解释它含义的言论,与此有关的言论主要有二: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3](p.8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3](p.64)对于“中庸”一词的解释,最著名的要数北宋著名学者程颢和程颐。据《二程遗书》卷第七记载,二程兄弟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16](p.100)稍后的朱熹极其推崇此解释,不但将之原封不动地移至自己的《中庸章句》里,而且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里对“中庸”这一书名的解释基本上也是复制了二程兄弟的上述思想。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6](p.17)可见,“中”的本义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恰到好处之义。过与不及都不是恰到好处。例如,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之语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好,就意味着此人的高低肤色等均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就是“中”。这样,“中”没有不彻底之义。假若一事有十成,做至十成才是恰到好处,才是“中”;做了九成是“不及”,做了十一成是“过”。“中”里也无模棱两可之义。若甲、乙对做某事各有一意见,在这两种意见中,如果甲的意见正是做此事最恰当的方法,那么,他的意见就是合乎“中”的,自不必也不能将其打对折。假若乙的意见不合乎“中”,即使打对折,仍是不恰当的。真正持中庸的人断不会这样做,而只会采纳甲的意见。同时,“中”里也没有“两端”或“中间”之义,在孔儒看来,各执一端与专执其中都有失偏颇,他们非常反对这种处事态度。在孔儒心里,“中”是相对于事和情形说的,“中”会随时变易,要真正做到中庸,必须有权变思想,这就是儒家在《中庸》里所说的“君子而时中”。“时中”,也就是随时变易之中,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如南宋陈淳在《北溪字义·经权》里所说:“权,只是时措之宜。‘君子而时中’,时中便是权。天地之常经是经,古今之通义是权。问权与中何别?曰:知中然后能权,由权然后能中。中者,理所当然而无过不及者也。权者,所以度事理而取其当然,无过不及者也。”可见,一个善守中庸的君子就是既要固守中正之道又能敢于打破常规的人,以便将面临的不同事情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是一种多么恰当的做人方式!因此,《二程遗书》卷六说得好:“惟善变通,便是圣人。” [17](pp.55-72)

    9.文质彬彬

    孔子以文与质对举。“质”指人直接得之于自然的先天素质,“文”指人后天习得的素质。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p.61)认为一个人若朴实多过文采,就显得有些粗野;若文采胜过朴实,又有虚浮之嫌。只有文采与朴实相互协调的人,才可称得上君子。可见,“文质彬彬”是形容一个人既文雅又朴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一种修身境界。此观点与今天讲的自然美与素养美要相结合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孔子的这一主张为后世学者所发扬光大。如《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5](p.319)认为人的身体相貌是天生的,一个人即便天生丽质,假若其心灵不美,这种外在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之处;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用素养美来充实自然美,使自己兼顾心灵美和外在美,这种人才称得上是圣人。程颐主张一个人若是“君子”,其“文”与“质”就要相互平衡,而不能“文过质”。程颐说:“君子不欲才过德,不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质者莫之与长。”[16](p.320)综观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相对而言,儒家似乎更注重“文”,而道家又好像更在乎“质”。不过,“文质彬彬”的观点对当代中国人的做人方式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告诉人们,在做人时要将自然美与素养美结合起来,不能厚此薄彼。

    10.和而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要人做人中人,而不是人外人,这样,自然就会与他人打交道。孔子认为,从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里可看出他或她是一个君子还是一个小人。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p.141)这表明,在孔子看来,一个在与他人相处时,如能做到“和而不同”,那就是在做君子;若是“同而不和”,那就是在做小人。那么,什么是“和”的做法?什么是“同”的做法?综观中国先哲对“和”与“同”的论述,尽管“和”与“同”的含义均多种多样[2](p647、1684),不过,当它们作为一对概念并用,且用以指为人处世的方式时,二者的主要含义是:“和”具有将多种不同因素、不同成份以一定的比例调成具平衡、协调、和谐、恰到好处关系的“新”事物之义,是“以他平他”;[18](p.470)“同”只是将单个因素、单一成份的简单相加而已,是“以水益水,水尽乃弃之,无所成也。”[18](p.470)正如《国语·郑语》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8](p.470)可见,用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的“和”,本是指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养成一种具共生取向的和谐发展的独立人格,不要为了一味求同而放弃自己的个性,以至于形成一种依附性的人格;并且,要于不同意见或不同个性中谋求一种“执中”或和谐的状态。[19](p.75、91)与此相反,“同”是指抹杀不同人的个性来谋求单一性的一致之义,因此,以“和”待人接物者是君子,以“同”待人接物者是小人。

    11.谦虚

    综观《论语》,孔子只有一次提及“虚”字。孔子曾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3](p.73)这里的“虚”指“空虚”,并无“谦虚”之义。并且,《论语》里没有出现“谦”字。这表明孔子基本上没有从正面明确将“谦虚”视作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不过,《论语》里记载了一些孔子按谦虚方式去做人的言论。例如,孔子曾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的学生子贡马上就说:这是“夫子自道也。”[3](p.155)孔子又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3](p.7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p.7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p.72)等等,这些言论给人描绘的是一个何等自谦的孔子!并且,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3](p.71)由此可见孔子非常推崇《周易》的思想包括其中的做人之道。而《周易·谦》里明确有“谦谦君子”[10](p.61)一语,这也间接说明孔子实际上是将“谦虚”视作君子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的。毕竟,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3](p.41)这说明孔子所推崇的君子式做人风格往往具备重践行而轻言说的特点。同时,孔子曾明确说道:“君子泰而不骄。”[3](p.143)并且,孔子又力倡不言之教。“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3](pp.187-188)综合这几方面的证据,得出以下结论应该不会脱离孔子的原意:孔子本人尽管未从正面明确提出将“谦虚”视作君子宜备的心理素质,不过,从其反对“骄”的为人方式及身体力行“谦虚”的做人方式看,孔子实际上将“谦虚”视作君子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为什么“谦虚”是君子所拥有的心理素质之一呢?因为君子富有知识,清楚地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自然也就能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进而会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来待人处世。与此相反,小人不知天高地厚,常常夜郎自大,也就经常目中无人,“骄而不泰。”[3](p.143)

    12.自强

    《论语》里没有出现“强”字,更不会有“自强”一词。这表明孔子基本上也没有明确将“自强”视作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不过,《论语》里记载了一些孔子按自强方式去做人的言论。例如,“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p.71)孔子一生都能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自是一个践行“自强”的良好榜样。孔子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内在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身为君子,既时时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为了一步步地尽可能使自己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自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做到自强不息;另一是,孔子非常推崇《周易》,而《周易·乾》里有一句“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它自会对孔子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到自强不息,孔子主张君子要善于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而有针对性地修养自己的品行。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3](p.176)同时,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做到“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3](p.177)由此可见,孔子实际上也将“自强”视作君子人格的重要特质。与此相反,小人在平日往往缺乏恒心与毅力,又不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故而不善于自强不息。结果,小人在行事时,一旦得势,往往弹冠相庆;一旦遭受挫折,常常心灰意冷,怨天尤人。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全两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序)[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全二册) [M].冯逸、乔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清]孙诒让.墨子闲诂[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8][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9][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人生·道德·财富[M].王中江,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10]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全二十册)[M].[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6.

[1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

[13]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沙:岳麓书社,2003.

[14]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的价值审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杨春晓.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J].心理学动态.1997(3).

[16][宋]程颢、程颐.二程集(全二册)[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17]冯友兰.新世训  生活方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8]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19]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附1:英文摘要

Thirteen Standards Confucius Defined on the Gentleman and the Villain

Wang Fengyan   Zheng H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Abstract: The dichotomy personality type theory of the “gentleman--villain” refers a kind of theory of personality type, which mainly makes ethical level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ability and wisdom size) as the standard and divides the human into the gentleman and the villain according to this standards. It is one kind of important theory of personality type that proposed by Confucius, and it has had lasting and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of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eyes of Confucius, a person is a gentleman, if one’s mental and behavior is properly reflected 13 kinds of quality--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rites, wisdom, sincerity, loyalty, forbearance, bravery,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gentleness, harmony, modest and self-improving; on the contrary, a person is a villain, if one’s mental and behavior is basically not reflected 13 kinds of quality.

Key words: The personality type theory; Gentleman; Villain; Standard; Confucius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