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应用研究课题申报

3.研究价值

国内外理论建构的研究卓有成效,至于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角度来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则是少有人涉及。在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培训者仍然以灌输为主,不考虑教师的原有水平,这种培训形式很难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给中小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教师的个人知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点,参与式培训、体验式学习方式、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可以说,这一切正昭示着关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研究将成为国内外学校知识管理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之一,将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研究新视角,具有广阔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教育领域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典型的知识行业,对教育知识进行管理是提高教育知识的共享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知识管理的成功与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21世纪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领域,教师拥有最高的知识势能,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教师的知识管理是研究整个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的突破口。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本课题打算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可归纳为四个提高和一个发展。四个提高是:教师利用知识的自觉性得到提高;教师的知识层次得到提高;教师知识的系统性得到提高;教师知识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一个发展是:教师的专业化得到发展。

2.具体目标

在教师参与课题的行动研究中维护更新个人知识体系,将个人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个人经验性的隐性知识提升至理性化、显性的知识;将个人无意识的学科行为上升为自觉化的学科行为;从个人旧的经验和显性知识中发现新的规律、新的知识;让其他人可以分享你的个人知识。

⑴理论研究达成目标:搜集、整理国内外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及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相关理论,不断学习,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⑵实践操作达成目标:建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点(体系),包含下列要素:制度、政策、组织;网站、主页、博客;例会、活动、沙龙;校刊、文集、档案等。

建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点(体系),形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体系。

3.子课题设计

⑴面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个人学科知识管理策略应用与研究

负责人:陈 

主要成员:胡占华、吴惠英、谢明芬、周菊芬、唐卫英

⑵面向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应用研究

负责人:顾艳宇

主要成员:贺  梅、梅  健、何  艳、覃兆俠、陈宗保、朱新艳、何映娟

⑶生物教师创新精神与专业发展的研究

负责人:俞益勤

主要成员:许  冰、蒋  红、支晓伟、汪 

⑷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负责人:叶 

 

主要成员:沈  明、李  慧、汤炳兴(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黄兴丰(常熟理工学院讲师、博士)、龚玲梅(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陈建平、申  国、支耀红、韩  勤、束云龙、陈卫忠、龚红梅、华  丹、濮  维、王宇红、钱艳文

 

⑸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

 

负责人:张晓芳

 

主要成员;赵卫成、奚丽萍、陆  珂、陈华伍

 

⑹初中英语“学案”导学与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负责人:陈岳庆

 

主要成员:徐莉芳、孙  平、张敏雯、金  辉、邓丽玉、钱晓燕、马文丽、陶友红、支晓伟

 

⑺教学策略与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系的研究

 

负责人:吴惠英

 

主要成员:谢明芬、周菊芬、胡占华、陈燕、唐卫英、王  玉、陈  红、于  立、徐晓峰

 

⑻导入本国文化,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负责人:周菊芬

 

主要成员:谢明芬、胡占华、陈  燕、唐卫英、吴惠英

 

4.研究内容与重点

 

教师知识管理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类与挖掘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挖掘过程。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保存、共享、创新与扩散,提升教师个人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更能激发教师适应教学改革的动机与再学习的动力,从而最终提高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的知识素质,提升其能力结构。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是探索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它包括分析教师对个人知识管理资源的需求,建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和专业知识体系,建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准则和文档命名规范,选择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维护教师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教师个人专业知识资源的技巧;构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它包括建立管理组织,制订激励政策,营造文化环境,构建技术平台,加强校际协作等。如:

 

⑴为教师提供多种编码程序(数字与符号、单词与文本、人和物体);

 

⑵为教师创造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例会、活动、沙龙等);

 

⑶以本课题为载体,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QQ群、备课组、读书小组、兴趣团体等);

 

⑷为教师提供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报刊库、书籍库、文件库、软件库、档案库等);

 

⑸应用BlogWiki搭建教师专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平台(发表教后记及专业生活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