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初中)灵动教育整体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实施灵动教育,奠基幸福人生
苏州市第十六中学灵动教育实施方案
 
苏州市十六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校风纯正。从创办初期提出的“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合格公民”办学宗旨,到本世纪“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办学思想,在一个世纪发展进程中,一脉相承,永固弥心。百年老校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以其独特的“人本”理念闪烁着教育人性的光辉,从两院院士吴传均,到国际象棋大师徐俊,在名人辈出的历史画卷上,百年名校谱写的每一个篇章都生动再现了教育“促人生长,使人幸福”的终极价值。
“灵动教育”的办学思想,一方面是基于教育应该是鲜活而有生气、别致而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智慧而有高度、敬业而有胸怀,而学生应该是健康而有阳光、快乐而有灵气。另一方面是由于我校的教师素养、文化底蕴也到积淀一定的深度,学校的发展也已到达一定高度。
今天,古今交融,多元并存的十六中学遵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尊重和关注生命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思考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全面实施灵动教育。   生命的灵动需要灵动的教育。我们坚信,灵动教育一定能为百年老校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让教育充满无限灵动,让生命焕发蓬勃张力!
 
灵动教育实施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定义灵动教育
灵动教育是贯彻德育为首,落实三项规定,深化素质教育的一项教育实践,是基于生命成长,尊重个性差异,凸显以人为本的一项教育奠基工程。
根据《新华字典》解释,“灵“指“活动迅速、聪明”,亦二指“灵魂、心灵”;“动”指“活力”,亦指“变化、发展、时时都在萌生新的东西。可见,“灵动“一词可理解为“聪明、活力、创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灵动”一词释为“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
将灵动之义引申于教育,灵动教育可定义为:通过学习与活动,让教育直抵人的内心,唤醒灵动的生命意识,培养灵动的思维特性,塑造灵气跃动的性格品质,孕育灵气与活力,激发灵性与智慧的一种教育活动。
 
基于灵动的含义和灵动教育的定义,我们将灵动教育作如下定位:
灵动教育,超越教化,砥砺心灵 ;
灵动教育,开启智慧,激发灵性;
灵动教育,崇尚品格,孕育灵气。
第二阶段:提炼灵动教育内涵特征
灵动教育以“灵性、创新、智慧、灵气”为关键词,它触动人的心灵,润泽人的生命,发展灵动生命,开启智慧人生,融教书与育人为一体,纳知识与德性为一炉,始终彰显生命关怀。由此可见,灵动教育是富有人性的个性教育,这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它遵循了如下几个特性:
    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题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并完善人的主体性。抓住人的主体性特征,就是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尊重生命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文化的科学发展,建设一种师生广泛认同,能植根于师生内心,作用于师生言行,体现学校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取向的学校文化,也要求我们选择以尊重、和谐、民主、科学和开放为特征的主体性教育。
灵动教育就是要积极遵循生命的主体性,将校园、班级、课堂上的话语权、教育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这种自我的天地里能够不断体验、认识、升华和成长,这就是“灵动教育”对“触动人的灵魂和心灵,让教育直抵人的内心”的教育本质的还原。
     动态性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变得聪明。“动”指“变化、发展、时时都在萌生新的东西。” “灵动”指 “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由此可见,灵动的生命是丰富的、发展的、变化的。 灵动教育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舒展学生个性,不断挖掘软硬件资源的潜力,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发展的平台,为每个孩子提供多样尝试机会,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孩子多彩的人生打好丰厚的底色,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真性:
教育只有通过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用欣赏、尊重和成就去发现和开掘每一个学生生命最灿烂的辉煌,让孩子带着阳光和信心,弘扬智慧,彰显活力,健康茁壮成长。
    生成性:
教育具有太多的生成性。
从人的角度来看,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人的发展具有太多的偶然性,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因为,学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他本身就是写小说的主人,他本身就是主角,只要我们真正把孩子看成是主人和主角,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和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是具有生成性的。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课程不只是文本,它更是一门体验课程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悟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因为面对文本,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解读,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感悟,这就需要课堂必须是开放的、生成的。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跟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知识要实现增值,就是原来知识在文本形态里面,在课程标准、在教科书里边,它可能只有一种解读、一个维度、一种含义,但是,通过师生的交往、互动、对话,这个知识获得有多种解读和多种含义并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要实现知识的增值,教学必定是开放的、生成的。
第三阶段:制定灵动教育目标
目标之一:办“有灵魂”的学校。
①以人为本,形成灵动管理体制。
②以文化人,建设校园灵动文化。依托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绿色生态、灵而生动的自然环境;以文化人,建设智慧共融、自主发展、个性生长的人本环境,以校园的净化、美化实现其感化功能。
目标之二:塑“有胸怀”的教师。
通过校本教研,学案导学,课堂引领,科研推进等有效途径,建设一支能育人,善教书,勤钻研,有智慧,会创新的教师队伍,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管善管、勇于开拓的管理团队。
目标之三:育“有灵气”学生
以尊重差异,个性发展为育人理念,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打造一支有志气(积极进取、目标远大);有正气(品德高尚,习惯良好);有朝气(迸发活力,健康阳光);有才气(厚积薄发,才干出众);有灵气(兴趣广泛,质疑创新)的学生队伍。
第四阶段:落实灵动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让校园文化成为灵动教育的土壤。
1、 依托百年底蕴, 构建“八园文化”。
2、 提炼办学精髓,凸现“圆融文化”。(天人合一,古今荟萃,中外交融)
3、 遵从主体地位,建设“班级文化”。
4、 提升育人理念,提炼“校训文化”。
二、       让德育活动成为灵动教育的载体。
1、育人工程全员化。(德育导师制:学校、家庭、社区)
2、常规管理网络化。(全校教师督导队—-年级师生组护导队---学生值周队)
3、校园活动系列化。(围绕以德育主题月为平台,形成校园系列主题活动)
4、评价体系多元化。(英华之星多元评价体系)
三、让幸福教师成为灵动教育的源泉
1、面向全体、专业引领;
2、整体把握,层级培养;
3、骨干辐射、个别指导;
3、拜师结对、平台促进;
4、校本教研、科研提速。
三、让对话课堂成为灵动教育平台
1、彰显对话,互动分享
2、 多种策略,自主高效
3、 多元互动,思维活跃
四、让校本特色成为灵动教育的渠道
1、开设多样的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2、以国际象棋为主打课程,带动课程深入发展。
五、让评价体系成为灵动教育的基地
1灵动课堂的六大评价指标:
①学生思维:活跃、专注、发散、求异、变通、创新;
②学生行为:文明、敏捷、快速、机灵、自律;
③学生气质:有灵气、有品味、欣赏美、素养高;
④师生情绪:稳定、平和、宁静、激情;
⑤课堂氛围:和谐、包容、生动、投入;
⑥教学效果:高质量、高效益、高优化、高品位。
2灵动学生评价的八个方面
①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②欣赏、表现与创新;
③确立目标与自主学习;
④表达、沟通与分享;
⑤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⑥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
    ⑦主动探索与研究;
  ⑧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