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适应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重庆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一级子课题

    《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适应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适应时代要求

    1、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形势要求。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着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是世界各国面临挑战而采取的主要对策。我国目前正大刀阔斧地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构建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问题,而立足于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就要求进行管理改革。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纲要》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把中央过于集中的管理权力分配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努力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协调统一。作为首批重庆市级重点中学,在课程改革及其管理上都必须起到实验性和示范性作用,建设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已时不我待。

    2、适应重庆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200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重庆市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在近期确认一批示范高中,以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建设带动高中教育整体发展。示范校的创建,要经过初期探索、规范发展、形成特色、成熟发展几个阶段。明确的发展目标、清晰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持续的发展能力、优质的教育资源、强烈的创新意识、科学优化的管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等是示范校的标志。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一个组织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要实现创建示范校的目标,就必须在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方面加强探索,把落实发展目标、贯彻办学理念、打造办学特色、促进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措施,通过民主和集中的程序,建立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平台,将各种资源整合,按规律办事,形成强有力的制度,并以此形成学校共同的组织文化,引导全体成员自觉地创造,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理念、课程改革、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办学特色等方面,显水平,出成果,更好地发挥示范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适应校本管理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个组织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是管理,是管理机制的创新。在较长时间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管理体制是僵化的外控式管理模式,学校是被动的客体,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缺乏创造性,效率低下,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学校作为市场运作体系中的一个竞争主体,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行为,学校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我们认为,示范高中的创建过程,也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过程。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发展作出规划,形成制度,建立保障措施,把办学理念、特色、文化建设、师生发展的目标变成具体的行动方案,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持续发展、自主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就是从外控型管理模式转向学校自我管理的内控型管理模式,实施校本管理,我国学校教育体制也正朝着这个方向改革。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在部分省市启动。上海一些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非常重视内部管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示范校的建设和发展。然而,从整体上看,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初期阶段。基于此,我校提出了"示范高中管理机制的适应研究"这一课题。

    (二)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它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认识路线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我校对"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研究,正是秉着认识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而服务于具体的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革新,提高管理水平。

    2"三论"理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系统信息、控制问题的综合性横向科学。其中的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科学,在运用系统理论分析研究各种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一般遵循四条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就是从整体出发研究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规律。(2)结构功能原则。就是依据结构、功能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研究各种系统,把握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发展规律。(3)目的性原则。研究任何一个系统,要了解和把握它所趋向或追求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促使该目标的实现。(4)最优化原则。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使系统实现最理想的目标。

    3、校本管理理论。

    校本管理,学校管理的国际趋势。校本管理起源于美国,它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学校改革运动而产生的全新教育管理理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各国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管理理念。该理论应用于学校管理,具有以下四个原理。

    原理1:差异原则。达成目标的多样化;强调管理的灵活性。

    原理2:责权对等的原则。为了寻求效率和问题的解决,该原理认为:①校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授权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因为"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学校拥有自主管理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管理是一种以权责相等为核心的分权管理。②学校中的每个人既是权利活动的主体,也是承担责任的主体,他们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任。

    原理3:自我管理的原则。自我管理,积极探索,承担责任。

    原理4:人的主动性原则。发展人的内在资源,即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注重主体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校成员的广泛参与,即提倡校长、教师、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对学校事务给予更多的参与。

    (三)我校具备完成该项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学校有良好的科研传统和浓郁的科研氛围。我校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先后进行了"单元目标教学"的课改实验,提出了"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十六字教改方针和"低起点,缓坡度,重能力,达目标"的教学思想。本世纪初,我校"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六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两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并获重庆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内部管理与评价的改革,努力构建"教育思想--工作目标--评价机制"的现代管理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初步形成了教育思想体系,管理目标体系,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上实践探索为课题的研究实验提供了借鉴和参照的宝贵经验。

    学校有一支团结务实、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师资力量强,为课题的研究实验提供了关键性的人力和智力保障。

    资料齐全,设施齐备。我校有千兆校园网,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有设施功能齐全的实验室等,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资保证。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1、目的:

    1)通过"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课题研究,确立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体系,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发挥部门职能,探寻管理规律,构建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策略,力图解决管理工作中的理论问题、规范问题、效率问题、积极性调动问题、导向问题等重大问题。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使行政干部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具有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懂管理之术,通经营之道,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市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中华名校。

    2、意义:(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推进学校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

    2)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有利于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校理论战线,200210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管理,就是""的强制与""的疏导的辩证统一。""的基本职能是控制,目的在于约束行为,形成规范。""的基本职能是协调,目的在于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所谓机制,一是指相对独立的各种要素结合而成的一个系统,二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作方式。

    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是指学校内部管理各要素组成的系统以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作方式。学校内部管理是指学校对人、财、物、事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动用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等手段,组织和领导师生员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完成目标的活动过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建立起符合示范高中要求的发展、实施、保障的管理机制,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行状态。

    三、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充分学习现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具体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课题研究遵循现代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遵循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

    2、应用性原则: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研究的过程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融为一体,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学校内部管理实践中去,使研究和应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

    3、创新性原则:教育科研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特点、发现新规律。创新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衡量一项教育科研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课题研究中,不仅是研究成果的创新,也包含着研究内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技术的创新。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发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创造精神,构建一个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科学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4、实效性原则:古人云:"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摘自《齐民要术》),强调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按规律办事,追求效益,不做无效劳动。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搞花架子,应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多调查研究,必须务实,既然有投入,就应有产出。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学校内部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推动学校发展。

    5、发展性原则: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分析、研究学校的管理工作,以促教师发展、促学校发展、促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课题研究为途径,以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学校内部管理现状、建设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目的和意义、对建设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议等内容,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以此指导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采用调查法研究中,根据调查手段的多样性,采取访问、座谈以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

    2、文献研究法。建设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研究,属于综合研究课题类型,以行动研究为主,但一定会涉及教育和管理理论,因此,就要通过检索、收集资料,包括著作、杂志等。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继承与批判处理,以""为鉴,找出事物间的新联系、新规律,形成新观点,创造出新理论。

3、经验总结法。建设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研究,从本质上讲,就是行动研究,就是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反思。依据对学校内部管理研究的实践活动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概括现象,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逐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五、主要研究内容

    (一)确立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体系

    理念是先导。根据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初步设想对多方提出的管理理念进行梳理,提出管理理念三大板块,即"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发展为本"三大理念。这"三大理念"不是提口号,根本在于如何落实到管理行动中去?如何在"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相互间建设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文化?从而满足广大师生对人格尊重、平等竞争、情感激励、自我实现的需求。

    思想是灵魂。根据学校"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特长的充分发挥"的办学思想,初步设想通过实践探索,确立包括德育工作思想、教学工作思想、科研工作思想、后勤工作思想、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在内的管理思想体系。

    (二)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定位主要职能

    学校管理机制是一个系统,是由相对独立的各种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必须弄清系统的要素和结构框架。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结构严密的系统,校长全面负责,授权、分工,各部门保持相对独立,各尽其责,各显其能。

    管理工作目标的提出,其目的在于能将管理目的和任务具体化,使管理预定达到的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供测度的指标体系,能使管理者和工作者形成一种期望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对达成目标的强烈动机,推动他们不断接近目标、实现目标、向更高的目标前进。通过本课题的实践探索,确定学校上层、中层、基层的宏观与具体目标、近期与远期目标,依据目标而开展工作。

    各级部门必须明确管理工作权限,拥有自主管理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责与权对等,权利和义务的协调和统一,使各级部门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示范高中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校,专家管理,民主参与,社会合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制度体系包括:现代学校行政制度;现代学校人事制度;现代学校资产管理制度;现代学校财务制度;现代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现代学校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现代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等等。

    (四)构建机制,探索内部管理运作模式。

    学校内部管理是一种有目的协调工作或活动,管理者的根本职责不只是"",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惟其如此,我校力图在管理运作模式上进行实践探索,建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系列。示范高中的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地追求卓越和不断成长的过程,因此,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构建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结合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需要,首先以评价机制的构建为重点,并构建其它管理机制。

    1、评价机制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

    6)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2.12.18)等中央文件精神,认清教育评价的本质,明确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评价策略研究(如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评价角度、评价主体等等);

    2)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①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②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职业道德、工作能力、教育教学业绩、教研科研等等);

    ③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领导班子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

 

2、其它机制

    校本培训管理机制,校本教研管理机制,课程开发管理机制,德育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机制,科研管理机制,以及竞争、激励、保障、预警机制。等等。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2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044月至200412月)

    主要工作要点:

    1、撰写"示范高中内部管理机制的适应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组,搜集资料;

    3、研究人员培训;

    4、讨论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二)研究阶段(20051月至20061月)

    主要工作要点:

    1、搞好前期测查工作,完成前期测查报告;

    2、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成立子课题组,各子课题组制定工作计划;

    3、研究实施,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反思;

    4、理论学习,接受总课题组培训和指导,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一切活动;

    5、增强成果意识,提炼科研成果,撰写论文和阶段工作报告、研究报告,将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三)总结阶段(20062月至20066月)

    主要工作要点:

    1、资料整理,工作总结;

    2、提炼成果,撰写论文和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3、成果自评,申请结题。

    七、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测查报告;论文;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八、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领导组

    组长:赵支援

    副组长:郑恩义  屈英灿  王兴强  时盛荣

    主要职责及分工:赵校长全面负责规划与决策。郑书记、屈校长、王校长、时校长负责领导条块管理研究工作。时校长协助赵校长对课题研究作出规划。

    (二)课题实验组

    组长:赵支援

    副组长:郑恩义  屈英灿  王兴强  时盛荣

    成员:各处室行政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部分教师。

    主研人员:赵支援  屈英灿  王兴强  王有能  杨洪绪  文鹏  杨必新。

    1、课题实验组分组情况:

    1)党、工、群、团管理组。

    组长:郑恩义

    主要成员:王兴强  王有能  王健  钟景平  何桂林

    职责:党、工、群、团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2)教学、科研管理组

    组长:屈英灿

    主要成员:杨洪绪  杨必新  童永川  张锡昌  孔世明          盘如春  贾宏英  谢祖菊     

    杨介夫  康钦东  柳鹏

杨洪旗  王历辉  何扬建  钟景平 

    主要职责:教育科研、继续教育、教学、图书资料、教育技术装备等方面管理工作的研究。

    3)后勤管理组

    组长:王兴强

    主要组员:陈洪久  莫质武  胡德祥  梅耀武

    主要职责: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研究。

    4)行政、德育管理组

    组长:时盛荣

    主要成员:王有能      张正荣  赵庭华      康纪福  陶伯蓉  黄秀安  谭昌勉  何开科  谢祥和

    主要职责:负责对行政、德育等方面管理工作的研究。

    主研人员积极参与研究方案的制定与修正,协调课题组内部活动,组织和参加本组的研究工作,并负责提炼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参研人员按照课题组研究计划认真开展活动,撰写心得体会、科研论文。

    各子课题实验小组指定资料管理人员1名,负责整理该小组课题研究资料(包括培训资料、过程资料和成果资料),按规定时间内交教科室建立档案,统一保管。

    2、重点子课题分组情况:

    1)构建激励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创新机制

    组长:赵支援

    组员:郑恩义、屈英灿、王兴强、时盛荣、王有能,全体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2)学校党组织管理机制的优化

    组长:郑恩义

    组员:王有能、黄秀安、王建

    3)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组长:屈英灿

    组员:杨必新、童永川、张锡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4)学校工作目标管理的有效机制

    组长:王兴强

    组员:王有能、文鹏、杨必新、杨洪绪、陈洪久、周永

    5)学生规范行为养成的长效机制

    组长:时盛荣

    组员:张正荣、赵庭华、年级组长,班主任

    6)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构建

    组长:屈英灿

    组员:杨洪绪、杨必新、童永川、张锡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7)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促进机制研究

    组长:张锡昌

    组员:电教中心的所有成员

    8)教育科研机制的优化

    组长:杨洪绪

    组员:梁显政、邓忠、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9)中学活动课的管理机制

    组长:文鹏、杨必新

    组员:张正荣、赵庭华、童永川、张锡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10)学生心理障碍矫正的有效机制

    组长:张正荣

    组员:文岚、年级组长,班主任

    (三)课题管理组

    组长

杨洪绪

    组员:龙梅  敖刚  陈乾元

    主要职责:负责与总课题组、上级教育科研领导部门联系具体事宜。定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对课题研究成果和过程资料建档并妥善保管。对课题经费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执笔人:赵支援 郑恩义 屈英灿 王兴强 时盛荣

              杨洪绪 王有能   杨必新

    OO五年一月

    附:主要参考文献推荐:

    1、周鸿,《创新教育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0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37月第2版。

    3、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4、王德清,《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20029

    5、王德清,《现代管理学原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

    6、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7、刘居富、肖斌衡,《现代学校管理研究》,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20004

    8、陈安福,《教育管理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4

    9、安文涛,《学校管理研究专题》,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10、安文涛,《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1、邓清兰,《学校管理体制研究》,北京出版社,1995

    12、萧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13、杨永博,《中国名校管理集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14、张耀源、蒋长好,《现代学校管理务实丛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15、陈孝彬,《学校教育管理科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6、袁祖望,《中外教育管理比较》,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17、彼德·杜拉克,《有效的管理者》,台湾: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7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