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文献研究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文献研究综述

线形标注 3: 标题线形标注 3: 提要徐建平,黄立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本文于20051月发表在《中小学管理》

线形标注 3: 正文摘 要:在近5年有关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的文献中,涉及学校管理的如下问题:教学管理、教材管理、教师管理与评价、校长行为、政府职能、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协调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管理;研究综述

近期,笔者在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新课改”研究类文章近300篇,其中,从教育管理角度研究新课改的,仅占10%。可见,教育界目前对新课改中学校管理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从先期进入新课改实验的学校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管理者还远远没有进入角色。难怪有人要说,新课改“成在教师,败在管理”。目前,管理缺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近5年来,我国教育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新课改中学校管理问题的研究,作一梳理,以期引起人们对新课改中学校管理问题的关注。

一、新课改中的管理问题

文献所反映的新课改中的学校管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既有的教学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冲突

对新课改追求的学生发展的内涵,许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并未深刻理解。一方面,他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学校工作的静态和有序性,强调控制的管理模式,害怕权力下放,不敢放手让师生都动起来,也不敢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另一方面,他们对新课改强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三维整合的观点,并不理解,更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在操作中,课堂教学便出现了片面强调所谓的活动,而忽视“双基”培养的现象,使“合作”、“激励”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出现两极分化[1]。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热闹”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知识学习,仍然是课堂管理的新课题[2]

2、教材的编写与发行存在管理缺陷新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太城市化,脱离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二是高年级的内容难度大,不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目前,教育部虽然已经就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审定、印制质量和价格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许多教材尤其是地方教材,在使用与管理上仍较为混乱。

3、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问题,并尝试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只侧重于应然和实然的描述阶段。这种状况导致现实中“对学校文化的描述和操作处于漂浮和混乱的状态” [3]。在实践中,更多的校长还是只看重学校的布置装饰、校徽、校旗、校服等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而对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组织文化层面的建设还关注不够。

4、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有待改变

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从管理观念到管理职能都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具体表现在:①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普遍不足,许多学校几乎没有教师培训经费。②未能组织有效的力量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溯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致使课改盲目上阵;仍习惯于听从上级的安排,自主性研究不够。③相应政策法规的制定滞后。学校急需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等迟迟不能出台。④监督评价机制仍延续传统模式。⑤社会宣传力度、社会发动都很不够。⑥对诸如“权力到底应如何下放,下放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各地的认识和做法都很不一致。致使教材选择权、课程管理权不能及时下放到学校。

5、社会动员不足,支持乏力有学者从政府、家庭、社区和传媒等角度,研究了新课改的社会支持系统问题,并特别强调社区在“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开展全面教育等方面,引导居民认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扩大改革的影响力和支持面”方面的功能[4]。目前,就全社会而言,人们对新课改的理解、参与和支持的力度均不够。地方博物馆、展览馆等校外课程资源,仍未被学校充分利用。如何将新课改的理念同家长、教师普遍关心的升学率有机结合起来?如何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新课改?这些仍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改中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文献中涉及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制度 :①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已逐步推广。深圳等城市学校已将小学班额降到35人以下,推广个性化教学。有些地方虽然班额仍较大,但教师也开始尝试分组式讨论和教学。②备课。新课改强调教师备课要从研究教材转向研究学生。新教案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备课笔记、课本批注、多媒体软件等。许多学校在备课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如将课前教案和课后教案相结合,让教师向研究型和反思型教师转变。北京的部分实验学校实行了集体网上备课制。吉林的一些中小学实行教师定量备课制等。③授课。哈尔滨的一些小学实行教学专业委员会制度、优质课认证制度等,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山东潍坊市的一些学校改革班级授课制,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试行“走班”分层教学制,对初中学生尝试无班级化教学,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④考试与学生评价。各种成长记录袋等评价形式被广泛运用,评价逐步由终极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考试由过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转向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考试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⑤督学制度。督学制度发生变化,强调为基层教师提供指导、咨询、服务的职能。

教研制度:与已往的研究相比,近期文章特别强调两种理念:一是“校本”的理念,二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校本的理念是指:①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②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③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校本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5]。校本教研要求在教研时,关注本地、本校、本班、本人的问题,立足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尝试叙事研究的方式,倡导教师间和师生间的合作。从形式上看,校本研究着重对备课、说课和评课制度进行改造。

2、教师管理制度

人事制度:目前,我国不少地区都试行全员聘任制和人事代理制,但教师的流动仍存在观念性和体制性的障碍。在一些中小学,骨干教师缺乏,没有新课改的带头人。针对优质学校教师不愿调动的情况,部分地区实施了将优质学校教师借调到薄弱学校的办法,这种“软流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再如:由于经费短缺,部分地区采取了几所学校合聘一个心理指导教师的做法。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师资,是许多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激励制度:许多研究者和管理者借鉴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强调用经济杠杆对教师进行激励。但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劳动并不能完全定量化和精确化,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不能走入激励的误区。现阶段激励方式呈多样化趋势,除了增发奖金、福利和评优等常用手段外,许多学校还将提供假期、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等,列入对教师激励的措施之中。评价制度在制定教师评价制度时,制定者需综合考虑教师工作对象的复杂多变性、教育教学的多因素、多变化,可比因素不易确定,教育周期长,教育效果滞后,教育成本的集体性等因素[6]。有研究者借鉴ISO9000族认证标准,尝试建立了ISO9000族标准下的教师评价模式,除常用的职责指标外,还增添了素质指标和绩效指标。也有学者认为,在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方面,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从理念上讲,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应采取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避免对教师分等分级。在评价主体上,河南一些实验校对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的“五评”模式,突破了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培训制度:师资培训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保障所有教师都能得到有效培训。目前,虽然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组织专家对全国200多万教师进行了培训,并实行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政策,但全国仍有近900万中小学教师尚未得到培训机会。如何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培训,而不只是走过场,尚需进一步探讨。北京等地试行的“研训一体、管训结合”和“行动中研究”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收到显著效果。二是综合课师资缺乏的问题。新课改提倡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但现状是,能上综合课的教师极其缺乏。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尝试在本科阶段就让学生选择综合课课程专业,以利培养跨专业师资。

3、学校机构设置

新课改需要学校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北京市崇文区在部分小学进行试点,将原有的教育处、政教处、人事处和后勤处,撤销、合并或重组。改革后的学校现仅有3个职能部门,即课程处、资源处和学生处。新的机构设置将有利于新课改在学校内部的顺利推行。

三、新课改中的管理者行为和管理策略

新课改的管理者应该包括校长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而在目前的文献中,涉及教育行政负责人的文章很少。这是一种缺憾。

1、校长的管理行为和策略

①素质要求和角色转换。校长不仅应是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更应该是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校长应该从行政型向专家型领导转变。②管理目的的转变。校长应该从只对上负责、只重视升学率的任务完成型的领导,转变为以学校发展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目标的管理者。③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变化。应注重使用非权力因素的柔性管理方法,强调过程考察。④管理过程的改变。管理过程由静态有序、自我封闭、等级严密,转变为动态平衡、开放互动、团队合作。⑤探索课程管理方法。校长需深入研究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在强化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同时,逐步增设综合课程、选修课程。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长应将学校章程、制度,由约束人的工具,转变为学校文化的象征;要注重建设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⑦战略管理。校长要由过去只关注细节的事务型管理者,转变为侧重学校发展的战略型管理者。

2、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行为

①职能转变。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②权限划分。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使用课程管理权和监督权,适时下放课程开发权。③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要以课程管理为中心。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的课改提供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④机构和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要围绕新课改的中心合理确定。⑤课程资源开发。教育行政部门应帮助学校联系社区和其他社会组织与团体,做好社会协调工作。

线形标注 3: 结束语


四、当前新课改管理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综合现有文章,笔者认为,当前对新课改中管理问题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实证研究

从研究手段和方法看,当前的文献研究仍以思辨性研究为主。而笔者认为,目前的课程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用科学的技术工具进行实地研究和实际分析。据笔者了解,北京市教委课题组组织的,对农村中小学参与课改的成本进行实证研究,以及湖南师大课题组组织的,课改风险的实证分析等,都是突破性的尝试。

2、突出问题意识

新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不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管理者和实践者,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研究者一方面要善于发现问题,做课改的有心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问题归类、提升,把实际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管理思想、管理策略、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3、注意洋为中用

欧美国家在20世纪后半叶都进行了课程改革。他们在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权、课程标准建设、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借鉴先行者的做法,它将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推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

4、关注发展中的不平衡

新课改推进中,实验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差距; 地域差距、校际差距、学科差距、师资差距、学生差距[7]。对此,有学者专门采用访谈、观察、文件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分别对全国部分实验区进行了调查评估。资料显示,有两类差异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地区差异。明显的趋势是: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趋向于消极,且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程度低,因而乡村课改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二是学段差异。明显的趋势是: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评价变化的程度小[8]。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辐射和带动村小很好地参与到新课改中来?如何从整体上促进区域内新课改的均衡发展?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提到日程上来。

线形标注 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汪发.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J]. 中小学管理,2003,⑴.

[2] 朱慕菊.走进新课改—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季苹.“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2004,⑵.

[4] 吴景芝,等.试论课程改革的社会支持系统[J].科学·经济·社会,2004(1).

[5] 吴刚平.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J]. 教育发展研究,2003(10).

[6] 刘尧.教育评价与学校管理评论[J].教学与管理,2002,(10).

[7] 王真东,刘方.推进新课改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8] 马云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