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性小结《读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读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阶段性小结
又一个研究阶段过去了,回顾我们课题组走过的一串串脚印,回想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感受到了艰辛,更体验到了乐趣和收获的喜悦。一学期来,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南,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方向,根据课题阶段研究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小结汇报如下:
一、形成了一个酷爱读书的教师群体
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转型,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应是个教死书的教书匠,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成员在终身学习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个个讲学习,人人勤学习。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了一个酷爱读书的教师群体。
1、学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水平。
当教师不学教育教学理论不行,搞课题研究不学习更不行,这是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共识。首先,校领导为我们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为教研究室配置了多部电脑,同时又征订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十多种教育杂志。大家都抢着读,轮流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中,课题组成员更是如饥似渴,超学时率先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大家还自主阅读教育专著。如:
2、读多种多样的书,提高文化素养。
作为教师,没有书的滋养,心灵会走向荒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课题组成员为了“强身壮体”,都在孜孜不倦地阅读一些名著名篇。如我阅读了《鲁迅文集》、《莫泊桑短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二、博览群书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读书让我们在改变、在提高、在完善、日渐成熟。这种改变不能确切地指出是哪一天,哪一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为师之道改变了——我发现自己不像最初参加工作时那样急于求成、不可冒犯的严厉,心胸变得宽广了,对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喜欢、宽容!哪怕是班上最淘气、学习最差、曾经令人感到深恶痛绝的学生,现在我都可以发现他的可爱之处,也乐意弯下腰来和他们聊聊,开个玩笑,流露出我对他们的喜爱,所以学生们喜欢上我的课,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学的也很轻松,成绩自然也不错。我很是以此为荣,并且更加感到自己读书、工作的幸福。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正因为这种有限才牵制住我们思维的前进,让我在为一节课冥思苦想半天后却一无所获。正因为我们读书才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心理学、教育学乃至更精深的知识能足够了解,那么在面对每一次的备课时,就会游刃有余,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更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加强资料积累,做好总结,记录教师成长足迹。
课题组做好各个层次的活动记录,教师做好学习笔记、优秀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个案研究记录、课题论文等材料的整理,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实践做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剖析做法就是自我反思,倾听他人就是学习借鉴,相互探讨就是深入思考。记录我们点点滴滴的成长足迹,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
四、本阶段成果。
本学期,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记录教学点滴,其积累的资料及成果具体如下:
1、教学案例及反思:(30篇)
2、教学论文:(7篇)
3、教学叙事:(12篇)
4、教学随笔:(63篇)
五、我们的反思。
在研究课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及时总结与提升的意识有待加强。课题组教师对集体活动中典型案例、典型问题关注多,研究多,面对自己的课例、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够,分析不够。
在今后的过程中,我们将加强对个案的研究与分析,强化教师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勤于总结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课题组的集体作用,用集体活动促独立思考,在民主、和谐的研究氛围中,做到互动、互促、互进。
学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