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子课题申 报 表
编号 |
|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
创意法教育子课题
申 报 表
课题名称《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研究》
课题负责人计忠
负责人所在单位辽宁省北镇市第三高级中学
填表日期 2008-06-20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化学复习教学中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研究》
| |||||||||||||||||||||||||||
负责人姓名 |
计忠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年月 |
1969年3月26日 | |||||||||||||||||||||
行政职务 |
|
专业职务 |
中学一级教师 |
学历 |
本科 |
研究专长 |
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 | |||||||||||||||||||||
工作单位 |
辽宁省北镇市三高中 |
联系电话 |
13940667084 | |||||||||||||||||||||||||
通讯地址 |
辽宁省被北镇市三高中 |
邮政编码 |
121308 | |||||||||||||||||||||||||
电子信箱 |
jizhongbz@163com | |||||||||||||||||||||||||||
?主要参加者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务 |
职称 |
学历 |
工作单位 | |||||||||||||||||||||
(主持人) |
曹承良 |
1956.08 |
教研员 |
中教高级 |
本科 |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 ||||||||||||||||||||||
李立平 |
男 |
1972.10 |
教务主任 |
中教一级 |
本科 |
辽宁省北镇市三高中 | ||||||||||||||||||||||
邱百军 |
女 |
1968.08 |
教师 |
中教高级 |
本科 |
辽宁省北镇市三高中 | ||||||||||||||||||||||
张静 |
女 |
1969.09 |
教师 |
中教一级 |
本科 |
辽宁省北镇市三高中 | ||||||||||||||||||||||
那海宏 |
女 |
1967.10 |
教师 |
中教高级 |
本科 |
辽宁省北镇市三高中 | ||||||||||||||||||||||
刘德芳 |
女 |
1979.06 |
教师 |
中教一级 |
本科 |
辽宁省北镇市三高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的主要成果 |
B、C |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 ||||||||||||||||||||||||||
预期完成时间 |
2008-06-20 ———— 2009-05-20 | |||||||||||||||||||||||||||
二、课题论证
|
(可以参考创意法教育介绍文章) http://www.guochengzhi.com/sb/gx/200807/640.html (不能照抄,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几点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中间可以引用创意法教育文章内容)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核心。翻开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坚持教育创新”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意法教育正是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它作为一个新事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创意法教育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因有两个:第一;这种教育体系既可以让学生适应“应试环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第二:这种教育体系提出了“最差既最优”的创新理念,它强调学生无优劣之分,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的接受公平的教育。? 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存的环境下,怎样实施创意法教育呢?怎样实现“差转优”呢? 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正致力于教育普及化,全国已经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一些地区正在普及高中教育;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关心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帮助每个学生成材。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反对以成绩论英雄,以学业成就论英雄,要跳出应试化的樊篱。 从教师的角度看:(1)要树立创意法教育的教育理念。要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事物都有其各自特点。人也不例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有不同的兴奋点,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可能整齐划一,都处在同一水平上,只要不是植物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领域和优势智力。“人皆为可育之材”。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的发挥,不能强调千篇一律,必须要看到不同学生的个性优点,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众里寻她千百度”——寻找差生的“闪光点”。教师发挥教育的人道主义精神,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向他们输入自强和成功的意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最优点”被激活了,那些看起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必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如:一名无可救药的初中生,离结业还有三个月就退学了,他的班主任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你的双手蕴藏着天才!”事实证明:看到他优点的这位老师的预言是对的,他后来成为了一名高级维修工。 符合大脑活动规律,挖掘人的自然本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创意法教育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受益,愿创意法教育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
2、我做子课题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步骤 |
|
(说一说你要达到几个什么样的目的以及如何利用创意法教育原理来实现这个目的) (说一说这一年里做课题的进度安排,什么时候开题,什么时候实施,什么时候结题 目标及实现: (1) 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意法教育倡导学生无优差之分,平等才有发展。依据这个理论化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搞英才教育,要搞科学普及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都能成材。 (2),丰富完善适合我校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复习的实践经验。 创意法教育强调教研者要以自己的教从环境和从教经历为素材,将创意法引进教育教学中。因此本子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复习实践,针对我校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教改经验和有效做法,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先进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和整合,并运用到我校新课程教学复习的实践中。根据我校具体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丰富完善适合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复习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搞好我校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复习提供有利的支持。 (3)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创意法教育认为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依据这个理论化学复习时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接受科学结论和知识体系的复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复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 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计划,为研究作准备;成立子课题组,确定子课题, 填写子课题申报表,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2008年7月——2009年4月)
依据教学实践及时检查、修订理论中不足之处;发表阶段研究成果,对各研究人员的研究情况进行横向分析交流。
(3)总结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课题组成员整理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实验报告
|
三、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名;单位盖章 | |
支持该课题在我校开展研究。
|
四、总课题组评审意见
|
五、课题鉴定记录
课题完成时间 |
|
申请鉴定时间 |
| ||||
鉴定方式 |
|
鉴定组人数 |
| ||||
鉴 定 组成员名单 |
姓 名 |
鉴定组职务 |
职务和职称 |
单 位 |
专 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成鉴定时间 |
| ||||||
鉴 定 结 果 |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