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陈新明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特殊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任君  

   

目录:第三单元  

1、中国人推卸自信了吗?  

2、吴汉何尝杀妻  

3、大小猫洞  

4、世上没有傻问题  

写作:一事一议  

我的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提炼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2、能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感而发;  

3、体验在议论文中如何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上某些人的荒谬论调,引发鲁迅深深思考,并撰文进行了有力批驳,一出旧戏,引出了邓拓“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的议论。生活中,即使是很锁细的事,很平常的现象都可能会触动你,引发你思考。你不妨把它写下来,肯定是一篇漂亮的好文章。  

作文参考题目:  

A内涵(或“坚毅”、“善良”……)是永恒的美丽  

B、善待失败(或“挫折”……)  

C、有感于中学生过生日  

D、上网,有益于中学生的活动  

E、“洋货”引起的思考  

F、……同学们也可自拟题目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师:你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生:论点、论据、论证  

师:对。一事一议的文章就是一篇小议论文,是写记叙文到议论文的过渡。那你认为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注意什么呢?  

生甲:写一件事,然后就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乙:我诊断所叙之事必须是真实的,最好是自己身边的小事,这样便于评议,且评议才有一定的意义。  

师:非常对。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是指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所感触,有所看法,并抓住其中的某一点来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若仅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应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为主呢?  

生:记叙和议论  

师:两者中,谁又是最主要的呢?  

生:一事一议的文章属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  

师:非常正确。叙事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对象,既要做到清楚明白,又要做到简明扼要;议论要有针对性,不仅仅就事论事,还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开联想和思考。  

生:老师,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往往可以反映出许多问题,我在写作时,是不是要面面俱到呢?  

师:不是,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即确定文章的“评论点”。你看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且自己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要避开自己感觉较难的,说不准的问题。  

2、知识点演练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一事一议的文章属于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而前面的叙事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对象。(    

②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时,为了使所叙的内容清楚明了,则对“事”必须进行详细的叙述。(    

③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可以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④写作的素材源于生活中或阅读中。(  )  

①√   ②×   ③√   ④√)  

   

三、题型训练  

1、选择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将序号填入句后括号内。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E、抒情  

①蚕吐着丝,要不了几天,就结成了一个茧。(       

②食物就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③小小的春蚕可真了不起呀。(      

④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翻开史册看,古今中外哪个名人不是勤于学习的!(       

(正确答案:①A   B    E   C  

教师解析:  

(五种表达方式看着明显的区别。①句是记叙,是用简洁的文字来概括蚕丝结茧的情况。②句是说明,用定义解释了“食物”的含义。③句是抒情,它通过对蚕的歌颂,反映了作者的敬慕之情,对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思想意义有重要作用。④句是议论,它通过引用俗语,而引出“名人都勤于学习”的观点,进而有进一步阐述的倾向。)  

2)请指出下列各句的论证方法。  

A、举例论证           B、道理(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①而且,照《后汉书》所载,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又证明,以来历史记述都没有把吴汉描写成《轩经堂》的人物。(引用论证)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纯洁高尚。(       

(正确答案: B  C  B  

教师解析:  

(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但一般涉及的是“特殊论证方法”,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①是通过引用《反汉书》的相关言论来证明吴汉的为人,所以为引用论证。②则是将“只学不思”与“只思不学”的结果进行对比来证明“学思要并行”,所以是对比论证。③是用讲道理的方法来阐明“友善”及其作用,所以是道理论证。)  

2、讨论题  

出示一则材料(即“一事”),讨论怎样写好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  

材料:成名前的爱因斯坦,生活很苦,在衣着上十分随便。有人提醒他,应该有一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了境界。他回答说:“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认识我。”  

师:常言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它,就会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以上材料最能反映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认为“逆境造就人才”最能反映这则材料。  

师:能抓住“成名前的爱因斯坦,生活很苦”与爱因斯坦成就很大来提炼观点,不错。但是,你忽略了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即“有人提醒”与“他回答”的内容,再想想看。  

生甲:人应重视内在美。  

生乙:内涵是房屋的美丽。  

生丙:只认衣冠不认人的通病。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都抓住了“内在美”提炼观点。其实也就迈出了写“一事一议”文章的第一步——紧扣“事”选好“评论点”。而第二步就是“议”了。怎样议呢?  

生甲:针对“一事”就事论事,就事析理。  

生乙:还可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结合实际发表看法。  

生丙:可以运用举例子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提出的观点加以评议。  

师:同学门都说得很有道理,那么根据本单元所学几篇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此次作文的思路?  

生甲: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乙:我将针对如今网络普及的现象,提出“上网,有益于中学生的活动”这一论点,然后列举中外众所周知的事实去论证最后再强调观点。  

师:两位都是作文功底相当不错的学生。从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已掌握了写议论文的思路。 老师建议你们,写作前先列好写作提纲,越具体越好。此次作文的基本结构是: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四、我来试试  

1、选好题目,收集相关素材;  

2、列好写作提纲;  

3、打好草稿,自己修改;  

4、互相修改后誊正。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