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浅谈创意思维在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创意思维在课堂中的应用

         赵艳艳  

创意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意,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意的重要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社会更需要有创意的人才。学校教育对培养有创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意意识的培养。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大”的讲话中已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意。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请他起来,他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小妹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他鞠了一个躬。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意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时,讲到结尾,我鼓励学生说出对元方入门不顾的看法。讲出自己的体验。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独创思维往往就在对课文的 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如在教完《羚羊木雕》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故事结束后,我回到家里,父母怎样对待我呢?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父亲角度说的,有从奶奶角度说的,有从我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五、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风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产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疑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异同,以达到不断地培养学生有创意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释放,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辽宁海城西柳中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