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开题报告

创意教学法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随着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使得作为教师对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有点不知所措:管理太严格害怕他们难以承受压力;管理太松懈又担心他们更加跟不上其他“大军”。作为学生,一旦沦为“差生”就可能成绩每况愈下,很想努力一下又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特别总和老师讲解的知识也不“对路”,所以只有放任自流。在教师茫然,学生无奈的情况下,教学中出现很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只是个未知数。如何有效解决或者缓解“差生”和教师的问题与矛盾,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创意教学法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就随之产生了。

     2.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从开始上学,就没有爸爸妈妈的督促,依靠的全部是“自觉”。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经常忘记学习,使得他们不按时完成作业成为一种习惯,使得他们成绩只要及格就成为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我们学校同时也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我们学校孩子的成绩总是要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较。所有的师生为此比较苦恼: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形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有自觉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3.基础:

在此之前,郭成志老师的“创意法教学”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好的研究,郭老师还专门写出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创意法教育》给老师们做了必要的提醒,真正找到了医治教师“老眼昏花”的“眼药水”,也给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法。本课题主持人也在实践中摸索了一点经验,写出了《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一文在《教育文摘》上发表。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生本教育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思想》、《平等思维》等。

研究方法是:根据《创意法教育原理》进行备课,根据“生本教育课堂“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实验,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思想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具体如下:

1、问卷调查法

我们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与测评,了解掌握学生在品德、行为、心理各方面的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取得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

2、分类研究法

课题组将学生按基础分为好基础、中等基础、不好基础三种学生进行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能否通过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真正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具体如下:

1、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

通过对教(学)案的教学设计来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的目的。特别是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即培养创意教师的过程)来促使课堂生动,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在课堂外通过有效的谈话等师生交流方式来激励学生乐于探究科学文化、主动而自信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2、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和方法。

在教学中,尽量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会应用数学语言解答问题。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规律后要采用适合儿童的方法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是可以实践的。

3、研究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学活动,应该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活动,那么这些活动要具有教师的创意设计。比如针对一节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否通过游戏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理解;一个难以识记的问题,可否让学生通过互相检测来自己设计题目进行练习;一个不好改变的学习习惯,可否设计出良好的监督机制来促使学生容易接受并改变。

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受身边人的影响(特别是教师),二是习惯的发散思维,三是具备创新思维后的不断奖励式的鼓励。这些全靠教师的引导、培养,特别是课堂上在教学活动中的培养。

四、预期的目标

目标:通过对创新教法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提高个人业务素养,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育境界。

五、课题研究任务分工

何玉琴:负责课题主持人,研究期间备创意教案一册。

靳中清:负责课题的相关打印工作和场地的布置等。

余清:负责课题的资料整理。

刘学敏:负责课题宣传工作。

六、进度安排

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9.7 -2009.9

制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组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取得单位的支持,确定实验班,完成课题申报书。

(二)实施计划阶段(2010.9-2010.12

1.根据各种学科目标,选择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实验班付诸实施。组织每一位研究成员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为课题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组织好听、评课,以及相关的课题研讨活动,写出一定的教学反思。

2.根据实施情况,修改活动目标及方案。

教师在自然的情境中,通过对存在教育缺失学生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进行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和辅导,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在一定阶段自觉总结经验得失,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教育方法等,为完成研究报告做好充分的准备。

3、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各个成员在教研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1.1)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经验总结。

教师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根据平时对学生观察的事实,分析概括,使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2.邀请有关专家鉴定研究成果,课题结题。

3、完成结题报告

七、课题组织

主持人:何玉琴

成员:靳中清、余清、刘学敏

八、参考文献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原理》、《生本教育原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思想》、《平等思维》。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