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创意教育法下的语文个性化课堂教学

创意教育法下的语文个性化课堂教学

              ——“扯”出来的创意教学

  兴义市第九中学        谢显军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教学实践中的积累,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作为陪衬就不能谈个性化教学。

 我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我的语文课堂是扯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这是学生喜欢我上课“扯”的缘故但是,我并非课堂上“乱扯”,“瞎扯”,而是对知识结构,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综合之后的“正扯”,为什么都是语文老师,有的按照课程标准,课堂规范教学把同样的一篇文章上完后,许多学生却一问三不知了。而且,许多学生还以为上语文课是最想打瞌睡的。可是,又那么的喜欢我上课,难道就因为我扯得吗?

也许是吧!比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作家雨果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时,首先,介绍了雨果作者的故事生活的时代和当时中国的历史。

 其次,把课文用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历史的回忆,引起了学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厌恶,对封建统治者的腐朽的痛击,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样许多学生都表示今天的我们的中国一定不会被别人欺负了,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共鸣

 最后,我准备了一些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把被毁前和被毁相对比,并展示了一些收藏在其中的国宝图片,介绍了目前的归宿

可能,我的这课上得有点超纲,扯得太远,但是我在以上的一系列的活动中已经把课文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全在“扯”的时候扯了,现在学生不仅更深的了解了历史知识,而且还对中国文化有了认识,从在对艺术的感叹和惋惜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侵略者的暴行,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之情。课后,我问学生对此课的接受程度,全班同学都非常满意,对我扯的教学非常欢迎。对语文有了兴趣当然,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差。我的这种上课的方法,并不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的规则,可是却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