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里亚的木匣学案
创意法教育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6、科里亚的木匣
第一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
齐读《我们的民族小学》。
2、你知道丈量的方法有哪些?
A:绳子拉
B:步量
C:皮尺量
3、今天我们要请出一位非常会测量的小朋友——科里亚,我们一起来读课文题目:科里亚的木匣。请用一句话课文重点讲的是科里亚还是木匣?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浏览课文,用三句话说说。课文先介绍了 ,在讲述了 ,最后告诉我们 。
2、知识点演练
课文按科里亚( )( )( )来叙述的。
三、题型训练
1、请把生字和拼音连起来。
台阶 难道 斧头 屋子 仍然
Fǔ tou wū zi tái jiē rēng rán nán dào
懂得 敌人 当初 随便 冰鞋
Dí rén dāng chū bīng xié dǒng de suí biàn
2、组词。
挖( ) 刮( ) 兔( ) 锯( )
抢( ) 敌( ) 免( ) 据( )
3、照样子,写词语。
例:绿(油油)
笑( )慢( )红( )亮( )
黄( )明( )白( )暖( )
四、学以致用
选词填空。
突然 果然 仍然
1、他( )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2、小林冥思苦想,( )没有找到答案。
3、昨天,奶奶说:“明天要下雨。”今天( )下雨了。
附:答案和解析
一、2(如果你选A,则说明你懂得使用工具了丈量的基本方法;如果你选B,则说明你知道丈量的基本方法;如果你选C,则说明你已经学会了科学的丈量技巧。)
3、课文重点讲科里亚爱动脑筋找到木匣。
二、1、(1)课文写科里亚小时候埋木匣,动脑筋挖木匣,最后受到启示的事。
(2)课文先介绍科里亚要逃难而埋木匣,在讲述了战争结束后科里亚回来动脑筋挖木匣,最后从找到木匣的事受到启示。
2、埋木匣 挖木匣 受启示
三、1、 台阶 难道 斧头 屋子 仍然
Fǔ tou wū zi tái jiē rēng rán nán dào
懂得 敌人 当初 随便 冰鞋
Dí rén dāng chū bīng xié dǒng de suí biàn
2、挖地 刮风 兔子 锯子 争抢 敌人 避免 根据
3、笑盈盈 慢吞吞 红彤彤 亮晶晶 黄澄澄 明晃晃 白花花 暖烘烘
四、1、突然 2、仍然 3、果然
第二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我的学习过程:
1、每课一诵
背诵语文园地七中的日积月累部分。
2、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科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体会科里亚怎样找到木匣,从中懂得了:
的道理。
二、基本功训练
1、科科里亚也拿起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1)科里亚在什么地方挖匣子?
(2)“挖呀,挖呀”写出了什么?
2、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三、题型训练
1、把下面句子中用的不当的词找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1)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性。 ( )
(2)同学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自动发言。 ( )
(3)我有一个热爱的玩具小熊。 ( )
(4)要是明天不下雨,妈妈就领导全家去郊游。 ( )
2、科里亚不仅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A:步子变大,人长大,一切在变;B:一切在变,人长大,步子变大;C:人长大 步子变大 一切在变。
四、学以致用
一位小朋友三岁时在门口向东二十步的地方买了一个小匣子。现在他已经读二年级了,请你说说他要挖到他的小匣子,应该怎样挖才挖到?
附:答案和解析
一、2、人长大,步子变大,一切在变。
二、1、(1)家门口向前走十步的地方。
(2)挖我的简历表的时间很久,花了很多精力。
三、1、(1)习性 ( 习惯 )
(2)自动 ( 主动 )
(3)热爱 ( 可爱 )
(4)领导 ( 带领 )
2、C。(如果你选A。则说明你知道事物在变化,只是变化的条件没掌握好;如果你选B,则说明你基本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需要再学习因果关系的知识;如果你选C,则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矛和盾的集合学案
- 下一篇:创意教育法教学设计 18雷雨第一课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