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创意法教育小课题申报
第一章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节 疏通文章字词,把握中心思想
第二节 分析论证方法,熟练背诵文章
第一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给生僻字词注音
2、理解段意,掌握孟子在本文中的治国思想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5分)孟子名言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
2、古人对于怎样治理国家有哪些看法、方法呢?(5分)
学生1:孔子有仁来治理,仁政。
学生2: 法家要求严刑治理,法治。
学生3:道家无为而治。
学生4:俗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 。
那么孟子又认为该怎样治理呢?
二、基本功训练
1、(1)知识点:学习、掌握本课中生僻字词。(4分)
弃甲曳兵 数罟不入洿池 鸡豚狗彘 饿殍
(2)知识点2:掌握重点句的翻译 (6分)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知识点:每一段的段落主要意思。(10分)
第一段,梁惠王问政,
第二三段,孟子用比喻引入,
第四五六段,孟子阐述“王道”。
2、知识点演练(3分)
(1)变式演练:根据读音写出词语来
yè bīng gǒu zhì è piǎo
(2)变式演练:翻译句子(6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题型训练
1、选择题(4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A动词,检查,B动词,制止。
(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以,A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B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关系C介词,按照D介词 因为,
2、翻译题(6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填空题(5分)
之 填然鼓之( )
王道之始 ( )
五亩之宅 (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 )
四、学以致用
1、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6分)
“王道”思想在自己生活中的运用
2、每课一测,背诵填空(6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
, .
附:答案和解析
一、变式训练答案 1、曳兵 狗彘 饿殍
2、反复地把孝敬长辈、敬爱兄长的道理讲给百姓听,
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或头顶重物在道路上行走了。
(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的翻译,比如申,是反复强调、讲解,孝悌是孝敬长辈、敬爱兄长, 负戴是背负或顶着的含义)
二、1、选择题B ( 如果你选A,说明你对于“检”的含义已经积累的不少了,只是在具体的句子中还要注意可能有不同的译法。
因为这个地方是对以上不对的方式的禁止,不赞同,所以应该是“制止”更好……所以正确答案是B。)
2、答案 c 。以是介词,按照
( 如果你选A,说明你已经懂得了它做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只是在这个句子中两者不能互换,因而不是并列关系
如果你选B,说明是你已经掌握了它连词的用法,.只是在这个句子中后者没有予以上的转折,因而不是转折关系
如果你选D,可以看出你对“以”的其他用法还是了解的比较多的,.只是这个地方不是因果关系,不能译为“因为”
因为这个地方是“按照季节”的含义,.所以正确答案是c。)
2、翻译题
认真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把孝敬长辈、敬爱兄长的道理讲给百姓听
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之 填然鼓之( 衬字,没有意义)
王道之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五亩之宅 (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前者是代词,指老百姓)(后者是结构助词“的”)
四、学以致用
1、首先,面对他人可能做得不足的地方,不应该讥笑而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情况,决不能“五十步笑百步”。例如迟到了
其次,做事情要按时有序,例如课堂上该学习时就认真学,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该锻炼身体时就好好锻炼身体。
2、每课一测(?分)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第二课时
我的学习目标:1、分析论证方法,2、熟练背诵文章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5分)
孟子名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本文中的名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是什么?(5分)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知识点: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分)
(2)知识点: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5分)
2、知识点演练
(1)变式演练:论证方法有哪些?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三、题型训练
1、选择题
(1)下列句中哪一项的字词解释是有错误的?(5分)
a鱼鳖不可胜食 胜:完、尽
b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细密的网子
c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的认真的
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 涂满(东西)
2、默写题(5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四、学以致用
1、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5分)
作者提到“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符合了现代人提倡的什么观点?
2、每课一测(5分)
河内凶“凶”的含义
填然鼓之,这句话的字词的翻译
附:答案和解析
一、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首先用比喻引出说明梁惠王做的并不是很够,接着用正面的例子来说明应该怎样做,最后用反面的例子指出不应该怎样做,,就形成了正反对比论证。
三、1、选择题 答案D
如果你选A,说明你知道胜的常用含义,只是这个词在古文中还有完尽的含义 如果你选B,说明是你数罟的常用含义.只是这个词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如果你选C,可以看出谨在本文中的含义还需要再积累。因为D项中是一个通假字通“途”,是道路的意思,因此这一项给出的解释错误了,所以正确答案是D。)
四、1实际应用:孟子的提法符合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
2、凶的含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填然鼓之:咚咚咚地敲响战鼓。学案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创意法教育学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下一篇:创意法教学指导我上复习课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