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中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中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在学习需求上也不一致。我们山东原来高中学生一月过一次星期日,中间的时间安排是每周正常安排六天课,周日算补课,然后每天晚上排老师辅导,有的老师也讲课,标准的满堂灌。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可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感觉我们山东教育至少是东明的教育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校长怕查,星期天不再敢让老师补课,晚自习不再有老师敢讲课,也不再公布学生成绩,同 时不给 老师评比成绩,老师也就不那么抓紧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也少了,特别是初中生,每周双休,晚自习又不上,学生回家都干什么呢?重教育的家庭能对孩子有正确的管理和监督,可是那些不懂教育或忙于生计的家庭,他们不知道孩子下了课干了什么或该干什么!经调查初三某班百分之90的学生都有手机,去网吧或上QQ玩手机成了他们的最爱,有多半学生不知道自主学习,还有多少学生会对枯燥无味的数学感兴趣呢?我们对素质教育产生了有意或无意的屈解,我们的孩子令人担忧。学校素质教育应该不仅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而且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在这紧要关头,新的教育局长刘洪杰大胆及时地提出来素质教育一定还要重视学生的成绩!根据本校生源实际,为大面积提高我校高中数学教学成绩,本学年度我拟定了“创意法教育中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教育争论应聚焦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美国在1989年发表了题为《人人都得算算》的报告。但是现在我们学校生源很差,学生基础也差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举个例子:算到-9+4=这一步的时候,都高一了,可学生多半回答出一个答案-13!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算(课桌上甚至连笔和练习本也没有),一副茫然的表情。任何一个上过学并且成功了的人士都知道,谈数学就不能不谈到“做”。不做,一切免谈,做了,面包会有,一切才可能会有的。为了让他们做,需要先激起他们的兴趣,为了不浪费他们年轻的生命,为了使数学课堂有趣有效,课堂中要适时注意他们,提醒他们,鼓励他们,适时插入数学重大发现的发现故事,讲解数学的形式美感,以中国古代的诗词为例,其中就有很多通过数字来营造意境的佳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类似的介绍,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为此,还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让学生享受智力活动的乐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学不会”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寻求转化的方法。“学不会”的成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数学没兴趣;②想学但弄不懂;③缺乏家庭的压力;④不喜欢教师(请说明原因);⑤其他原因(请详写)。
2.个别谈话法: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与辅导,寻其因,导其果。
3.查阅资料法:针对研究课题寻求多种途径,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积累,力求事半功倍。
4.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用创意法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过程,使课题研究更具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5.对比研究法:我把担任的两个班普通班和美术班作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记录学生转化的资料。前后进行对比,找到转变原因,找出创意法教育优越性。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有效教学就是要注意:①提高有效信息,研究高考;②增大有效劳动,做一个会一个;③提高学生吸收的信息量,一题多解,举一反三;④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具体做法:
1、讲课: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生活既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数学教育枯燥的特点,我的做法就是赏识我们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我的大拇指,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从而使课堂充满勃然生机。 当他们因学不会数学而自卑的时候,告诉他老师不会放弃他们, 我会永远记住一句话:“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2、作业、练习分层: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优生 “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课内课外指导: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各年段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或提高班、竞赛班等。
4、考核检测: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四、课题实效
由于我校生源较差,面对多门课 程和 老师飞快的教学进度”班内坐着越来越多的“空心”的灵魂,为了顾及那些“差生”,我尝试了运用杜郎口的教学方法,可是大班额和有限的教学条件还是只能调动极少数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数学,由于基础太差,学生时常卡壳,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效果又差,在这旧的教学模式没打破,新的教学模式还没形成的交替阶段,结合我校实际和郭成志“最差即最优”教育理念,我采取的教学原则是:平等教育。不用狭隘的“优差”观念来贻误学生。我也认识到了“优生”和“差生”仅仅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他们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我需要建立一种“简易”的教学结构,让每个学生都学得会数学!我带的高三18班的陈哲同学外貌及其可爱,发型、神态和声音酷似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可是上我的数学课时像她这样的不少学生却处在一种“伪学习”状态中,甚至连笔和练习本都没准备过,一看老师来了,她会马上拿起书装模作样的瞎翻,一提问她,她总是不好意思的幽默一笑:“嘿嘿,老师,放过我吧,我什么都不会”。我能够理解学生那些自卑或自大、爱面子的心理感受。于是我想尝试用学科内在的美和平等的对话来吸引我的学生,来搅动课堂。我知道她的普通话特好,而且声音洪亮,在复习向量概念这一节时引领大家系统复习完基本知识,需要巩固的时候有一道判断题: 若| a |= | b | 则 a=b ,我说:“陈哲,能读读这道题吗?”“读?---这--没问题!”生性大方的陈哲开始读了:“若a=b则a=b”大家哄堂大笑, 包括陈哲本人也觉出了不对头,露出难为情的笑,她们平时一直在小心地保护着自己,尽力避免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失足“露怯”。有部分平时不爱学习数学的同学都是听着不对头而偷笑,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读,但突然他们这时候非常专注的正在等答案。。。沉默后,马上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订正:“若a的模等于b的模,则a向量等于b向量,该命题错误,因为判断两个向量是否相等除了长度相等还要考虑方向是否相同”。陈哲瞪大了眼睛看着讲解的同学,非懂似懂的若有所悟,突然就来了兴致,“老师,我还想再读一个”,“有勇气”我鼓励她,不知谁还带头给她鼓起了掌,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下一节的数学课她竟然又主动要求来读那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看到大家也很喜欢听她悦耳的声音,有两个平时不是说话就是睡觉的捣蛋男生和另两个坚决放弃数学的女生的脸上也有了期待的光,在相当多的课堂里,她们其实并没有真正投入思考,没有真正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陈哲私下跟我说“ 谢谢 老师,我觉得通过读我很有收获,而且我有了好几个粉丝呢,我的声音让他们的头都抬起来了,老师,以后我要提前预习,带领大家学习好数学!”
五、课题总结
教育科研应该看作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舞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需要从思想上给自己重新定位,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教师更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中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对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教育科研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面对课改的新形势,教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作为教师必须加强教研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用新课程的理念、探索的精神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用研究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研究还应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教学与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许环芝
1、我明确工作职责,与同事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
2、认真实施课题研究计划,发现问题及不足之处,及时与同事讨论解决
七、参考文献
[1] 章飞: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Z1期
[2]平海军,王永元.试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3] 郭成志《创意法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创意法教育学案——《藏戏》
- 下一篇:创意法教育学案——《鲁滨孙漂流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