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高中化学课堂上创意法教育问题情景构建的研究 》课题申报实施开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上创意法教育问题  

情景构建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省于2008年启动了全省素质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素质。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浮于表面和形式。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情境导航,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就显得愈加重要。  

化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问题情境,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有系统地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主动思考、合作讨论、探索构建,最终合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教与学这一动态的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若能以问题为载体,并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以此启开学生思维的阀门,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张扬学生自我个性,释放生命能量,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 开展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新课改,落实新理念的需要,对培养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质态都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创意法教育课题已经由创立人郭成志老师研究15年,经历了国家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曾经获得国家级十五课题金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并被教育部《中国教师报》(200645日)等多家权威媒体专访,谷歌在全球范围搜索关键词“创意法教育”,结果最多时达400余万项。目前,我国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均有创意法教育的实施基地。  

创意法教育认真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中某些失败的教训,历来重视对现实教育大环境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它研究的是如何帮助学生来度过应试教育的难关,如何帮助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而不受到伤害。同时能大大激发自我的创意思维。“置于死地而后生”是创意法教育实施的座右铭。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  

2、心理学学习理论  

心理学学习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3、现代学习理论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鈅匙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论》,阅读《走进新课程》,领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以备研究时的学习和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行动研究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创意法教育方法不断地将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3)经验总结法:研究中,不断地总结得失,调整研究步伐,研究策略。最后以总结形式认真完成《结题报告》。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从学生方面来看,一般教育是单向思维教育,创意法教育是双向思维教育。  

从教师方面来看,一般教育是单方法教育,创意法教育是多方法教育。  

其基本操作模式是:  

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使之转化成“最优”生。  

2)、把“最优”生被应试教育扼杀的创意思维(未来社会立足之本)“激活”,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优”。  

(一)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调查问卷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也为了进一步提高你们的学习成绩,我们想通过本问卷了解你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和要求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活用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如何在化学课堂上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这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阵地,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则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要达到有效,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觉知的方法,在新课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用归纳法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任课教师的基本作法是将化学基本知识及其解题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关注程度不够,而且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存在一定的疑惑或认识上的偏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对引入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适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  

3)创意法教学案设计  

4高中化学课堂上问题情境构建的研究  

一、        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  

二、        从旧知识中设计问题情境  

三、        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四、        利用教材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五、        教学中有意设置反思障碍,创设问题情境。  

六、        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四、预期的目  

(一)、阶段性成果  

1.我校化学课堂上问题情景教学效果调查       调查报告      2011.7—8  

2.教学方法探究的反思         论文         2012.3  

3.课堂教学实践                教学案        2011.7—2012.5  

(二)、最终结果  

化学课堂上问题情境构建的研究    论文          2012.6  

五、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1.67  

1. 学习创意法教育的理念  

2.自学相关书籍,及时总结,形成相关的理论  

3.教学试验,对比学生反应,确定研究对象   

(二)调查研究阶段(2011.72012.5  

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发展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  

(三)研究深入阶段(2011.82011.5  

1.问题实施阶段,边实施,边总结完善 ,将修改和完善后的理论再应用于课堂教学,接受实践的检验  

2. 研究对象情况调查  

3. 在教学工作中按时按计划实施教育研究  

 4个案研究法:研究者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某个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的结论  

(三)总结阶段(2012.56  

1.整理研究材料进行数据统计  

2.撰写相关的课题总结和论文  

3.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4.接受课题研究的鉴定,结题  

六、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
3
.崔录、李玢编著.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9
4
.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
5.郭成志《郭成志创意法教育论》,2004.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