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临港第五中学韩仲香《创意法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施学案
山东省临沂临港第五中学韩仲香《创意法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施学案
鲁教版思想品德科七年级上册
目录
第八课 走自立自强之路
第一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节 描绘自强人生
第一课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的学习目标:
1.以自立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培养生活中的自立精神
2.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3.认识自立的重要。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1、每课一诵(5分)
朗读陶行知名言。
2、问题:这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 知识点1:少年需自立
教材86页插图,举例说明,了解自立的含义。
阅读87页两组材料,说明自立的重要意义。
问题:自立对自己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易分析: ①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自己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②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2)知识点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①教材89页“读一读”。思考:
小龙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10分)
简易分析:自立,就是要克服依赖性。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做出决定。
②在原联邦德国旧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即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
问题:这一法律规定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易分析:这一问题的设置,就是让学生明白自立能力的培养应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2.知识点演练
单项选择(20分)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陶行知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做人 要( )
A、要有自尊心 B、有自信心 C、自立 D、自强
(2)人生需要自立,要自立就需要( )
①储备自立的知识。 ②锻炼自立的能力。
③培养自立的精神。 ④凡事向父母请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题型训练。
1.选择题(10分)
某市曾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需由父母帮助整理房间,68﹪的早上起床需父母叫起,只有12﹪的学生能做简单的家务。这些数据启示我们( )
① 大多数学生缺乏自立能力。
② ②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③要从小培养自立意识、自立能力。
④自立是长大以后的事,现在可以由父母代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材料分析(10分)
河南高旭200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学后,高旭打算不向家里要一分钱,靠课外打工挣钱完成学业。高旭身上主要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他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以致用。
1、 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10分)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立这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课一测 (10分)
考上示范性高中的小王在毕业典礼上动情地说:“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如果没有他们昔日的严格要求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这说明( )
①老师对我们管束太多。
②只要老师严格要求,我们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教导不可或缺。
④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并不是拒绝帮助。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附:答案和解析
一、1、略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此问题的设置,引入课题。)
二、1、(1)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2)①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
②积极实践和锻炼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基本途径。
2、(1)C(此题目的巩固本节的重点,少年需自立。)
(2)B(加强重点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理的掌握。)
三、1、A(对本节内容的综合练习)
2、自立 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自立才能自强。
四、1、结合本节两个知识点回答即可。
2、D(对自立的正确理解。)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创意法教育课题学案:余弦定理
- 下一篇:《创意法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