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湖滨区交口乡野鹿小学杨淑萍《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 》开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三门峡湖滨区交口乡野鹿小学 杨淑萍
一、问题的提出
“减负”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社会的关注,作业长期的高负荷、无趣味、单一性困扰着农村孩子。而创意是个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武器,当前教育中狭隘的“优差”评价体制和由此带来的课业负担严重地扼制了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只有建立“优差平等”的教育理念,并生成简易教学结构,才能让学生获得创意思维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要以创意法教育中“最差即最优”为契机,深入研究、多方探讨,将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学生作业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开发作业的多样性,从而使学生爱上作业、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农村小学生减负。
二、课题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1、概念界定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师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学生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
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跟踪访谈):根据农村学生的作业情况,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采取多元化的形式,以验证假证,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2)文献研究法: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等。
(3)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分析、反思。
(4)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总结课题研究众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课题研究的目标
运用创意法教育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让学生在有效的作业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愉悦完成任务的作用。作为教师深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作业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是我的教学理想境界。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创意法教育相结合共同融入到农村学校的作业中,使学生“学得有创意”“练得有创意”;教师“教得有创意”,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陶冶其情操,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业!
3、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通过“创意法教育”设计有童趣的作业。
(2)通过“创意法教育”设计有弹性的作业,使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修复和激活,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
(3)通过“创意法教育”设计有预见性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创意法”,认识到“创意有用”,从而“学得有创意”、“做得有创意”。
(4)通过“创意法教育”设计具有开放性作业,要求教师运用“创意法”,承认学生创意潜能相等,从而“教得有创意”。
四、课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调查我校及周边农村小学作业现状
我们问卷调查了三门峡市湖滨区交口乡野鹿小学及周边学生周一到周五完成家庭作业时间,并制作成表格。
0-0.5小时 |
0.5-1小时 |
1-2小时 |
2-3小时 |
3小时以上 |
2% |
12% |
35% |
47% |
4% |
从表格中看出大部分学生需要用3小时左右的课余时间才能完成课后作业。有的小学生甚至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完成作业。这些作业不仅让学生身心受到很大的压力。而且让本应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空谈。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值得反思的。
2、选择对象进行观察、访谈
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对野鹿小学全体学生进行观察、访谈 。
3、分析影响小学生厌烦作业的因素,制定作业设计形式
(1) 作业形式单一、枯燥无趣。
(2) 过于“规范化”。
(3) 作业量大、时间长。
(4) 对作业内容不感兴趣。
(5) 作业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
因此,运用创意法教育理念:最差即最优。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作业形式、拓展作业面,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其思维、陶冶其情操,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业!
五、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任务分工及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准备阶段
2015年 1月----------2015年1月:酝酿、制定实施方案,就该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征求意见,修改实施方案,最后确认《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课题方案形成课题方案 杨淑萍 、杨淑娜
2、研究实施阶段
2015年 2月----------2015年 3月:调查我校及周边农村小学作业布置情况 研究报告 杨淑娜
2015年 4月----------2015年6月:选择对象跟踪观察、访谈 研究报告 杨淑萍
2015年 7月----------2015年8月:汇总小学生厌烦作业的因素,制定作业设计形式 研究报告 杨淑萍
3、实验总结反馈阶段
2015年9月----------2015年10月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阶段小结 研究论文 杨淑娜
2015年 11月----------2015年11月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论文 杨淑萍 、杨淑娜
阶段预期成果:
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 研究报告 杨淑萍 、杨淑娜
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创意法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助推农村小学生作业多样化的研究》 研究论文 杨淑萍 、杨淑娜
六、资料设备
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能够提供各种硬件和软件设备:
1、互联网、校园网以及具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另外有摄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满足了科研的硬件需求;
2、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3、市、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可供课题参与人员随时随需使用。
七、参考文献
1.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
2、《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2年版
3、 梁天利 关于中小学生负担问题的探讨
4、 宋乃庆 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减负” 问题探析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