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大兴沟镇中心小学王文霞《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践探究》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实践探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教育者运用“创意法”思维,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从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创意法”将揭示事物的更重要的另一面——“最差即最优”! “差”,其实是困扰着每个孩子、家长和教师的严重问题!
课间游戏是指:在教学活动之间或教学活动与集体游戏之间开展的游戏活动。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针对本园中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中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是指:通过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研究适合中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材料及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研究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有很大启发。
(三)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详尽阐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在幼儿园设计、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策略和方法。这本著作对于我选择中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材料以及研究中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方面有很大帮助。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成效。
2.文献资料法: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游戏理论知识,了解有关幼儿课间游戏的专业知识,并分析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现状与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
4.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的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丰富中班课间游戏的内容。
2.提供适宜的中班课间游戏材料。
3.挖掘课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探索中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
四、课题实效
《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实践的研究》这一课题共开展了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课间游戏的活动。游戏内容丰富,成效也很显著。成果也是相当丰富的,孩子的游戏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各种方式的结合,提高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一次次的研讨和交流中,对幼儿有了全面的深层次的了解。组织教师写好相关的经验和反思。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了大量的游戏材料,使游戏更加的丰富多彩。全面提升幼儿园课间游戏的质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会一直继续努力,为研究工作取得成效。
五、课题总结
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在教学中“创意法教育下的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实践探究”初步取得了成效。
(一)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和谐”的快乐氛围,培养幼儿参与合作的意识。
运用中班课间游戏,由以往传统的教师放羊式课间游戏,转变为形式多样、孩子乐于参与、有意义的课间游戏。让孩子自己学会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合作、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因此,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中,要求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尊重幼儿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幼儿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给予正确引导,爱护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培养,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促使幼儿人格健全发展,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通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自身的育人素质。课题研究开始,阅读大量的游戏资料,拓宽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向;在实践操作阶段,凭借外出参观、观摩、理解新课程中关于综合实践与本课题之间的相通点,指导着自己的操作方案,调整着自己的研究步骤。
六、课题组织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王文霞
组 员:王文兰 管延秀
七、参考文献
1. 郭成志 .《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 周稽裘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年10月
3. 赵济清.《幼儿教育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9月
4. 王永生. 《幼教博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社 .2007年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