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拜师与研究>>正文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小学孟令国《运用“创意法教育”弱化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课题教案

山东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中心小学校《运用“创意法教育”弱化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学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的特性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会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年级段、年龄特征、已有的基础、兴趣、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  

重、  

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边  

难点:三角形的理解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  

修改栏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探究新知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练习设计:  

自主练习1、2、3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后反思: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